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金陵
海鲤在弘毅塾就这么住下了,偶尔在下课时间教孩子们点水墨丹青的基本功。
除此之外每日便是饮酒,听陈凡、郑应昌讲课。
初时学童们还有点怕这个长相丑陋的中年人,但几天一过,这帮学童竟然已经没大没小地叫起“鲤子”了。
陈凡最近这段时间忙碌异常。
他除了要去徐府找徐家二爷继续给他保结,还要跑县衙、府衙办理院试的保票。
院试的保票看起来就比府试的还要正规些。
提学官按临之府,回到提学衙门准备监考院试前有一定的程序。
未到衙门之前便有提学衙门的官差去各府通报报,说大宗师某日准到提学衙门。
这叫做“下马”。
有了“下马”的日期,则由各府向各县出牌告示考试日期。
各县再通知各里甲,凡应考者到这时就要起身赶赴府城应考了。
这时,考生要办好府县两级衙门的试卷结票,到时候考生要持结票,也就是保票赴考。
这个保票上有抬头:“院试卷结票”,下面内容是“淮州府海陵县陈凡,为科考事案,奉学宪举行科考,该城五街下一甲文童,亲身赴房投纳卷结收执,以备查考。”
“为此票给该童知悉:于点名时执票领卷。该童陈凡持有宪据,如无卷票者不准入场。”
“各宜遵照,毋得自误。”
“曾祖:允之,先祖:和:父准。业师:张德芳。里邻:刘阿大。互结:徐述。”
“廪保:徐怙;派保:张孝友。”
弘文三年九月二十二日给。
此票交派派保张孝友收存,临领卷备查。无此票者不得领卷,毋得自悟。
到了院试,陈凡在府试时遇到的问题就不会再发生了。
派保虽然由府衙指派,但派保人被指派后,也就相当于有了合同在身,如果到时候院试时派保人携着结票却不到场,耽误了考生,那提学衙门是可以治罪的。
所以人家既承担了风险,还要按时“打卡”,院试派保的好处费就要得很高了。
一下子十两银子花出去,陈凡心中也是感叹:“这年代果然是没钱不能读书,光是一次院试就要给派保银子十两,那是小康之家一年的收入啊。”
难怪堂兄陈轩会帮他介绍到安定书院“打工”,若关起门来读书,就他们陈家的家境,想要考个秀才,很可能一家就要沦为赤贫。
也难怪大嫂卢氏当时看到自己回乡,以为自己丢了活计,从而摆出那种脸色。
将心比心,小叔子若全靠自家男人和公公养着,开销还这么大,作为外姓的卢氏肯定是打心底里不愿的。
“说白了,钱是英雄胆,没钱真是寸步难行。”
陈凡在泰州办好了零零碎碎的事情后,马不停蹄就赶回了海陵。
距离院试还有六天,他既要回弘毅塾安排这段时间的教学任务,还要赶路去往金陵。
等安排好一切,陈凡收拾东西准备出门时,谁知海鲤也将包袱收拾好了。
陈凡见状心中大喜,这么说来,等院试回来时,就不用三个人挤那一间小草屋了?
心情一好,说好自然就悦耳动听了:“哎呀,海前辈,不是说好了在弘毅塾里住上一些日子吗?这些天忙忙碌碌还没有时间请教,怎么这么快就走了?”
海鲤把包袱往身后一背,瞪着吊梢眼道:“走?什么走?走什么?我跟你去金陵,等你考完后我再跟你一起回来。”
“啊?”
“这些天在金陵的食宿你便帮我包了!”
“啊??????”
“不白吃白住,考前有什么学问上的事情,你可以找我,我会的教你,不会的……那就不会吧!”
陈凡:“……”
从海陵去金陵,往日里大多先南下,在江中乘船沿江而下。
但由于这段路途径泰兴,前些日子泰兴出了事,故而这次陈凡是跟着王家贩粮的商队走陆路去的。
这沿途大约不到三百里,商队走得很慢,大约需要两天的时间。
第三天清晨,为了赶早入城,在城外住了
一宿的商队早早便来到城墙下。
此时,晨雾初散,陈凡仰头看向金陵高耸的城墙。
再眺望远处。
真真儿是紫金叠嶂如苍龙伏脊,石城踞江若猛虎饮涛。
远处但见长江浩荡、千帆溯流,恰似太白笔下“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待进得城中,过了朱雀桥头,野草蔓生石缝,乌衣巷口朝阳初生。
“那便是夫子庙!毗邻的就是江南贡院。”海鲤指着远处高大的棂星门,对陈凡道。
陈凡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只见贡院朱墙映日,飞檐刺云,闱场前站了不少青衿士子,恍惚间,陈凡犹如见了六朝衣冠遗蕴。
淮州府童生下榻之处就在贡院不远处的秦淮河。
秦淮河名气极大,提到此河,所有人脑子里想到的都是画舫笙歌彻夜,酒旗招摇十里。
实则秦淮河是南京国子监的泮池。
没错,泮池。
别处的泮池就是在儒学门前挖个小池塘。
可南京国子监的泮池是独一无二的天然河道。
“来了两位,请问两位都是淮州府的儒童?这条街上的四家客栈都已经被淮州府的儒童包下了,若客官不是赴考院试的,那只能请两位另寻住处了。”
刚进魁星客栈,店里的伙计便操着金陵官话,噼里啪啦说了好一堆。
陈凡道:“我是淮州府海陵县的儒童,这位……”
海鲤这时打断陈凡的话道:“我是这位儒童的书童。”
伙计:“……”
海鲤长相奇丑无比,伙计神色怪异地看了看海鲤,又看了看陈凡,尤其是在看陈凡时,那眼神仿佛在说“尊驾你什么怪癖,竟找了这么个又老又丑的书童”?
陈凡登记了姓名,出示了路条方才住了下来。
在去房间的路上,伙计笑着搭话道:“这位客官老爷,您运气真是不错,若是明天再来,那小店便要住满了,别家哪有我家这般住得舒坦,且要受委屈呢。”
“这不,你们府城的安定书院早早便定下了房间,安定书院到底是大书院,知道咱们房间紧俏,客官你……”
陈凡:“安定书院也住在这里?”
话音刚落,果然,陈凡就看见客栈后院门中转出几个读书人,一边走一边交谈,正是安定书院破岩斋的,他原本在书院时见过。
那几人走到陈凡面前,突然看到陈凡,似乎有些诧异,随即朝陈凡拱了拱手,也没说话便匆匆朝外走去。
打发走了伙计,陈凡忍不住问道:“海前辈,你怎么说是我的书童?这,这这也太不好意思了!”
海鲤:“这种科考时包下来的客栈,若不是考生本人,便只有儒学教官、各学师长和陪考的书童才能入住,不然你以为我自甘下贱?”
(明清两朝,金陵的江南贡院是供乡试所用,特定时间段也有做会试用的。院试一般是大宗师按临各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