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第二场

第263章 第二场

何彩娥的坏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免费看书就搜:丝路小说网

很快江夏侯之女沈琼枝的判词便让她眉头稍稍舒展开来。

查张氏系天监元年年明媒正娶,婚书印信俱全,合《周礼》"六礼不备,贞女不行"之训。王氏虽育一子,然未行娶妻之仪,按《大梁律·户令》"妻妾失序"条,终身为妾。

张氏守《女诫·专心》"妇无二适"之德,堪为女范。

王氏违《内训·警戒》"毋敢专房"之诫,恃宠生骄,竟僭主母衣冠。

据《女范捷录·嫡庶辨》"螟蛉有子,蜾蠃负之",纵有庶子,不改嫡母之尊。

王氏房私占田产尽数归嫡,依太祖《侵夺家财例》杖八十。

其子改录张氏名下,遵《女论语》"螟蛉亦子,教则亲生"之规。

王氏灵位不得入祠,另设"悔过室"于偏院,日诵《女诫》三遍。

判曰

嫡庶之分明如日月,岂容牝鸡司晨?今断王氏房尽归张氏,独子改宗嫡母。再有"以庶乱嫡"者,当效太祖朝沉塘旧例。此判。

沈琼枝此女,何彩娥之前也是打听过的。

沈琼枝是江夏侯的嫡女,自然明白嫡庶大防。

这篇判词正符自己的心意。

“江夏侯教女有方!”何彩娥暗暗点头,心中的天平逐渐向沈琼枝倾斜了去。

一旁的骆遇看到沈琼枝的判词,心中冷哼一声。

这些勋贵之家,最重嫡庶。

沈琼枝又是嫡女,他早就猜到此女会如此作答,所以根本对此女的判词没有抱有任何期待。

“左右不过几年,等中宫那位年纪再长几岁,怕是江夏侯这些勋贵要上杆子结交咱们刘妃了!”

何彩娥心情大好,继续往下看去。

之后的几篇判词有的是站在嫡母张氏立场的,有的则是为那王氏说话的。

看到安南公主陈妙秀的判词后,何彩娥却莞尔一笑。

这陈妙秀不晓得大梁判词怎么写,而且也对中原的法律不甚明了,于是便以安南的律法来评断此案了。

“下邦《洪德法典》有载:妾室若出三品以上文官世家,其子可享嫡子田产之半。”

“庶子斩首百级者,准改宗谱为嫡!”

“可与下邦顺化慈孝寺同例,设七层石塔,专供庶子灵位。既全宗族体面,亦慰亡魂。此制或可为贵国参酌,以缓庶子木主【不得入祠】之痛。”

看到这,何彩娥和骆遇两人都有点棘手。

你说这安南公主是向着嫡母吧,却处处在给庶子找补。

你说这安南公主是向着庶子吧,却一口一个“庶子”,还给庶子得“嫡”设置这么多门槛。

这齐王、晋王都是深宫孺子,上哪去斩首百级?上哪去找三品文官世家的外族?

大梁后宫都是从小民之家挑选的,这真是……

最后两人笑着摇头,此女简直天真,还真把这题当成那富商陈家的家务事了。

答非所问啊。

这时,何彩娥手里的考纸只剩下最后一份。

她翻开最后一页,只见一手娟秀馆阁体书写在考纸上,庐山松烟墨将每个字都规规矩矩“束缚”在格子中,在阳光的照射下,规整又明亮,一看就让何彩娥对书写之人心升好感。

可随即,等她看向陆慕贞的判词后,神情却渐渐冷了下来。

只见陆慕贞写道:

一核案情:

陈门故商陈公,先聘张氏,执六礼,载婚书,聘为嫡室。后因张氏艰嗣,复纳王氏为侧,未行娶妻之仪,然育一子,奉舅姑十二年。今陈公殁,两房争主母位,讼于公堂。

二察律例:

依《大梁律·户令》:「妻在更娶妻者,杖九十,离异。」陈公虽宠王氏,然张氏既存,则王氏终身当以妾论。观王氏所持「侍亲育子」之功,按太祖朝《嫡庶恩赏例》,可赐帛五匹、田二十亩以旌其劳,然不可僭越妻位。

三衡经义:

张氏引《女诫·专心》云:「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守贞廿载,冰心可鉴。王氏虽诵《内训·慈幼》,然查其子……违《女论语》「惟勤机杼,不问市利」之训。

四断人情:

王氏子泣血陈情,本司非铁石:

依天监五年《周门让产案》旧例,许王氏房分得陈宅东院、田产四成

然宗祠主位、族谱序齿、祭田七成,仍归张氏执掌

王氏灵牌不得入正龛,可另设「慈母偏位」于祠西庑

五正视听:

今有愚氓妄议「无子嫡妻当退位」,此乃坏纲常之谬论!昔日皇后无出,仍居六宫之首;倘因嗣废嫡,则天下正室人人自危,闺闱乱而家国倾矣!

判曰:

张氏守嫡妻之位,王氏享庶母之养。田宅析分依前述,族权永属嫡房。着陈氏族老监修谱牒,再有「双嫡」邪说流传者,以《大梁律·造妖书》论绞。此判。

看到这,何彩娥与骆遇两人的脸色全都十分难看。

陆慕贞的判词,看起来似乎是站在嫡母张氏的立场,处处维护嫡庶之别。

但实则,字里行间,尤其是第四条《四断人情》,这又是在给庶出开了个小口子。

要知道,虽然此案是骆遇拿来对标宫中目前的情状。

但这里面毕竟有一件事是完全不同的。

也就是案件里,陈富商是已经死了的。

可当今陛下可还年轻力壮,活得好好的。

像陆慕贞这般,给庶出开了个口子,其实对标宫中的情况就是齐王、晋王可以分得家产;宗庙里也有庶出的位置,且刘氏还能获得嫡母皇太后之类的位置。

所以这才是何彩娥不悦的原因。

至于骆遇,那更简单了,陆慕贞的话里丝毫没有提及庶子接替嫡房掌握家族的话。

总结来说,这陆慕贞是骑墙啊。

而且还是稍稍偏向皇后那边的骑墙。

字里行间的意思就是,若是皇后产有嫡子,那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呗?

她在等。

并没有表现出鲜明的立场。

相比陈妙秀这种一眼能看出啥也不懂的“傻白甜”,陆慕贞这种没有鲜明立场的“真善美”就特别讨人厌恶了。

“沈琼枝 甲上!”

“张淑仪、宋春娘、陆慕贞 丙下!”

“陈妙秀 乙上!”

……

“第三场的考题,现在发下,明日你们各自交来便是!”何彩娥最后说道。

第二试结束。

众女心事重重地离开了南礼部。

独独陈妙秀绕着陆慕贞说话儿,心里全没有半点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