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高昂
高殷坐在主位,听取属下的汇报,偶尔与高睿讨论,孝瓘、延宗就坐在他们身侧。平阳王高淹不进入大都督府序列,所以知趣地退开了些,与许久未见的三哥七弟叙旧,都是感慨。
今天的壮武会和以往不一样的地方,是在城内开辟大块场地,容纳众多百姓参与——当然,百姓们不来更好,来的就是纯粹想要投军的人,也好管理。
而今人员广众,那就按照原定的第二项计划,办成一件盛事,让大都督府在世人面前显眼。
所以府兵们除了基本的治安维持,并未驱赶那些吆喝叫卖的民众,反过来,也就有些自认为有勇力却没际遇的家伙们眼热财帛,脑子一热就报了名。
这些人当然是不怎么合格的,即便一时入了府,也会很快被刷下来,无需过多关注。更重要的是那些有规模的大队团伙,为了表现自身有兄弟、有情义,往往会在身上佩戴醒目的标识物,比如肩膀系个黄巾什么的。
从某种安全角度而言,进入府兵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项,因为高洋杀妃子杀大臣杀平民杀自家宗室,人人有刀挨,唯独没有对士兵们下过手,反倒挖掘出了一支精锐。
其次太子才十三岁,先不说能不能上阵打仗,他想出征也要一段时间练兵,这段时间就可以混日子,只要能熬过府兵训练的辛苦。
对于有志武官的健儿更是如此,既是新开不久的府,又是太子为主,理应是最容易出头的地方,甚至时运到了,被未来的皇帝所看重,那可真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了。
因此时日虽短,消息没传出邺都,但都内已经出现了众多好手,例如某个剃发男子凶猛异常,已经连闯三擂,属下人汇报说这是刚还俗不久的僧人;
被家仆簇拥的青年豪俊,据说是想来出头显名的世家子弟;
最让他在意的是那几群行动稳健、动作利落的鲜卑武人们,他们衣着虽然朴素,但精干凶悍,一个眼神过去,普通人就自觉退避。
而且人数众多,黑压压的一片,搞得像黑帮打架似的——不过这个时代游侠之风盛行,刘备、高欢年轻的时候都是游侠,这帮人游手好闲、不事生产,不生产就没有税缴,对国家是大恶,又容易寻隙滋事,所以是一群动摇人心的社会不安定分子,也的确和黑帮差不多。
高殷瞥见这些人里,带头的两名男子挂着他当日拿出的首饰,于是看向牒云吐延,得到他颔首示意,于是心领神会,让牒云吐延去带着这些人。
高殷不懂算,但根据高睿的推测,这些人约有一千,加上其他零星来投军的百姓,现在已有五千人过了初筛,到了黄昏的酉时,应该能到六千。
这个数字相当不错了,京畿兵也才二十万,一天就给高殷招揽到了四十分之一的数,还有牒云吐延提前介绍的暗挂在充数。
武会预计七日,最终能招揽出三万人,高殷就很满意了,再通过训练筛掉一部分,可以得到两万到两万五,这次招揽军士的目标就已经达成。
如此,加上高洋调拨的两万五京畿兵,他的大都督府就有了五万之众,勉强可以与京畿大都督分庭抗礼,至于超越,那还需要时间去磨,去挖京畿府的墙角。
而且五万也只是账面上的数字而已,其中水分极大,实际能不能打,还是令人担忧。
此前高睿推荐的贤才皆已应辟,已经在赶来的路上,有这些人辅佐,应当能练出一支强军。
“哟!身手不错!”
“是啊,在战场上必是猛将!”
下边时不时传来欢呼,一个英武的青年男子引起高殷的注意,下属很快传来汇报,似乎是高敖曹次子高千里。
这一消息,让几个宗王都惊讶不已。
“居然是高昂之子吗!”
高昂,以字敖曹行于世,对于他的评价,世人较为一致,马槊绝世,勇猛无敌,就是这个时代的项羽。
魏末,孝庄帝刺杀天柱大将军尔朱荣,之后被尔朱兆所杀,高昂听说后便在信都起兵。于是殷州刺史尔朱羽生率五千兵马袭击信都,当时高昂来不及穿铠甲,匆匆率领十余骑迎战,兄长高乾怕他有失,连忙派人追赶,等追上时,高昂的十余骑已经击溃了尔朱羽生的五千军队。
之后在韩陵之战,高昂也大发神威,高欢本部作战不利,向
后撤退,尔朱兆乘胜追击,此时高岳率领五百骑兵冲前,斛律敦收散卒自后反攻,高昂则以千骑自侧方横击,尔朱二十万联军遭遇夹击大败,至此尔朱家再也无力回天。
之后由于高欢的诡计,高乾被孝武帝杀死,高昂于是投奔了高欢,他的特别之处除了在于能打,还在于他是汉人。
当时鲜卑人普遍轻视汉人,但是唯独惧怕高昂。高昂的部将都是汉人,这在鲜卑肆虐的魏国很难得,代表他的班底干净纯粹,而且忠诚度高。
高欢看着扎眼,就说汉族子弟不济事,想给他塞进去一千鲜卑兵搅浑成分,高昂说自己麾下的汉儿战斗力不弱于鲜卑,而且都有了默契,如果加进去鲜卑人,赢了会争功,输了会推锅,给高欢拒绝了,高欢被阴阳怪气一顿,也不好说什么。
结果六年之后,高昂看不起宇文泰,在战阵上竖起旌旗伞盖,简直就是在说向我开炮,于是西魏军队集中兵力围攻高昂,高昂全军覆没,单骑突围,结果城内守军不开门,也不放绳子让他上去,高昂大怒,开始一个人攻城,最终被赶来的西魏追兵杀死。
宇文泰对此大喜过望,赏赐杀死他的士卒一万段布绢,然而当时经济崩溃,货币十分缺乏,布绢的价格甚至可以比得上黄金,齐国还可以拿得出来,但西魏想拿出万绢不太可能,于是宇文泰分期付款,让小卒每年领赏,直到还完为止。
所以在西边的周国,仍有人因为杀死高昂的功绩而获得赏赐,更搞笑的是,未来周国已经灭亡了,这人还没领完。
对齐国的皇族高氏而言,高昂更有一些阴暗的意味,因为高昂就是被高欢给故意逼死的。
原因也很简单,高欢是假托的渤海高氏,而高昂是真正的渤海高氏,家世高贵,又比高欢能打,如果让他自己开府,组建班底幕僚,那简直就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小高王,虽然说局势已经在高欢手中,可尔朱荣在世时,难道看得见高欢的发家轨迹?
所以西魏众将围攻高昂,所以守军拒不开门,最终高昂成了政治牺牲品,假高替代了真高,以他为代表的河北汉人豪族也接着被打断了脊梁,汉人门阀再也无法动摇高欢的势力。
而今,又涌出来一个文武双全的渤海高氏,还是故人之子,让他们内心复杂,说不想用吧,有些舍不得,可真拔擢,谁知道是不是第二个高昂?
于是他们都看向太子。
下属继续汇报,高昂有三子,长子高突骑早死,死后三子高道豁袭爵,高千里是庶出的次子,仅仅讨了个七品官职。如今来看,高千里是想要出头,所以才来参加这次的武会。
听闻是低官庶子,其他人都松了口气,隐约有人想要招揽,不单只有太子,其他宗王也想征辟一些优秀的武人入府。
见高千里层层闯关,即将到最后的总擂,高殷想了想,唤出:“孝瓘。”
身侧的美男子站起,听着高殷的嘱托:“守好最后一关,替我省点钱。”
高孝瓘已经清楚了高殷的脾性,笑着回话:“省不省不打紧,关键是为高家长脸。”
高家人都笑起来,延宗最为大声:“正是!让他知道,为什么齐国是我们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