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认识
第154章 认识
杨开拿起那些录用协议,仔细地看了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林晓,你做得非常棒!这对我们的项目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林晓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杨总,这都是您的决策正确。如果不是您给出那些有针对性的建议,我可能也很难这么顺利地让他们同意加入。”
杨开摆了摆手,说:“你也功不可没。接下来,我们要尽快安排他们入职。你去和行政部门沟通一下,确保他们入职的各项手续能够顺利办理。然后我会按照之前说的,和他们沟通研发需求,让他们尽快投入到项目中去。”
林晓点头说:“好的,杨总。我这就去办。”
林晓转身离开杨开的办公室后,就去联系行政部门了。行政部门的张姐看到林晓过来,笑着说:“林晓,看你这高兴的样子,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啊?”
林晓笑着说:“张姐,我们招聘的那些高级科研人员都同意加入了,杨总让我来和您沟通一下他们入职手续的事情,要尽快办理呢。”
张姐也很是惊喜,说道:“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啊。你把他们的资料给我,我马上安排,保证让他们顺利入职。”
在行政部门的高效运作下,没过几天,王博士、李博士、赵教授和钱研究员都顺利入职了。
杨开在会议室里和他们见面,热情地欢迎他们的到来:“各位,欢迎你们加入我们的团队。我们这个项目有着广阔的前景,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我相信,凭借你们的专业能力,一定能够攻克这些难题。现在,我来和大家说说项目的研发需求……”
接下来的时间,杨开详细介绍了需要研究的项目。
杨开站在会议室的大屏幕前,投影仪将一份份精心准备的资料投射在屏幕上。他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各位,我们这个项目名为‘生命之光’,旨在探索基因编辑技术在治疗罕见病方面的应用。”
王博士推了推眼镜,专注地看着屏幕上的项目名称,率先发问:“杨总,目前基因编辑技术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应用于罕见病治疗方面,面临着诸多伦理和技术上的挑战,我们这个项目打算从哪个方向突破呢?”
杨开点了点头,回答道:“王博士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我们首先要突破的方向是精准定位致病基因。大家看,这是目前我们收集到的一些罕见病患者的基因样本数据。”说着,他切换了一张幻灯片,屏幕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基因图谱。
“我们需要研发一种新的算法,就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能够在海量的基因数据中迅速且准确地找到致病基因。李博士,您在基因编辑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一块您有什么想法吗?”杨开看向李博士。
李博士沉思片刻后说:“杨总,从技术层面来说,这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对基因结构深入的理解。我觉得我们可以借鉴一些人工智能领域的成果,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来构建这个精准定位的模型。”
杨开露出赞许的目光,接着说:“这是个很好的思路。一旦我们精准定位了致病基因,接下来就是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基因编辑。这时候,赵教授您的生物信息学知识就至关重要了。”
赵教授微微点头,说道:“在基因编辑的安全性方面,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测系统。在编辑过程中,任何一个碱基对的微小变化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我们要能够实时监测基因编辑的过程,确保不会产生脱靶效应或者引发其他潜在的危险。”
“没错,赵教授说得很对。”杨开肯定道,“最后,钱研究员,您在细胞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我们项目的最后一步也有着关键意义。当我们完成基因编辑后,如何确保被编辑的细胞能够在患者体内正常发挥功能,并且不会被免疫系统排斥,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钱研究员回应道:“杨总,我认为我们可以从细胞的微环境入手,研究细胞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通过调节细胞微环境,来提高被编辑细胞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杨开双手交叉在胸前,充满激情地说:“各位,这个项目是极具挑战性的,但如果我们能够成功,那将是医疗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我们不仅能为那些饱受罕见病折磨的患者带来希望,还能在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上树立新的标杆。”
会议室里的气氛热烈起来,这些高级科研人员们互相交换着眼神,他们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对这个项目的期待和信心。
杨开继续说道:“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我们会提供充足的资源。实验室设备会不断更新以满足研究需求,资金方面也会全力支持。同时,我们还会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让各位能够及时分享研究成果和遇到的问题。”
王博士兴奋地说:“杨总,这个项目非常有意义,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工作了。”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杨开微笑着说:“那好,从明天开始,各位就正式投入到这个项目的研究中吧。希望我们能够早日取得突破。”
在林晓的介绍下,杨开与每个人进行交谈。
林晓先带着杨开来到王博士的办公室。王博士的办公室已经被他简单布置过了,书架上摆满了各种生物制药相关的书籍和资料。
“王博士,这是我们的杨总。”林晓介绍道。
杨开伸出手,笑着说:“王博士,欢迎加入我们的团队。刚刚在会议室简单介绍了项目,我想听听您对于自己在这个项目中的具体规划有什么想法?”
王博士握住杨开的手,说道:“杨总,我这几天一直在思考。我觉得我可以先从整理现有的药物研发数据入手,结合我们要探索的罕见病方向,看看是否能从中找到一些被忽视的关联。我在生物制药领域多年,对药物研发流程比较熟悉,我想我可以尽快建立一个初步的药物研发框架,针对那些致病基因可能对应的靶点进行药物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