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拒婚
晋王作为皇上的上一辈,当真是如他所说,顶着老脸。
他恭恭敬敬地微屈了身子站在萧临面前。
这一出戏转为另一出戏的速度,让众人看的都快要转不过弯来。
谢允皱了眉头,就要站出来。
不知何时,谢夫人已经走到了儿子身边,扯住了他的袖子。
“允儿,应下来。”谢夫人满面哀求地看着自己的儿子,生怕他一个冲动,丢了自己的性命。
谢允抬手,缓缓将她的手拂了下去。
他深深地看了谢夫人一样,“娘,对不住,我不能娶安乐郡主。”
这话说的不轻不重,却让不少人都听了个清楚,众人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谢允这是要拒婚吗?
如此想着,就见谢允不紧不慢地走了出来,站在晋王的身边。
“允儿!”谢夫人猛地上前冲过去。
她率先跪在了萧临的面前,替谢允应下来,“皇上,自古以来婚姻大事父母之命,臣妇早已跟晋王妃商议好,允儿说了是不算的。”
谢夫人的脸苍白的厉害。
“允儿,允儿,你……”
“皇上,臣配不上安乐郡主,还请皇上为安乐郡主另觅良缘。”谢允拱手道。
他果然敢拒婚!
谢夫人的身子猛地颤了一下,翻了白眼昏死过去。
“娘。”谢允眼底情绪复杂。
他几乎是迅速地半跪下来接住了谢夫人,将其搂住,“娘。”
秋猎场上是有太医随时候着的,见状立刻就过来了,给谢夫人探了脉。
太医轻声道,“是谢夫人怒急攻心,才撑不住昏了过去。”
话虽如此说,可在场的人谁看见谢允都有些带了鄙夷之色。
一个风光回京立了大功的少年将军,何苦为了一个进了宫的女子硬逼得自己的娘昏过去,这就是大不孝!
当今皇上仁慈,不计他惦记宫妃的罪名,已经是极好了。
可谢允竟是这么不知好歹。
萧临的脸色如乌云密布,他冷声道,“谢允违抗皇命,气昏亲娘,着重打三十大板,送回京去,待秋猎后再议罪名。”
“臣不服。”谢允气道,“皇上轻易便将臣的功劳抹去,那臣在西北立下的战功算什么,那些誓死追随臣的将士又该如何寒心?”
这话已经有大逆不道的嫌疑了。
众人悻悻然不敢出声。
旁边的宣郡王站了出来,“皇上,臣弟觉得三十大板有些不妥,他觊觎景婕妤是该死,可立下的战功却是实实在在的。”
萧临盯着谢允看了半晌。
他冷笑,“敢在朕面前如此张狂,朕如何能轻饶了他。”
说罢,他摆手,“打!”
很快就有侍卫过来,将谢允拖到了远处,木板重重朝着他的后脊梁砸下,传来皮肉相接的闷响声。
三十大板很快就打完,谢允重新被拖走。
大家离得远了些,也能隐隐约约地看到谢允的后背的衣裳已经破烂,似乎有血黏在了上面。
不少人重新看向了柳婵,就见柳婵的脸色依旧淡淡的,像是不关自己的事。
“好歹谢允也是为了景婕妤,没想到景婕妤还是个狠性子,竟是无动于衷。”有人暗暗小声议论。
安乐郡主咬咬牙,上前道,“臣女去看看谢将军。”
说罢,她提起裙摆就跑了。
众人又是一阵唏嘘。
这会儿萧临回头看向了柳婵,态度依然不好,“景婕妤回去禁足。”
柳婵似是早就料到自己这个下场,她上前应了声是。
然后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
一连两日过去,秋猎还在继续,很快就有了出头的人。
比如宋家的嫡出幼子。
宋家前段时间看似差点遭了难,可最近也没有查到什么有力的证据,皇上便又重新重用了宋家。
加上宫里的宋嫔娘娘,宋家如今是烈火烹锦。
甚至宋家嫡幼子在第四日又‘拼死’之下,猎了一头山林深处越界的黑熊,他特意将熊掌当众献给了皇上。
皇上大为高兴,当即就赏了宋家嫡幼子一个四品的武将官职。
宋嫔也重新侍奉在侧。
甚至不少人开始偷偷议论,说是皇上有意让宋嫔回宫后封妃。
这些乱七八糟的消息传到柳婵的耳中时,沈婕妤正好过来寻她。
柳婵虽禁足,可也没明确说过不让别人来探望不是?
于是沈婕妤就来了。
“宋嫔现在很张狂,今日见到贤妃娘娘,她都敢顶嘴了。”她轻声道,“宋嫔恨你恨的咬牙切齿,你可要小心些。”
柳婵淡淡一笑,“我的帕子就是宋嫔给出去的,我如何不知道她恨我。”
只是到现在为止,她也没猜到自己的帕子是如何到宋嫔手中的。
说起来。
也是春杏细心,她的所有大件小件都是由春杏收着的,当那帕子不见了以后,春杏便第一个发现了。
宫里丢个东西不要紧,却丢不得帕子和荷包。
嫔妃之间,惯常用这两样东西陷害别人的,于是她一边让珍珠重新绣了个一模一样的,又细细提防着。
直到来秋猎的那天晚上,宋氏的阴阳怪气让她大概推算出了一些情况。
她让沈婕妤帮忙将其中一个帕子给了安乐郡主,并通知谢允小心些,尤其注意身上有没有被人塞帕子之类。
果然不出她所料。
这不就发生了?
不过,那帕子上被绣上了安乐二字,确实是她没想到的,看来晋王府对谢允还是有意思的。
“你的心思当真细腻,若是我,怕是要栽在这里了。”沈婕妤夸赞道。
柳婵摇了摇头,她笑笑。
眼前的这一位经过宫中的‘毒打’后,硬是爬上了太后之位,如何是个傻的。
她是没想到,原本以为日后最强劲的对手,竟也能成了好友。
且‘毁’了人家向上爬的心思。
当真是阴差阳错了。
入夜。
萧临的帐中。
黄九小心翼翼地过来推了推自家主子的肩膀,压低了声音,“皇上,宣郡王已经走了,想必就在今夜动手。”
话音落下,萧临直接坐了起来。
他目光清明,半点困意都无,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
“将宣郡王妃和他那三个儿女都捉了吧。”萧临吩咐道。
“是。”黄九应了声离开。
他刚走没几步,就听身后的主子又道,“起灯,召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