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灰夜柯辟邪

第651章 《纸扎匠与亡灵债》

从前有个扎纸匠叫根大梁,在镇上开了家铺子。

这年深秋的傍晚,根大梁正蹲在铺子后院的槐树下削竹篾呢。突然,檐角的铜铃“叮叮当当”地响起来,那声音又尖又刺耳。他一抬头,看着暮色里摇晃的铃铛,这一分神,手指就被篾片划了个大口子,血“滴答滴答”地流。

根大梁嘟囔了一句:“要关张了。”就冲着前堂喊了一嗓子,然后把染血的竹篾丢进了火盆。纸灰带着火星“呼”地一下窜上了半空,火光映出墙上密密麻麻的纸人轮廓。这些纸人本来是要送去阴间的,这会儿在火光里,青白的脸就跟活了似的,吓得人后背发凉。

就在这时,前堂的木门“吱呀”一声开了。进来一个人,裹着青灰色的斗篷,帽檐压得低低的,啥脸都看不见。根大梁借着烛光一瞧,这人左手戴着个金丝缠枝镯,腕子上还缠着根褪色的红绳,那可是给未亡人系魂的丧绳啊。

这人一开口,声音就跟被砂纸磨过似的,难听极了。他从斗篷底下递过来一张泛黄的图纸,说:“劳烦扎个纸宅,就按这尺寸来,三进三出还得带戏台,檐角要挂四十九盏琉璃灯。”

根大梁展开图纸,一股子浓重的鱼腥味就钻进了鼻子。再一看,图纸背面有暗红的血渍,正面画着一座雕梁画栋的宅院,檐角的装饰跟自家铺子一模一样。他刚想问问咋回事,那铜铃又“哐当哐当”地剧烈晃动起来。

这人把一个鼓囊囊的布袋“啪”地拍在案上,里面的银元碰撞,声音清脆得像骨节响,说:“定金,今夜子时就要。”

根大梁拿着图纸回了后院,这时候,槐树那儿突然刮起怪风,纸人的衣裳“呼呼”作响。他摸着图纸上熟悉的飞檐结构,冷汗“唰”地就湿透了后背。为啥呢?二十年前,他还是个愣头青,跟着师父接城里大户的活计。给柳家扎陪葬宅院的时候,他贪看戏班排演《牡丹亭》,把本该用三年生的慈竹,换成了后山伐来的雷击木。结果第二天,纸宅刚烧完,抬棺的杠夫就摔断了脖子。

根大梁想起师父说过,雷击木沾过天火,扎出来的物件容易招阴。他攥着篾刀的手直发抖,再一看图纸右下角,画着一朵并蒂莲,这不就是当年柳小姐棺木上的纹样嘛!

正害怕呢,突然有只冰凉的手搭上了他的肩头。根大梁“嗷”地一嗓子,猛一回头,就瞧见白天那个斗篷客不知啥时候站在身后,帽檐下露出半张布满青斑的脸,说:“梁师傅,该烧宅子了。”

根大梁没办法,只好把扎好的纸宅抬到河滩去点燃。火一点着,火舌舔着琉璃灯里的鲛人油,“噼里啪啦”直响。根大梁看着那扭曲变形的纸梁柱,恍惚间,好像看见火光里站着个穿戏服的女子。这女子甩着水袖唱道:“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这时候,河面突然像煮开了锅一样翻涌起来,无数苍白的手臂破水而出。根大梁吓得往后一踉跄,一脚就踩到块硬东西,拿起来一看,是半截刻着“柳”字的墓碑。二十年前的雨夜一下子涌上心头:柳家十七口人接连暴毙,最后连抬棺的八仙桌都莫名其妙地自燃了。

那戏服女子飘到根大梁眼前,腐烂的面孔贴着他的鼻尖,说:“你可知雷击木里封着什么?是我的骨头啊。”原来当年柳家为了镇凶宅,把难产而亡的小姐尸骨封进了雷击木,还哄骗根大梁用来扎纸宅。

纸宅在一片惨叫中烧成了灰烬。根大梁吓得蜷缩在槐树下,就看见青斑鬼影从灰烬里拖出十七具焦尸。柳小姐的水袖缠住他的脖颈,说:“二十年阳寿换十七道怨魂,梁师傅这买卖可划算?”

就在这紧要关头,铜铃突然“噼里啪啦”地齐声炸裂。根大梁摸到腰间的篾刀,想起师父临终前的话:“咱们这行最忌三点:用凶木、收阴钱、扎活人。”他一咬牙,猛地把篾刀刺入心口,鲜血“噗”地喷溅在满地纸灰上。

根大梁咬破舌尖,就着血在黄纸上画符,大喊:“以血为契,重扎往生桥!”说也奇怪,他扎了二十年的纸人突然齐齐转头,纸手结成法印,把那些怨灵都封进了新扎的纸轿中。

五更梆子响的时候,根大梁躺在满地破碎纸人中间。晨光透过窗棂照在他灰白的脸上,心口插着的篾刀已经变成了焦木。他吐出最后一口气,恍惚看见柳小姐撑着纸伞站在晨雾里,十七道怨魂化作纸蝶绕着伞飞舞。

三日后,邻村的樵夫在河边发现了一座新坟。碑前摆着精巧的纸扎庭院,檐角的琉璃灯在风中轻轻晃动,就好像住着看不见的房客。有夜行人说,每逢雨夜,就能听见戏腔婉转,唱的全是《牡丹亭》里的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