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支线任务完成

就在众人惊诧之时,陈凡却很想推脱。

可堂堂知府如此做派,自己要是再不识趣,那真就不想在淮州府混了。

眼看府试在即,自己难道真得要等三年?六年?九年?

但……

“知府大人请起!”陈凡侧身避过,伸手搀起周良弼道,“我可以收下周公子,但咱们需约法三章。”

啊?

他以为他是谁?竟然还敢跟周良弼谈条件?

这是一点面子也不给知府大人留啊。

钱琦等人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个小小童生。

周良弼起身后肃容道:“夫子请讲。”

陈凡道:“周公子若是进弘毅塾,那每月止可以回家一趟,平日不许知府派人看望。”

周良弼点了点头:“正应如此。”

陈凡点了点头竖起两根手指:“第二,若是周公子不尊我弘毅塾的规矩,我这个做夫子的可以责罚,公子回去告状,知府大人和夫人不能怨我。”

“学生做得错了,夫子责罚也是应有之义!我周良弼断不会护子。”周良弼恳切道。

陈凡笑了笑:“第三,周公子将来若是参加县、府、道试,回乡参考只可自己温习,不可让别的夫子再教。”

“这……”刚刚还笑容满面的周良弼疑惑道:“那我自家人去教可否?”

陈凡摇了摇头:“那时,他只能自学,不可让别人教他。”

周良弼疑惑道:“这是为何?”

陈凡道:“我自然有自己的方法,别人掺和进来,坏了我的章程,于公子亦是不好。”

周良弼咬了咬牙道:“可!”

陈凡笑着点头道:“那行,就请知府大人这几日将周炳先送来吧。”

周良弼听到这老脸一红:“今日便送来!”

“呃……”陈凡微微诧异,原来你此来是投石问路啊,周炳先已经到了海陵了。

就在谈话结束,杨廷选准备请陈凡去县衙稍坐,一会儿中午由他安排酒席时,突然门外又传来动静。

“陈夫子!”

“二弟!”

……

陈凡朝窗外一看,只见院中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进来了三个人。

泰州千户所千户陈湘、王瑛的商人老爹王学海,还有个不认识的中年人。

待三人进来后,他们第一眼就发现了周良弼。

“知府大人……”陈湘、王学海三人面露诧异之色,随即又恍然大悟,神色间露出理当如此的表情。

“陈千户、王员外……这位是?”陈凡看着那个陌生的中年人。

中年人赶紧上前笑道:“在下谢道之,圈子谢东阳。”

得,自己在凌寒斋教过的几个学生,家长竟然都来了?

咋?

今天开家长会吗?

,没有通知啊?

陈湘跟陈凡最为自来熟:“二弟,我把学礼带来了,这小子还是交到你手上我最放心,你可不能不收他!”

王学海尴尬地看了一眼周良弼,因为孩子的事情,两人关系最近很是冷淡,他也没想到竟然在此遇到知府,不过今天他是为了王瑛的事情而来,很快他便转头对陈凡道:“陈夫子,我家王瑛还是想请夫子教导!”

说完,躬身一揖到地,态度极为诚恳。

谢道之:“陈夫子……”

一旁的钱琦看到这一幕脸都绿了。

本以为打压了陈凡,这小子的弘毅塾蹦跶不了两天了。

谁曾想,这帮泰州来的,都是魔怔了?

怎么一股脑来给儿子求学来?

陈凡也懵了,茫然地看着陈湘等人,他也搞不清,这帮人怎么跟约好了似得,全都今天跑过来了。

陈湘别看长得五大三粗,其实人精似得,见陈凡的表情便知道他在想什么。

“二弟,江西道巡按御史周三近你可认识?”

陈凡木然地点了点头。

“前些天他刚回金陵,到了金陵就跟学政大人说,海陵出了个经义文章的行家里手陈凡,不管是学问还是人品都是读书人的翘楚。”

“现在在金陵,你的名声很多人都听说了。”

原来是周三近!

陈凡恍然大悟。

这家伙不辞而别,陈凡这两天心里还腹诽这小子不厚道,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溜了,没想到对方对自己的评价竟然这么高。

这就难怪了,巡按亲自鉴定过的私塾先生,而且还倍加推崇,再加上这几个都是自己原先斋中学生的家长。

这些人要么做官,要么家人做官,要么是富商巨贾,消息自然灵通的很。

得到消息后便马不停蹄赶来自己这了。

得嘞,还能怎么办,再续前缘呗。

“诸位既然如此信我,我自当仁不让。”社学本来已经被挤压若此,此时犹如拨云见日。

陈凡也感觉有种心雄万夫的激动,心情激荡地想马上把这帮小子操练起来。

“叮!恭喜宿主完成支线任务:在半月之内,将四名学童的综合评分提高至戊等,进度:4\/4.”

“任务奖励:宿主本身《大学》一书融会贯通、书院大门楹联一副(书院灵秀之气+5%)。”

突然一阵金玉之音传入耳中: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

一瞬间,《大学》的原文和历代先贤的译、注、解一股脑涌入他的脑海。

在这一刻,陈凡恍惚间似乎有了一丝明悟,原本他最为熟悉的《论语》,在这一刻似乎也比不上他对《大学》的理解。

“大学之道,在于七证!”

“知、止、定、静、安、虑、得也。”

什么叫内明之学,什么叫外用之学,什么叫内外兼修之道,什么叫治国齐家,什么叫治国平天下。

陈凡的脑子里,好像突然有个地方通了一般。

“二弟,今日乃弘毅塾大喜,我在酒楼摆下一桌,还请大家一起去了!”陈湘哈哈大笑,上前拉着陈凡就要出门。

陈凡道:“陈千户稍待。”

说完,他来到一旁的书房,果然,一副楹联静静地摆在他的书案之上。

“这是?”跟过来的周良弼好奇道。

陈凡笑道:“这是我给弘毅斋院门处准备的楹联。”

“哦?写得什么?”

陈凡将那楹联展开,一笔劲健宛转的隶书跃然纸上。

杨廷选不由念道: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