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玉米饲料
第249章 玉米饲料
其霰早已缠着周氏谈天说地顺便蹭吃蹭喝起来。本文搜:当看书 免费阅读
陈凡看着灶房门口……
沈彪做事真不怪陈凡吐槽,彪呼呼的。
一股脑送来这么多大鱼,他上哪吃得掉。
好在陈凡现在在海陵打开了局面,先挑了几条罕见的刀鱼,指导周氏做了刀鱼馄饨送去了县衙给杨廷选品尝品尝。
其它的便叫来姜老发和王大牛这些人家,让他们每人拿些回去。
正好王大牛在,陈凡记得之前王大牛说过,这泰州的渔业也是有行会把持的,以前他们没少吃行会的苦头。
既然沈彪是渔行的社首,想必王大牛等人应该也听说过此人。
“沈彪?”王大牛摇了摇头:“他虽也是社首,但就是个小社首。做不得主。”
陈凡诧异道:“这社首也分大小?”
王大牛道:“夫子有所不知,行会中,一般都有大社首和小社首,大社首统摄全城,小社首大多只管一域。那沈彪是专管城中草河、盐运河与城外几条河的小社首。”
“草河、盐运河两岸商贾颇多,若是别的行会,占着这几处,那就是抱了个下金蛋的鸡,可渔业不同,城中鱼获大多都是小鱼,那沈彪虽有赚头,但跟别的社首比,他就不够看了。”
“所以沈彪的生意看似烈火烹油、繁花似锦,其实就是驴屎蛋子外面光?是这意思不?”陈凡恍然。
王大牛哈哈一笑,只觉得陈凡讲话有趣,全不似别的秀才公之乎者也的。
说到这,王大牛突然想起一事:“对了,夫子,你还记得我们之前买鹅的鹅行吗?鹅行的大社首,就是上次来咱弘毅塾送鹅的那个瘦子。”
陈凡点了点头,很嚣张的黑心商人。
王大牛道:“那人绰号沈猴子,沈彪就是他儿子!”
陈凡微微诧异:“他们家不是经营鹅行的吗?怎么沈彪又去作了渔行的生意?”
王大牛摇了摇头:“这就不知道了。”
两人正在说话呢,突然王家嫂子和周氏两人联袂走了过来。
看着王家嫂子那张激动的脸,陈凡笑着看向周氏:“怎么?有什么好消息了?”
周氏笑道:“回禀夫子,王家嫂子上次从塾里拿了鹅走,这么长时间,嫂子精心喂养,现如今已经有了些眉目了。”
陈凡闻言大喜,转而看向王家的。
王家嫂子粗糙黝黑的脸上竟然显出一丝红晕来,她不好意思地说道:“这些日子,我除了照看家中和城外的平菇,就琢磨着给那些鹅喂些什么吃。”
说到这,她突然卡了壳,转头扯了扯周氏的衣服:“你来说,我不会说。”
周氏笑道:“嫂子发现几个鹅种之中,育肥最快的是狮头鹅和浙东白鹅。”
“嫂子又把这两种鹅,分别喂养了不同的饲料,最后发现用玉米掺杂着麸皮、花生饼,还有一些煮熟的小鱼小虾,其中一只浙东白鹅不长肉,重量却一直在增加。”
陈凡闻言眼睛一亮:“走,去看看。”
当几人来到王大牛家鹅栏之时,一群鹅正吃着青草饲料。
陈凡看向周氏:“这……”
周氏连忙道:“这也是嫂子发现的,一味的喂养玉米这些粮食,鹅长得反而慢,掺杂些青料,鹅更加长肉。”
陈凡看着王家嫂子感叹道:“嫂子这定然是用了心思,观察如此细致,恐怕不用心,不细致之人,便是一两年也发现不了这些诀窍。”
王大牛夫妇两听陈凡夸赞,脸上洋溢着笑容,这些天的疲劳也一扫而空。
周氏站在陈凡身后笑道:“不仅如此,嫂子还发现了一个诀窍。”
陈凡闻言,笑着对王家嫂子道:“嫂子,什么诀窍?”
王氏不好意思道:“有一日,我想蹦玉米花给大牛他们吃,蹦了一半,却发现家里的玉米没了,可那大鹅还没喂,于是便把炒了半熟的玉米泡水变软喂了几只鹅,谁知道那几只鹅吃得很香,第二天一称,喂了炒玉米的鹅比前几日涨的重量高出一截。”
“我发现之后便又试了几日,最后总结出一个经验来,炒制的玉米要过筛,不能有杂质,再用文
火炒到八成熟,不能炒的太熟,更不能蹦出米花来。”
“喂养之前,要先用温水浸泡一个时辰,等玉米表皮泡的微微发涨就能捞出来了,然后再拌上麸皮、盐和一点点菜籽油、鱼粉,这鹅长得飞快。”
这是什么原理?
玉米是一种高能量饲料,这点他是知道的。
以前为了减肥,他还研究过玉米这玩意儿。
据说这东西里面含有一种东西名叫“胆碱”,胆碱这东西可以抑制脂肪在肝脏堆积。
但玉米的胆碱比别的谷物要少很多。
这或许就是用玉米喂养鹅,鹅能肥肝的原因吧?
那可不可以理解成,通过炒制,或者炒制后泡发,玉米中的胆碱进一步减少了呢?
想到这,陈凡看向栏内的一群鹅。
果然,有些日子没见,这些鹅各个长得膘肥体壮,一看伙食就很好。
尤其是几只狮头鹅,此刻已经比其它鹅高壮了一大截,杵在那像是鹅舍的门神似的。
陈凡好奇道:“嫂子,哪一只是你说的那只鹅?”
王家嫂子做事麻利,走进鹅栏,伸手一抄,鹅群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只浙东白鹅已经被她抓住了翅膀在其手中扑腾呢。
陈凡这一看,还真看出这只鹅跟别的鹅有些不一样来。
首先这只鹅的体型跟其它相比稍“瘦”一些。
但看着那肚子,似乎也不能说瘦,用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有些中年人,四肢纤细,偏偏肚子贼大,一到商包,那肚子挺的连妹子都接近不了。
长成这般,陈凡心里大约已经有了谱儿。
这应该就是自己想要的“肥肝鹅”了。
“嫂子!”陈凡朝王家嫂子点了点头。
王家嫂子顿时会意,提着鹅就朝灶房走去。
刚走一半,周氏连忙道:“嫂子,血要放干净,最好是吊着杀,不然肝脏会淤血。”
陈凡一听恍然响起《鹅经》上也有这个记载,其中还有一条,似乎想要取出完整的动物肝脏,是不能杀完就取的,要拔毛后等待几个时辰。
交待完王家夫妇,陈凡走在回弘毅塾的路上,心中突然有些患得患失。
虽然填饲育肥鹅肝,饲料配比大抵是找到了。
但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却不少。
一个是鹅源的问题,一旦确定育肥养肝,那需要的鹅就不是几只十几只了,到时候万一沈彪他爹卡自己脚脖子怎么办?
还有,如何将鹅肝这个美食推广出去?
道阻且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