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报捷

第183章 报捷

因为陈凡去了金陵赴考院试,一个人的郑应昌按照约定好的,代为管理了几日塾堂后,便放了一帮小家伙们回家休息两日。

此时的溱潼湖边陈家,早已吃完了晚饭,洗漱之后,家中的五口人便早早各自回房歇息去了。

卢氏一边缝着丫头在塾堂穿坏的鞋子,一边骂道:“你个成天上房的猢狲,老娘为了你上城里,前不久刚刚给你纳的鞋,怎么又被你穿了撕了道口子?”

陈休一边跟儿子在床上玩掷铜钱的游戏,一边笑道:“男娃儿,成日里就知道疯皮,你也勿要怪罪他。”

卢氏闻言顿时来了气,一股脑将手里的东西扔进针线篮子里道:“你成日里没个当父亲的样子,说话总是向着他,看把他惯成了什么样子?学也不好好学,去了城里,回来后问他学了几个字,到现在《三字经》都还没背熟,连村里先生那的惫懒娃儿都不如。”

陈休苦笑,明明妻子才是最惯着儿子的那个,有事儿却怪到自己头上了。

他知道,卢氏是因为二弟陈凡没有将丫头放入那个什么丙班,心里委屈着呢,这次也不过是借着机会拿他撒气而已。

“丫头他娘,丫头刚刚入塾,斗大的字不识几个,自然要循序渐进,先从教《三百千》的丁班开始读起,二弟也是为了丫头考虑。”

不说这话还好,被戳破了心思的妇人闻言顿时高声起来:“我何曾说二叔这事了,我说的明明是你……”

“咳咳咳!”突然,外面传来婆婆刘氏的咳嗽声,“大晚上,还睡不睡觉了?不睡觉就去把爷们明日下地吃喝的浆饭准备着。”

卢氏闻言顿时闭了嘴,脸上却露出了委屈之色。

陈休让儿子睡下,伸手捅了捅卢氏,坐在床边的卢氏扭了扭身子,陈休又捅了捅她腰间的软肉,卢氏扁着嘴,皱着眉,气得一把打在自家男人手背上,谁知没忍住,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丫头在旁边瞪着“咕溜溜”的大眼睛,突然道:“又哭又笑,老猫撒尿。”

卢氏闻言,脸上一红,气得又在汉子身上扭了几把。

就在这时,突然寂静的夜里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刚刚还在跟妻子打闹的陈休“唿”的从床上弹起,神色凝重地走到窗边,侧耳听着外间的动静。

卢氏看着丈夫,疑惑道:“怎么了?”

陈休皱着眉侧耳倾听,却并不答话。

待着听着只有一骑的声音后,他方才缓颊笑道:“听到马蹄声,还以为是有贼。”

可他并没有因为缓颊而放松了警惕,反而听着越来越近的声音,手里却穿起了衣服。

等到来到外面,陈准已经披着衣服站在了堂屋,父子两人借着月光彼此对视了一眼。

就在这时,马蹄声越来越近,最后在陈家小院外停了下来。

陈休刚准备问话,谁知门外突然传来“嗵嗵嗵”三声炸响。

随即院门被人敲响。

“谁啊?”

“请问是陈府吗?我是金陵赶来贵府报喜的,恭喜贵府少爷荣中今年南直隶院试第一名案首。”

此时刘氏、卢氏、丫头等人已经都穿好了衣服站在了堂屋里。

堂屋的油灯也已点亮。

一家人互相看着彼此,感觉这个世界一下子恍惚了起来。

还是卢氏最先惊醒过来,尖着嗓子叫道:“爹,娘,二叔入学了,二叔是秀才公了。”

说完,忙不迭汲着布鞋,踉踉跄跄冲出了堂屋。

卢氏打开院门,还没看见人,就见一张梅红大纸横在他的面前。

卢氏是个不识字的,只觉得火光下那张纸在火把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她想伸手去拿,但却又像是怕玷污了什么神圣的东西似得,刚伸出手,就如同烫着了一般,忽又收回手去。

她激动地浑身颤抖,转头几乎带着哭腔道:“爹,娘,是二叔的喜报。”

门口那报喜的人,似乎早已习惯这个场面,他也没有笑话卢氏,而是冲着院子里大声吆喝道:

“贵府公子陈凡,今蒙提督南京学政罗,取中为今科院试第一名秀才,乡试连捷……咯…………”

他最后一个字拖得很长,在万籁俱寂的夜空中回荡着。

院中陈准的嘴唇颤抖着、哆嗦着,眼睛怔怔地看着那火光照耀下的梅红色捷报。

刘氏此刻已经醒了过来:“快,快,老大,请这位进院说话,还有,赶紧去请你大伯。”

陈休也如梦方醒般连连点头,笑着将那人请进了院子。

很快,陈轩的老父陈滦拄着拐杖,在陈休的搀扶下急匆匆走了过来。

见到那报信之人正坐在堂上跟陈准喝茶,他顿时舒了口气,脸上洋溢出笑容来,大声对里头的刘氏道:“弟妹,赶紧,这位差人半夜赶路,先弄些吃的来。”

厨房里卢氏献宝似的笑道:“大伯,已经做了!”

陈滦连连点头,从袖子里摸出一锭约莫五钱左右的银子,进了堂屋就放在了那报信人的手中。

那报信人笑着站起接过:“哎哟,您就是今科案首公的大伯?令侄高中院试头名,现在金陵城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啦。”

陈滦脸上更喜,这欢喜,只在上次陈轩中了秀才后才有过,他连连点头:“今晚差人且在此住下,明日我家大摆宴席,还要请差人多喝三杯。”

往主家送捷报,那是十几人中最红的差事,报信人也是争了很久才得了这差事,他自然知道,今晚的主家和这案首的大伯给的银钱虽然是大头,但明日主家各路亲戚汇聚此处,散碎的银钱那也不少。

他笑呵呵的吃了盏茶,又垫巴了肚子,就被安排去了客房休息。

这时候,陈家的院子早就被听到动静的乡邻们站满。

就连一旁的马家也让下人先行搬来了桌凳碗筷,以备明日陈家宴请所用。

卢氏一边忙碌,一边喜笑颜开,乡亲们艳羡的眼神不断向她投来:“大房家的,好福气唷,这下子你家免了徭役,休哥儿也少了劳碌奔波之苦,眼看子日子马上便是越来越好了。”

“哎呀,哎呀,那都是二叔争气,都是二叔学问好!”

“还是你这做嫂子的贤惠,供小叔子读书这么多年,一句牢骚都没有。”

“是二叔争气,是二叔争气。”卢氏面对恭维,眼睛亮亮的,心里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