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五十年代舔狗男配40 ttshu8.com
“你以后不要再不理人了,宋哥你都不知道每次你对我视而不见,我的心里有多伤心难过!”
谭薇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出这句话后,紧张地盯着宋宣,生怕他像之前那样,连一个字都不愿和自己多说,便毅然决然地转身离去。
“哦?是吗?”
宋宣听到她恶心人的语气,鸡皮疙瘩都要出来了。
他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我有点受宠若惊,不过很抱歉,我已经放下了对你的感情。”
宋宣话语虽然平淡,但其中的决绝却如同一盆刺骨的冰水,无情地浇灭了谭薇心中最后一丝希望的火苗。
谭薇的脸色瞬间变得毫无血色,嘴唇也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这……这怎么可能……我们十多年的感情,你怎么会说放下就放下,你一定是在跟我开玩笑吧?”
谭薇喃喃自语,实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我之前只是没有察觉到自己对你的喜欢,所以才把你当做哥哥。”
-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时间能改变一切,好了不说了,我先回家了。”
宋宣嗤笑一声,这话有几分真,她自己心里清楚。
他转身离开,临走前回头看了谭薇一眼说道:“我们已经不再是朋友了,希望你以后也不要再来找我,就当我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吧。”
宋宣没有出手对付谭薇是拿不准原主对她的想法,毕竟舔狗是不可理喻的奇葩生物。
若是原主看他喜欢的人被接管他身份的人报复,日子过的太惨唤回了他对女主的爱意,那就有点恶心人了。
-
宋宣怎么能如此轻易地就放下他们之间的感情呢?
男人的心,怎么说变就变!
谭薇不可置信地看着宋宣,一种前所未有的惶恐涌上心头。
一直以来,谭薇都认为自己对宋宣有着绝对的掌控力,因为她深知宋宣对她的喜欢已经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
然而,宋宣突然变心却打了她一个措手不及。
宋宣的冷漠和无情,让谭薇感到无所适从,开始怀疑自己判断有误,也许宋宣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爱她。
回想起过去和宋宣的点点滴滴,以及这大半年宋宣对自己急转直下的态度,谭薇突然意识到,自己或许真的玩过头了。
宋宣之前对自己出手,让她察觉到,他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易地被自己的几句好话打动。
于是,谭薇不得不加码,满足他最大的心愿,勉强自己答应跟宋宣在一起。
她本以为这样做可以挽回宋宣的心,可没想到,他竟然如此绝情,说不喜欢就不喜欢了。
谭薇心情愈发沉重,她感到自己仿佛失去了某种重要的东西,心中十分难受。
她看着对面气色不错的男生,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嘶声力竭道:“宋宣,你这样会后悔的,你不答应我一定会后悔!”
“我不会后悔,再见。”
宋宣将她耐人寻味的神色看在眼里,心中暗生警惕。
看来,得安排一个人盯着她了。
宋宣加快速度离开了这里,没有耐心跟她讨论感情的问题。
与她有深厚感情的是原主,跟他宋宣有什么关系呢?
原主估计也不乐意自己跟他喜欢的人在一起。
何况,谭薇这种喜欢玩弄人感情的女人,也不是他喜欢的类型。
有野心是好事,但打歪主意不行。
-
宋宣提着东西回到家,意外发现家里竟然来了一大群陌生人。
男女老少都有,而且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听完他们说的话,宋宣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人都是来给他说亲的媒人!
那些人这么快就追到家里来了?
他没有告诉过他们自己是食品厂子弟,他们到底是从哪里得到的信息?
宋宣心情变得十分复杂,站在门口迟迟没有进去,突然有种转身离开的冲动。
这时有人发现了宋宣,纷纷对苏小英说道:“小英啊,你家大学生回来了。”
“你看,你要不要问一问他的意见再做决定?”
“你儿子要去外地上学,你不怕他一去不复返吗?你给他找个本地媳妇,他以后才能经常回家。”
……
一个大妈走过来,热情地想去拉住宋宣的手,说道:“哎呀,这就是小宋吧,你长得真精神,看起来就很聪明,难怪能考上北大!”
宋宣礼貌地笑了笑,侧身往旁边一躲,没有让她触碰到自己,心里纳闷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找上门的。
-
屋内其他人见到这一幕,心中暗骂这人真会钻空子!
于是他们也凑过来,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容,对宋宣说道:“小宋啊,我们今天来呢,是想给你介绍一个对象。”
说着,她转头对一个穿着布吉拉的女孩喊道:“小吴,你过来一下。”
“你好。”
小吴红着脸走上前,羞涩地看了一眼宋宣,很快便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宋宣,你看,这姑娘可好了,不仅人长得漂亮,性格也特别温柔,而且还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媒婆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小吴身上的优点,令人听后觉得这姑娘特好,不定下来就是天大的损失。
然而,还没等她把话说完,宋宣就打断了媒婆接下来的话:“抱歉,我要回屋放一下生活用品,各位请让一让。”
“妈,我刚考上大学学业繁忙,前几年想好好学习,暂时没有谈对象的打算,就不耽误别人了,你不要给我随便安排对象。”
宋宣皱着眉头,不悦地对苏小英说道,然后向大家点了点头,便头也不回地朝自己的房间走去。
“……”
媒婆的脸色微微一僵,显然没有想到宋宣会不给自己面子。
他难道就不怕得罪了她们这些媒人,以后不好找对象吗?
-
小吴听到这句话,脸上的笑容与娇羞,也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心中满是羞愤和尴尬。
她见宋宣直接无视自己,目光在自己身上没有停留片刻,气愤地捂住脸,跑出了房间。
宋宣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伤害到了一颗少女心,走进房间后“砰”的一声关上了门,将屋外的一切都隔绝在了门外。
苏小英看着宋宣紧闭的房门,无奈地叹了口气:“……”她早就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小儿子的反应让苏小英感到非常满意。毕竟,有个考上北大的儿子,这可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
对于苏小英来说,她根本没有考虑过要在本地找儿媳。
尽管他们所在的省城发展得还不错,但与首都相比,还是存在不少差距。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儿子如果能留在首都发展自然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那里不仅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而且生活水平也比较高,在首都娶媳妇安家也没什么。
苏小英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很少回来看她,其实也不是不能接受。
即使大儿子将来不孝顺,她也无需担忧养老问题。
她自己有稳定的工资和退休金,完全能够自给自足。
所以,苏小英更希望儿子在首都扎根,以后孙子孙女出生就是首都人。
-
苏小英一脸歉意:“真是不好意思,大家都听到了吧?我家小宣目前没有谈对象的想法。”
“我和孩子他爸已经把婚姻自主权交给他了,一切以他的想法为主。”
“我们家的人都慕强,谁本事大就听谁的,他是大学生,听他的准没错。”
众人:“……”这理由能不能再敷衍一点?
“所以,各位还是请回吧。如果以后小宣有了成家的念头,我肯定会第一时间来找你们帮忙介绍。”
苏小英满脸笑容,说话语气也十分客气。
从古至今,媒人的嘴巴都很厉害。
自己要是没有招待好这些媒人,把他们给得罪了,那可就麻烦了。
因为这些人出去之后,随便说自己孩子几句不好的话,以后家里的孩子想要说亲就难喽。
这些媒人心里都认为是苏小英眼光高,看不上他们带过来的人,心里当然很生气。
不过呢,他们也能理解。
如果是自家儿子考上了全国最好的大学,肯定会挑拣的比她还厉害。
-
宋家虽说是个重组家庭,但是他们家的条件,在相亲市场还算挺不错的。
宋友军夫妻俩都是食品厂的小领导,工作体面工资高,还有一点点权力!
而且家里几个男孩子也都有自己的工作,最小的宋宣更是考上了大学,以后的前途肯定也是一片光明!
苏小英的继子儿子长相都不错,绝非歪瓜裂枣之辈。
他们家中的两个女孩,也都到了适婚年龄,若是能为她们挑选到一个好婆家,还能给几个兄弟带来不小的助力。
众人见促成宋宣的婚事无望,也不想无功而返,便纷纷将目光转向了苏小英家的其他孩子。
虽然宋宣跟他们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但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
宋宣以后过得好,将来肯定会对他的几个哥哥有所帮扶。
“小英,你家那几个孩子都到了该结婚的年纪了吧?”
“是呀,你和老宋打算啥时候给他们找对象?”
“你家老大、老二都不小了,娶个媳妇回家,还能帮你做做家务,让你轻松轻松呢。”
“小英,你虽然是他们的后娘,但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当得挺好。可别因为这事儿没办好,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那多不划算呀!”
……
众人想到这里,也不气他俩眼光高谁也看不上了,开始七嘴八舌地劝说起来。
希望她干脆趁着这个机会,把宋明宋贵的婚事给安排了。
-
苏小英心中不禁有些无奈,她看着屋内坐着的其他姑娘,发现她们听到这些话后没有表露出丝毫反感神色,不由地感到头疼起来。
就算要给继子们找媳妇,也不能找这些奔着小儿子来的女孩子。
即使她们各方面条件再好都不行,因为结婚之后,如果继子和继子媳妇之间相处得不愉快,那么他们很可能会拿这件事情来大做文章,到时候家里恐怕就会永无宁日,整天都充斥着争吵声。
光是想想这样可怕的日子,苏小英就觉得无比绝望。
家里虽然偶尔会有一些小摩擦,但都不是什么大问题,苏小英很喜欢现在的家庭氛围,可不想给自己留下任何隐患。
而且,家里隐藏着太多秘密,最近这两年不是迎接新人入门的好时机。
苏小英不愿意揽下这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儿,毫不犹豫地将这件麻烦事推给了老宋,一脸愁苦地说:“我只是个后娘,老大和老三的婚事我做不了主,这事儿得孩子他爸点头才行。”
“你们问我也没用,不如去找老宋商量?”
苏小英的话音落下后,现场陷入了一片沉默。
她和老宋都已经结婚十多年了,怎么可能在家里一点话语权都没有?
大家觉得就是她太挑了,有了个大学生儿子,谁都看不上了。
-
大家心中虽然有些恼火,但毕竟是在别人家,也不好直接发作,于是强压着怒火,询问道:“继子的婚事,你做不了主,那你家博生呢?他年纪也不小了吧?”
苏小英见状,连忙解释道:“哎,虽然这件事有些难以启齿,但你们一直追问,我也不好再隐瞒下去了。”
她观察着大家的脸色,见众人脸色都不太好看,唉声叹气道:“其实,我和老宋商量好了,最近这两年都不给孩子安排相亲的事情。”
“你们肯定会觉得奇怪,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吧?”
众人点了点头,不知道她在卖什么关子。
苏小英顿了顿,接着说道:“那是因为我们家人口众多,买粮非常困难。”
“添丁进口本来是一件大好事,但对我们家来说,却成了一件大麻烦。”
“我家虽然拿工资的人多,可吃的也多啊!就我们这些人,每天吃饭都得精打细算,要是再添几口人,这日子怎么过下去啊?”
说到这里,苏小英继续叹了口气,看着众人说道:“如果你们有买粮食的渠道,不妨给我介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