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立功赎罪

    清河守将在陈方亮的劝解下,爽快地答应下来,然后对城门官喊道,“来人呀,大开城门,迎接陈将军入城。”

    陈方亮和李琨带着亲兵卫队兵不血刃进了清河县。

    大家来到县衙坐好,陈将军微笑着问,“小将军叫啥名字,在刘齐那儿官居何职呀?”

    “回禀陈将军,小人石宇,不敢妄想当官,只求作一名小卒立功赎罪,只要手下弟兄们平安,我愿足矣!”

    “好一个义字当先的年轻人,本将军说话算数,暂作军前校尉,和仇天虎将军仍然驻守清河县。你去动员手下士兵,愿意留下的,即和大宋官兵同等待遇,实在不方便留下的发给路费回家。但要告诉他们回去另谋职业,千万别在为刘豫卖命了,若下次逮住决不轻饶。”

    “谢谢陈将军信任,石宇有盔甲在身,不能行大礼,感谢将军恩德。”

    说着双手抱拳,深施一礼。

    陈方亮看这小伙子着实可爱,笑得合不拢嘴,“小将军不必客气,快去吧把这里的县官和差役们都放出来,让他们恢复工作,城中不可一日无主。”

    石宇答应一声,“是将军,小人遵命。”

    一会儿,知县等一干人等皆来拜见陈将军。

    方亮说,“知县大人不必客气,保境安民是本将军职责所在,给你留下两员大将和一千五百人马,没有将令不许出城迎战。这一点,仇石二位将军要谨记周亮的前车之鉴。”

    等一切都布置完毕,石宇准备的酒菜也摆上来。

    “请阵将军上座,几位将军,知县大人请坐。”

    众人一起推杯换盏,尽兴畅饮,庆祝这次险中取胜的来之不易!

    陈方亮说,“我和参军在山坡上看得清楚,我军队伍里有一位士兵十分勇猛,而且武艺高强,帮助高云虎将军枪挑敌将,出手不凡。高将军你把他介绍给我,定要破格提升他为校尉之职。”

    高云虎起身一抱拳,“师兄,这个人你也认识,他就是周亮将军,可能是为了立功赎罪,假借士兵的服装来到前线杀敌立功的。”

    方亮看了看李琨,都有些意外,“那个周亮不是有伤在身吗?我看他满身是血,他人在那里?”

    “回师兄,杀完丁忠之后我再也没看到他,应该是跟月桥他们回东平府了。”

    方亮想明白了,“一定是孔方与他合谋,才得已混入军中,参军你看这事儿,大将军该如何处置?”

    李琨想了想说,“周亮将军违令出城,罪不致死,其本意也是为了退敌,而且还杀死杀伤两员敌将。虽然造成被动局面,却也被我们充分利用,反败为胜。而这次又不顾伤痛,杀敌立功,犹其是杀敌大将丁忠也有一份功劳。虽不能功过相抵,但目前正是用人之际,我以为应该以口头训示为主,引以为戒。”

    方亮点点头,“周亮武艺确实不错,只是有夜郎自大的毛病,经过这次教训,若痛改前非,前途不可限量,参军说得对,正值国家用人之际,一将难求,我看大将军和军师定能原谅他,将功折罪!”

    二人相视着点点头,说笑间已经酒足饭饱,各自去休息。然后在第二天给清河县留一千五百人马,带着亲兵以及新降的士兵一千多人起早回奔东平府。

    中秋的东平府清凉如水,勿勿吃完早饭,徐大将军和军师二人正在大厅议事,就见孔方月桥等人从平阴前线赶回。周亮依旧是战场上的打扮,浑身上下血满征衣,脸也没洗,就让人把自己捆上,专等大将军回来负荆请罪。

    徐朗见此情景也深受感动,他早就从报事的小校那儿得知了周亮的事迹,足见其真心悔过。

    徐将军亲解其绑,“周将军快快请起,来人,快给周将军更衣,准备酒饭。是军师和众将军为你求情,说你杀敌心切,一心为国。虽有违令在先,又有立功在后,可将功折罪。本将军不予追究,以观后效。”

    周亮千恩万谢,又谢过军师和孔方梁勇和月桥等在坐的将军。

    “周亮以后必当遵守将令,以死报国。”

    宋营这边皆大欢喜,与刘齐军形成鲜明的对比。

    李成和徐文多得卫兵保护,拣得一条老命跑了出来。挨到天亮,收拢残兵不足三千人,个个盔歪甲斜,其中伤者足有十之二三,俩人对视了好一会儿,谁也没说话,此时无声胜有声!

    后来还是李成打破沉默,首先长叹一声,“哎,都是愚兄无能,连累了贤弟和手下兄弟们,惭愧之极。”

    双手抱拳,脸色像变色鸡一样,简直无地自容。

    二人收拢手下,由其是那几位主要的大将只少丁忠一人。

    小六子说,“白蒋二位将军都在,只是有点皮外伤和轻伤。其余校官少了两人,伤三人,兵丁只剩两千余人。”

    徐文手下兵丁也来报告说,“丁忠将军为掩护徐将军身陷重围,到现在还没回来!士兵不足千人,校官一人受伤,还有一人生死不明。”

    李成说,“咱们先回营等他们的消息,好在还有些人马,守住大营没问题,再去派人到附近县里调拨些粮草来。”

    这时又有一个兵丁跑过来,“报告大将军,我们冲出来时,丁将军和那个使狼牙棒的宋将还在激战。”

    这时那个一直沉默不语的丁义再也坐不住了,“二位将军,我想一个人杀回去,帮哥哥一把,若论武艺单打独斗,宋将占不了上风,就怕他们人多势众,来帮手就危险了。”

    徐文说,“丁义将军不可,你哥哥有万夫不挡之勇,虽然身陷重围之中,定会想办法脱身的,你千万不可再去犯险。”

    “大将军,道理我懂,可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不去看个究竟,心里实在难安。这样吧,你和李将军先去大营里,我只去看看情况,去接应一下哥哥。”

    徐文知道,打仗亲兄弟,心情可以理解,“去吧,但你得答应我,不管出现啥情况,都要全身而退,不可身处险地。

    丁义答应一声,打马如飞竞奔南方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