第490章 精准识人,重塑基层

岳西县,冬雨淅沥,县委办公大楼笼罩在一层灰蒙之中。

一份《关于县域干部推荐人选调整建议表》刚刚传至地市组织部,三名县处级干部的名字赫然在列——一个副县长、一个组织部长、一个分管发改的常委。

标注理由:配合省委重点工程不力,推进能力不足,建议调整。

这是李一凡在全省范围启动“项目带人”改革后,第一批被划出推荐名单的县级干部。

也是李一凡亲手从系统名单中“刷掉”的第一轮基层官员。

这份名单送到省委组织部许宏志手上时,他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动作比我预想的快。”

“底下人反应是真实的。”

赵斌则一语道破实质:

“县域是最能藏人的地方。”

“但县域也是最能识人的地方。”

星城市。

李一凡站在产业指挥部的阳台上,望着南城新区正在建设的“中微配套区”,心中如明镜。

这些年他推制度、建平台、抓项目,说到底,真正想撬动的就是干部这个系统。

尤其是——基层干部。

不换人,制度就是空架子;不识人,政策就是摆设。

他回头吩咐赵斌:

“让制度推进办和组织部联合出一个建议:所有省级平台项目挂钩县域干部的地市,必须设立‘基层推进联络组’,由市委常委层面亲自挂帅,直达县一级。”

“由谁干、谁负责、谁配合,全写在档案里。”

赵斌当即执行。

与此同时,衡洲的何江林正站在台前,面对的是全市八个县组织部长与县委书记。

这是他空降以来,第一次主导干部座谈。

也是省委书记亲自点名“观察”的第一位制度派干部,在地方展开实质推进。

他没有讲政治,也没有讲制度。

他只说了一句话:

“省委明确要求:平台项目干到哪儿,干部就要调到哪儿。”

“我们衡洲要做,就做全省最真实的一轮干部调配。”

说完,他摊开了“基层干部潜力调查表”。

这个表格,是他带着几个组织部年轻干部自己摸底做出来的。

——没有人推荐,没有学历排名,只有一个维度:哪个项目的责任人是真正在推进。

座谈室陷入沉默。

有人开始低头,有人坐立不安。

岳西县。

市委常委会上,书记周明德刚从地里调回,面色不善。

他收到通知,省委要派“交叉组”下到各县对干部进行实地访谈——不提前通知,不对接市里,随机入点,走项目一线。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轻声提醒:

“这恐怕是要真挖人了。”

“谁是真干的,谁是假挂名的,很快就看出来了。”

周明德脸色发沉,半晌才道:

“先给几个镇打个招呼,让他们准备一下。”

副部长苦笑:“这次不能打招呼,电话一打,那就等着全市上榜了。”

昌州也不甘落后。

市委书记在市委全会上公开承诺:

“我们昌州支持省委决策,主动对照平台项目落实情况,调整一批‘只报不动、只挂不干’的干部。”

可刚开完会,组织部名单送上来时,他的秘书忍不住一皱眉:

——上面有三个“熟人”,两个“牌桌常客”。

书记沉默良久,最后拿笔,签了字。

只留下一句:

“从项目里选人,比从圈子里提人要干净得多。”

而在江陵,真正的阻力才刚开始显现。

副市长周志远原本掌管科技口,是本轮工程推进负责人之一。

但在县域干部提拔系统落实后,他手下原本打算提拔的两名干部被刷了下来,换上来的,是两个他并不熟悉的“工程带头人”。

市委组织部答复:

“按省里项目推进实际表现计入推荐名单。”

周志远当即向市委书记抱怨:“这不是组织程序不透明,是在削我权力。”

书记却摆了摆手:

“不是削你,是让你跟省委看的是同一张表。”

赵建国这边,也看到了最新的一批“县域表现统计”。

他在一份汇总上批示:

“干部结构决定推进效率。谁推得动,谁就往上走。”

“任何干扰组织程序的行为,一经查实,严肃问责。”

省委办公厅随后发文:

《关于进一步强化县域干部与项目推进挂钩管理的通知》

明确规定:项目落地单位不作为主导的干部提拔,由省委组织部与制度办另行抽查核定,凡干扰推荐名单者,一律暂停干部使用权限。

这一纸文件,给所有人都泼了一盆凉水。

当晚,李一凡在办公室召见了林晓峰。

“中微平台二期资金马上批下去。”

“我需要你在筛选配套企业的时候,把那些‘地方指定’‘非系统提报’的名单,全部打回来。”

林晓峰点头:“书记,这一轮动静不小,各地都想趁着新机制推人,塞关系户。”

李一凡冷冷一笑:

“制度的门一开,最先进来的不是干事的人,是钻空子的人。”

“所以,咱们就从基层开始,打一轮‘阳奉阴违式改革’的清理战。”

几天后,李一凡主持召开“县域干部结构专项会议”。

这是全省第一次在省委层面,就“基层干部提拔与改革执行力挂钩”召开专会。

参会的,除了省委组织部、制度推进办负责人,还有——每一个试点地市的市委书记。

李一凡开门见山:

“我们不是搞运动式提拔,也不是走形式。”

“制度在平台,干部在县里。”

“谁把县域干部盘活了,谁就掌握了全省改革的实际执行力。”

会议最后,他拍板一句:

“我们要建立一套新的‘县级干部成长路径’。”

“项目是基础,组织是通道,提拔要从干出来、顶上来的干部中走。”

赵斌默默写下会议要点。

这,或许就是潇湘干部体系,下一轮真正的洗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