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秦云霄回到京市
第268章 秦云霄回到京市
三天后。
时宜筠在医学院为期两天的讲课结束了。
齐红梅跟着爸妈还有哥哥,准备一起坐车离开京市。
她跟家人相处的这几天,她已经决定,听从家人的意见,调到西市军医院上班。
齐红梅临走时,跟林皖苏辞别时,悄悄跟林皖苏说了心里话。
“皖苏,我已经想好了,我回去之后,可能很快就要调动工作了?”
林皖苏听了,关心的问她,“你是不是准备调到西市军医院?”
“嗯,我爸妈想让我回到他们身边工作。”齐红梅点点头,眼眶有点红红的,她有点舍不得林皖苏。
齐红梅心里一直认为,林皖苏就是她这一世的贵人,她对林皖苏心存感恩。
自从在部队家属院认识了林皖苏,林皖苏不但教她认识现代的文字,还教她学习医术,她俩一起去参加培训考核,在门诊坐诊,又到下乡义诊,接着林皖苏又带她来到京市,还帮她找到亲爸亲妈……
林皖苏想了一下,又问她,“你调走之后,你和翟铭远就要两地分居了,你都想好了吗?”
齐红梅点头道,“嗯,我回去跟他商量一下,我爸爸说,到时候想办法将他调到我哥哥的部队。”
齐福军夫妇也不想让女儿女婿过两地分居的生活,他们准备把翟铭远调到齐红兵所在的部队。
林皖苏听了,她虽说也有点舍不得齐红梅调走,但她转念又想了一下,还是没有开口劝齐红梅留在w市军医院。
人各有志,齐红梅跟家人团聚之后,她想留在家人身边工作,这样的话,家人也能更好的照顾她。
林皖苏见齐红梅有些伤感,温和安慰她,“没事的,不用伤心,等你工作稳定之后,记得给我写信,我们以后可以书信联系。”
齐红梅红着眼眶对林皖苏说道,“嗯,我工作稳定了,一定会给你写信的,你也要记得给我回信。”
说着说着,她声音稍微有点哽咽。
齐福军夫妇坐在车里,见女儿落泪,心里也有点不好受。
林皖苏见状,伸手轻轻拍了拍齐红梅的肩膀,“外面天冷,赶快上车吧,齐叔叔和时阿姨都等着你呢。”
”嗯。“齐红梅轻轻应了一声,擦了一下眼泪,这才有点依依不舍的坐上车。
林皖苏是她最好的朋友,是她的好姐妹,这一分开,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面,她真有点舍不得。
林皖苏目送着齐红梅跟着家人坐车离开,心里对她满满的祝福。
周老爷子的中风后遗症好转之后,他很快安排人,把周芷薇的工作,从w市军医院调到京市军医院。
周芷薇考虑到爷爷年龄大了,只有她一个亲人了,她也想留在爷爷身边照顾他。
周芷薇顺利调过来之后,她还是去了眼科。
她平时除了在眼科门诊坐诊,只要有时间,她跟着林皖苏学习了一些中医的针灸术和推拿手法。
她本来就有医学基础,人又聪明,很快就掌握了中医的推拿手法。
但针灸术并不是几天就能学会的。
林皖苏给她讲解了针灸的穴位和针法之后,又送给她一套针具,让她有时间慢慢练习。
周芷薇学起来很是用心,学了几天之后,记着身体的各个穴位,她甚至在自己身上开始试着针灸,亲身感受在各个穴位行针时有何不同。
……
十二月月初。
老兵已经退伍,冬季征兵正式开始。
秦云霄连着忙了几天军务,安排妥当之后,他跟程团长请假,接着就买张卧铺票去了京市。
他爸爸这次做开颅手术,他和哥哥都没有陪在身边,他为人子,却不能在病床前尽孝,想起来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也不知道爸爸的身体恢复的怎么样了?
还好有林皖苏陪着妈妈一起照顾他爸爸,替他在爸妈面前尽一些孝心。
他一个多月没有见到林皖苏了,他有点想她了……
秦云霄坐上火车,心已经飞到了京市。
……
这一天下午,林皖苏正在病房的里间煎药,陆梦茹坐在她身边跟她唠嗑。
她突然听到门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她心里一动,不会是秦云霄回来了吧?
“妈,云霄回来了。”林皖苏浅笑着对陆梦茹说道。
陆梦茹叹口气,“唉,臭小子这几天一直没有打电话,可能还要等几天才能回来。”
林皖苏却笑着说道,“妈,云霄真的回来了,我听到他的脚步声了。”
她话音未落,秦云霄已经拎着几袋营养品,大踏步进了病房。
“妈,我回来了,我爸呢?”
陆梦茹听到小儿子的声音,她面色惊喜,小儿子真的回来了。
“是臭小子的声音,我去看看。”陆梦茹马上站起身从里间走了出来,一眼看见小儿子进了病房。
陆梦茹抬头看着站在面前的小儿子,欢喜又激动,“臭小子,你真的回来了!”
“妈!我爸呢,他怎么样了?”秦云霄迈步上前,把营养品放在桌子上,伸开双臂抱了抱妈妈,然后松开手,迈大步去看望躺在病床上的爸爸。
“爸,我回来了,您身体恢复的怎么样了?”
秦佰川正坐在病床上看报纸,抬眼瞧见小儿子突然回来了。
他放下报纸,沉声道,“臭小子,你回来怎么不打个电话,跟老子还搞什么突然袭击!”
秦云霄见爸爸刚一见面就骂他,一听就是中气十足,看来他爸爸的身体恢复的不错。
他笑着解释道,“爸爸,我上次打电话不是说了吗,月初的时候回来看您和我妈。”
父子二人正说着话,陆梦茹笑着说道,“臭小子,你还没有进病房,皖苏听到你的脚步声,就知道你回来了。”
秦云霄闻言怔了一下,马上问了一句,“妈,皖苏她在哪呢?”
这时,林皖苏也从里间走了出来,她笑盈盈的看着秦云霄,声音温柔,“云霄,你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