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忠静冠服

第211章 忠静冠服

之后两日,张祖胤依然还是没能来读书。搜索本文首发: 拉小书网

陈凡每次走到丁班的时候,看着靠墙那空座位,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陈凡也不能空等,拜托了姜老叔去城北郊外的渔行,找人打听那户人家去了。

一节课放课后,陈凡正在批改丙班的制艺。

丙班已经开始学习八股文章。

《学而时习之》·

作者:陈学礼

学者,效也,如小儿效鸟飞,扑棱双臂而坠地;时习者,时时复习,犹阿娘日骂三遍,脑壳生疼也。

说(悦)乎?实苦乎!然圣人言悦,必是骗我等背书耳。

何以言悦?盖因学问如糖葫芦,初咬酸涩,久品方甜。

昔有邻人唤阿才者,日蹲茅房诵《三字经》,三年竟中童生,此乃时习之功也!

然小子尝见蚂蚁运食,亦日日习之,何以未成蚁状元?

尧舜禹汤,皆时习之圣王也。尧观星而治历,舜贩陶而悟道,禹持耒耜疏九河,汤祈雨于桑林。

小子亦曾日折纸鸢三百,何故飞不及树梢?

或曰:学必时习,然庄子观鱼,陶潜采菊,未尝见其捧卷苦读,何也?

盖学问在天地,在蝼蚁,在屎溺!

小子明矣:明日当弃书观蚁,此乃圣人之真意乎?

(全文完!)

下接试帖诗一首:

鸡鸣即起诵诗书,

眼涩如糊脑如猪。

夫子若赐午睡令,

颜回在世也欢呼!

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你说这宝贝大侄子不学无术吧,却也不是。

人家还知道陶器商贩,不过嫁接到了“舜耕历山”的典故上了。

知道“大禹治水”的典故,却又将耒耜说成农具,这是典章不熟。

可陈凡看完还挺高兴。

首先,陈凡让他们多读课外书。

人家读了。

断章取义《庄子·知北游》“道在屎溺”,将其曲解为“放弃书本”。

但最少这说明人家还是按照自己的要求,读了《庄子》。

陈凡让他们练习作诗。

人家作了,虽然是打油诗,虽然平仄混乱、俚语入诗、雅俗碰撞犹如泥石俱下,但你能说人家没用功?

可以了。

刚开始学习,不能急切,凡事要一步步来嘛。

“哟!丙班都已经开始教写文章啦!”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在陈凡耳边响起。

陈凡抬起头一看:“海公,你回来啦!”

海鲤昂着头,一脸得意地样子:“怎么?不欢迎。”

陈凡笑道:“怎么会呢?我还想跟你聊一聊,院试的时候,我被军汉带走,拖拽上车的事情呢。”

海鲤闻言,顿时嘿然道:“嘿嘿,事情已经过了,你不也因祸得福,得了个案首的位置?不用感谢,不用感谢。”

陈凡白了海鲤一眼。

海鲤抓起陈学礼的文章看了一遍,突然噗嗤一声笑了起来。

“这小家伙,文章不错!”

“哦?”陈凡也很诧异,没想到海鲤对陈学礼的文章评价竟然是这样。

海鲤抚着鼠须道:“这文章嘛,取朴老不取繁艳;取简洁不取淫浮;取典雅不取卑靡;取名贵不取庸陋;取天真不取柔媚。”

“赖以吐圣贤之语气,而显其须眉也。”

陈凡点了点头。

海鲤对于八股文章,看来还是颇有心得的。

陈学礼的文章,看起来狗屁不通,但实则就是取天真不取柔媚。

这不是说陈学礼的文章好,而是说,孩子在这个年纪,写文章就要是天真无邪,不要一上来就苦大仇深,仿佛一个老儒似的“之乎者也”。

海鲤的意思跟陈凡的教学思路差不多,保留着孩子的这份天真,要多鼓励,多引导,然后等他们腹中储备的知识多了,写出来的文章就能天真自然。

稍加点缀,敷衍传注,既能表达圣人之言的微言大义,又能让文章妁妁其华,纯真质朴。

每个人的文章都是有他的特点的。

若是陈学礼能保持这种特点,总比没有特点好。

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了。

两人又讨论了一番其他几个孩子的文章后,海鲤轻咳两声,站了起来,假模假式地在陈凡的书房里绕了两圈。

陈凡这才发现:“哟!哟哟哟!海公,蓝缎圆领袍服,这是朝廷恢复海公的举人功名了?”

海鲤昂着头:“啊呀,叫那么大声干什么?我本不在意这些事情。”

装,接着装。

“咳咳,本举人这次回来,就是准备屈尊在你们塾堂担任夫子!”

“怎么样?山长不会拒绝一个举人夫子吧?”

“哈哈哈,不要因为我是举人身份便有压力嘛,你也不错,再考个十来年,想必也是能穿上我身上这件衣衫的。”

“哦,对了,文瑞,你看我这腰襟这是不是要放宽些,肋下生肉,袍子紧了,紧了。”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嘈杂声,一群学童全都朝院外大门涌去,似在看哪里传来的动静。

不一会儿,张长生气喘吁吁跑了进来:“夫,夫子,有大队人马攻来!”

陈凡:“……昂…………”

这时,薛甲秀又跑了进来:“夫子,天使,天使。”

陈凡抬头看天,随即下一秒便意识到,此“天使”非彼“天使”。

海鲤惊讶道:“你小子干啥了?怎么钦差来了?”

等众人来到院外时,只见钦差仪驾已经到达。

从蓝呢轿中走出一名老者,来人正是工部左侍郎,督办两淮盐务的钦差左亭玉!

只见左亭玉笑着走下轿子,对陈凡温言道:“案首公,速去摆设香案,更衣准备接旨。”

陈凡一头雾水,完全搞不清楚什么状况。

片刻后,香案摆好,陈凡穿着月白澜衫跪在地上。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绍天明命,统御华夷。盐策者,国之血脉;杜伪者,吏之肝膈。尔南直隶海陵县生员陈,献盐引独伪之法,遏奸商于未萌。其忠静之操,皎若盐晶;机变之才,锐如盐筴。

兹特赐忠静冠一顶、忠静服一袭,银五十两。

於戏!白盐赤心,当思鹾政之艰;紫绶青袍,毋忘布衣之始。钦哉!

弘文三年十月十七日。

刚刚念罢,左亭玉笑道:“陈案首,接旨吧。”

陈凡大礼之后,双手举过头顶,晕乎乎地接过了圣旨。

随即,便有人捧着装着五十两银子的托盘,和一套“官服”走了过来,放在陈凡身前的香案之上。

左亭玉又笑道:“陈案首,换上忠静冠服,我们再行叙话。”

………………

当陈凡穿着皇帝赐于的忠静冠服走出来时,所有学童齐齐发出惊呼声。

“夫子是不是当官了?”

“这衣服值不少银子吧?”

只见陈凡头戴乌纱为胎,表面髹黑漆的忠静冠。

左亭玉来到他的身前,指着忠静冠道:“前檐镶金线织「山」字纹象征「为官如山」!”

再看那忠静服,深青纻丝织暗菱格纹,经纬线掺孔雀翎羽丝,日光下隐现翠色波纹。

左亭玉再次正色道:“交领右衽,袖宽一尺二寸,较常服缩减三寸,示「勤政戒惰」。”

“腰束革带,镶羊脂玉牌七方,对应北斗七星,铭文「正大光明」。”

说罢,他笑着对陈凡道:“陈案首,这可是陛下平日里赐给亲近官员的忠静冠服,寻常官员都不能得,这是陛下对你制出新盐引的褒奖,也是对你今后忠勤为国的鼓励,希望你不要辜负陛下对你的期待。”

“谢陛下恩,谢左公!”

看着陈凡背后隐隐可见的“海水江崖”纹,海鲤嫉妒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这可是官员,还得是皇帝亲近官员才有得穿的呀。

虽然这小子穿了这件衣服也不能算当官,可“皇帝亲赐”……

再一低头,海鲤看向胸前那皱皱巴巴的蓝锻举人袍子,特么,越看越像抹布。

【第二天加更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