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赞化宫
陈凡到底不放心张祖胤,从渔行回来后便去了张家。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可是,让陈凡意外的是,张家的大门紧闭,竟然没有人在家。
找邻居问了下,邻居说,这两天张家人早出晚归,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忙些什么。
“夫子,要不还是去赞化宫问一问吧。说不定那些道士们有办法?”
陈凡点了点头,为今之计,也只有如此了。
赞化宫此名,取自《中庸》:赞天地之化育。
但它实打实的却是一家道教宫观。
海陵的赞化宫不大,但却传承久远,在民间颇有影响。
陈凡记得,每年春节,就连母亲刘氏都会从溱潼走到赞化宫来上香。
刚进入赞化宫,一名小道童便拦在两人面前:“今日闭观,信士改日再来吧。”
姜老发道:“这位是咱们海陵的秀才公,姓陈。想见你家观主一面,还请小师傅通融。”
听说陈凡是秀才,那小道童又上下打量了一番陈凡,这才转身回去通禀。
不一会,三清殿后绕出一个中年道士,离得很远便长声笑道:“听说有秀才公到访,又听说是姓陈,奉道弟子杨元一久仰,久仰。”
来到这个世界后,陈凡因为继承了前主部分世界观,也对这个世界的道观有一定的了解。
记得在另一个时空中,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电视,有道士出现,那些道士都是清一色自称“贫道”。
但其实这是不准确的。
道教全真派的道士,一般才自称“贫道”。
但比如“正一派”,一般是自称“小道”或者“奉道弟子”。
也就是说,从眼前这人的自称,陈凡便知道,对方是一个正一派的道士。
“道长有礼了!”陈凡拱了拱手。
那道士出人意料的,对陈凡非常客气,抓着陈凡的手一边朝后面走,一边笑道:“陈案首,走,我们后面叙话。”
观后院中,双方坐定,又有小道奉茶,那道人杨元一笑道:“早就听说海陵出了位饱学鸿儒,杨某几次想要去拜访,但却因观内杂务脱不开身,没想到今日却总算见上一面了,陈案首这次来是上香还是……?”
面对这个健谈的道士,陈凡也没心情绕圈圈,直接开门见山道:“我听闻几十年前,贵观救治过一个嗜食动物羽毛、毛发的病人,渔行人,有这件事吗?”
杨元一微微一愣,随即皱眉思索片刻,好半晌他才点了点头:“似有此事,当时还是我师傅在世时,我那时候年纪还小,不过侍奉在师傅身边,有点印象。”
陈凡大喜,连忙追问:“听说贵观用符水给那人治好了病?”
杨元一又是一愣:“啊?哈哈,是,是是。”
陈凡看着他一闪而过的错愕表情,心中已经生疑。
这种病本来就是“怪病”,若是发生,离渔行有些距离的海陵,姜老发听说后都能记得几十年。
这位“在治疗现场”的杨元一却只是“有点印象”。
而且明显说话打盹。
正常人的反应不应该是听说后,立马就点头称是,或者“恍然大悟” 吗?
但既然来都来了,陈凡压下心中疑虑,开口继续问道:“是这样,我一个学生,他也得了这种怪病。”
杨元一闻言神情顿时肃穆起来:“原来贵弟子也得了这种病?”
“不才想请教观主,当年的那个符水……”
杨元一正色朝陈凡一礼:“信士!”
说到这,他指着后院中文昌帝君的塑像道:“文昌帝君《阴骘文》云:‘济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
“夫子为了学生如此辛苦,实在是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奉道之人惭愧啊。”
“陈夫子都能做得如此,我一修道之人又怎会束手旁观呢?”
听到这,姜老发眼中浮现感动之色,朝着杨元一深深一礼道:“道长真是做了大功德。”
杨元一闻言微微一笑,又重归刚刚那副仙风道骨的摸样。
他叫来一名小道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不久后,那小道童从房中取出一本书来。
陈凡看去,正是《黄帝内经·素问》。
杨元一翻开其中一页,用指头点着《灵枢·九宫八风》,对陈凡道:“脾属土,主思,其味甘”。
夫子的学生嗜食墙土,实因脾土失养,地元丹法所谓‘土精离位,则摄金石以补之’。
然寻常本草何以无效?盖因尘世五谷皆染六欲浊气!
吾赞化宫‘太乙真水符’,取子时无根水,合《参同契》‘金华乍现’之法——
即于丹炉中以硫磺煅雄黄,取汞气凝露,再书北斗符印贯通三才。
患者饮之,可引离火生坤土,更以朱砂绘‘戊己符’镇守中宫…
杨元一侃侃而谈,将一套治病救人的理论说得玄之又玄。
偏偏他说的话还隐合五行,陈凡一时之间也找不出什么错漏出来。
陈凡都找不出漏洞来,一旁的姜老发更是听得目眩神迷,虽然听不懂,但却觉得眼前的道人学富五车、十分厉害,也是个大能之人。
“陈夫子,我看要不请杨道长赐下符箓,咱们赶回去烧给娃娃喝。”
陈凡踌躇道:“这能有用?”
杨元一抚摸着长髯,淡淡道:“若非是陈夫子,我只需授你符水即可,又何须与你说这许多。”
姜老发见杨元一神色淡了,于是顿时急切对陈凡道:“夫子……”
陈凡皱了皱眉:“那这符箓多少银钱?”
杨元一笑了笑:“不用银子。”
姜老发闻言更是大喜:“道长真是有道之人,心地惯是顶顶好的。”
杨元一摆了摆手:“不过……”
“我常听说陈夫子的才名,之前便想登门拜访,今日既然夫子亲至,那几张符箓,送于夫子又何妨。”
陈凡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这道士的眼睛。
杨元一又是一笑:“我正有一事想与夫子商议!”
“所谓三教融而合一,我赞化宫有见于海陵县百姓多贫苦,孩童们没有学上,所以最近正寻了一处地方,准备兴建道学,到时,我想请陈夫子来道学任山长。”
“不知陈夫子能否屈尊答应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