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露天电影

    大队长已经泼了儿子一次冷水,实在不好意思再拒绝第二次。

    “放电影要钱吗?”

    “当然,一场电影三十。”

    “......”

    “不过既然都放了,起码也要放个两场,否则还不够人家放映员来回折腾的。”

    “行,那就放电影,你去安排。”

    放电影的消息一传出,村里顿时炸开了锅。

    之前只有羡慕别的大队的份,没想到有一天也终于轮到了他们。

    向阳山大队是整个公社唯一一个没有放过露天电影的大队。

    不光是因为没钱,主要放映员也不愿意翻山越岭地过来。

    当然,最主要还是因为穷。

    才刚吃过晌午饭,顾逍便领着放映员从城里回来了。

    刚到,便马不停蹄喊上几个年轻人,帮着一块搬放映机、拉白布。

    放电影的场地就选在了村里最空旷的位置——晒谷场。

    到了傍晚,男女老少都早早地干完了一天的活,匆匆赶回家做饭。

    早点吃完,早点过去。

    要说最激动的,还要数一群孩子们。

    家里的饭才刚端上桌,苏南星便狼吞虎咽地扒了几口。

    “奶,姑,我吃饱了,我先去占位。”

    两人知道拦不住他,索性让他由着性子高兴一回。

    “别忘记带点吃的,省得一会看饿了。”

    苏南星拍了拍自己的小背包,“早都装好了。”

    包里全是姑姑和逍叔叔给他买的好吃的零食。

    吃完饭,苏清苒让母亲先去一步,自己简单收拾了下这才锁上门过去。

    走到晒谷场时,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

    但是人已经乌泱泱一大片了。

    苏南星和一群孩子坐在第一排,见到姑姑来了,连忙朝她招手。

    “姑姑,来我这坐。”

    苏清苒摇头笑了笑,“你们小孩坐第一排,大人坐前面容易挡视线,我去后面。”

    话音落,放暑假回来的顾晓蕾朝她喊了一声。

    “清苒姐,这边。”

    苏清苒抬眼一看,顾晓蕾占的位置倒是不错,靠前又不至于太靠前。

    顾婶和母亲也都坐在旁边,便朝着她们走了过去。

    “清苒姐,我选的位置不错吧?不远不近刚刚好。”

    “嗯,你哥呢?”

    “喏,在那呢。”顾晓蕾说着,朝旁边指了指。

    苏清苒扭头一看,原来正跟着放映员一块学习如何放片子。

    不得不说,人倒是挺爱学习的。

    夜幕降临,一束白光从放映机射了出来,笔直地朝着对面投了过去,死气沉沉的幕布瞬间活了过来。

    放映正式开始,喧闹的人群霎时安静下来,齐刷刷朝着前方望去。

    顾逍也悄悄绕过人群,准确无误地找到了苏清苒所在的位置。

    “走,我带你换个地方看。”

    “去哪?”

    “你跟我来就知道了。”

    苏清苒跟着他朝后走,走了几步,来到堆放粮食的仓库。

    “这有把梯子,我们到屋顶上看。”

    “......”

    苏清苒没有上房顶的经验,被他从下面托着才勉强爬了上去。

    “这怎么还有坐垫,还有那么多吃的?”

    她问完之后就想明白了,原来他不是心血来潮,老早准备好放着了。

    “我考察过了,这里才是看电影的最佳角度。”

    苏清苒紧挨着他坐稳,才敢四下看去。

    不得不说,的确是观影的绝佳位置。

    下面近虽近,但是人太多太吵,也有些闷热,看久了脖子会累。

    不如这上面凉快,时不时还有小风吹吹。

    第一部电影放的是大热的《地雷战》。

    苏清苒虽然看过好几遍了,但还是第一次在这种情况下观看,很快便看了进去。

    碰到令人捧腹的情节时,下面的人群顿时传来一阵爆笑。

    遇到感人的剧情,又传来了不少呜咽的饮泣声。

    苏清苒也跟着唏嘘不已。

    除了电影情节精彩,最让她感慨的还是放电影这件事本身。

    花小钱办大事,顾逍这次的提议实在是太对了。

    想到他的贡献,苏清苒主动从盒子里抓了一块绿豆糕准备投喂。

    刚放到他嘴边,屋檐下面突然钻出三个头来。

    苏清苒吓得心脏扑通扑通跳,定睛一看,原来是郭四海、张兵和赵军三人。

    “逍哥,嫂子,原来你们俩在这躲着呢。”

    “下面太热了,我们也想上来凉快凉快,你们不介意吧?”

    顾逍,“介意,嫌热去一边树上看,那凉快。”

    三人,“......”

    苏清苒尴尬地扯了扯嘴角,连忙给三人各抓了一把瓜子,“他的意思是怕房顶承受不住。”

    三人默默点了点头,“懂了,走走走。”

    大队放完电影后,又到了五天一次的集市。

    这一次,大队长带着人把果园最后一批成熟的桃子全部摘了下来。

    又从快要成熟的酥梨中摘了一些先熟的。

    打算趁着这一次集市,为后续酥梨上市宣传一波。

    一大早,就有不少顾客过来买水果。

    很大一部分都是上次来买过桃子的,回去吃完后念念不忘,特地一大早赶过来。

    还有不少老熟人专门从城里过来捧场。

    一时间,向阳山的果摊在集市上名声鹊起,算是打下了不错的口碑。

    而这一次,铁牛大队竟然没带一只猪仔过来,也改卖起了蔬菜。

    只可惜不巧,自打上次向阳山的蔬菜卖光之后,不少大队都顺带着捎了几筐蔬菜过来。

    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顺利出过两次摊后,大家都已经熟练掌握了卖水果的窍门,往后不需要苏清苒再亲自上阵。

    空闲下来,她便开始琢磨着果园里下一批即将成熟的黄桃。

    如今的黄桃品种普遍不怎么甜,果肉也较硬,所以直接吃的并不多。

    可黄桃罐头却一直稳坐水果罐头的榜首之位,一罐就能卖到八毛钱。

    比猪肉的价格还要贵。

    所以他们的第一选择便是卖到食品厂做成黄桃罐头。

    只不过,本地的食品厂他们没有认识的人,只怕一下子很难打进去。

    思来想去,两人还是决定去姚主任那碰碰运气。

    罐头是供销社采购的大头,姚主任在食品厂那边肯定是有些门路的。

    去之前,两人特地让人打包了一百个粉色头花,顺带着一块捎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