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账本配方?不是在敲打?监听车内
她眼尾一挑,眸光微冷,压着嗓子朝罗梅婷低声说:
“这女人……惯会揣摩主子的脸色,不当丫鬟可惜了。”
罗梅婷掩唇轻笑,搁下茶杯,语调随意:“你不是说要看看这家店经营状况?他们账做得怎么样?”
明月望着前厅忙碌的三人,再扫一眼厨房里不停翻勺的身影,神色平静,唇角却勾出一抹带着凉意的讽刺。
“账本我还没看。”她顿了顿,语气转冷,“不过光看他厨房里那一口锅炒仨菜,后厨四人,前面三人,手都闲不住,倒也能养活一份账。”
“只是——”
她眼神陡然犀利起来,仿佛利刃出鞘。
“我要是当账房,得查查原料是谁进的,货从哪来,菜价浮动有没有入账……这年头不是光靠卖个酱肘子就能盘活整间院子。”
说话间,王少行正好擦着手从厨房出来,笑容满面地凑了过来,话音里带着一股谄媚:
“太太,您放心,我们夫妻俩是乡下人,不会玩什么花样,一心只想着本分做事。这账,每一笔都记着的,您随时都能翻看。”
明月点了点头,没拆穿他,只淡淡说了句:“账嘛,迟早是要看的。”
她这话不轻不重,却像一把尖刀,插在王少行心里,让他笑容瞬间有些僵硬。
其实她的疑心,并不是今天才起的。
得从她刚回北京那晚说起。
几个旧识给她接风洗尘,席间觥筹交错,话题自然也从写作技巧聊到了本地哪家饭馆生意红火。
“明庄饭店好吃得很,听说他那有个独家酱料配方,说是老板从香港带回来的改良版,专门搭配北京烤鸭和肘子,用的是桂皮、柱候酱、黄酒调制的‘玳酱’。可有回我在另一家饭馆吃饭,味道居然一模一样。”
“那家啊,听说老板是广城人,常年在广西,店里这几年是王厨子说了算。可别看他笑呵呵的,厨房那点采买、进货,水深着呢。”
这“玳酱”——当年可是傅祈年托人从九龙送回配料,再由广城老厨调制出的独门方子,用的梅酱和桂酒比例都极其讲究,外人根本摸不着门道。
明月当时没作声,心里却记下了这话。
明庄饭店的账向来是王少行管的,傅家人不过年节来京也就看个热闹。
再联想到那年王少行带着他那怯生生的妹妹,提着一篮鸡蛋,站在她家门口的画面,明月就更不敢大意了。
那是1988年,虽说工作不好找,可真有点手艺的人下放到食堂、厂矿也都能讨口饭吃。
可王少行偏偏没去别处,而是来找傅祈年求工作,还晓得送礼、求人、拿鸡蛋这类“有旧派讲究”的法子,说明这人——
他不光懂做菜,更懂人情世故。
王少行之前在部队当厨子,后来傅家开饭店,安排他“从部队退下”到明庄掌勺,说白了,这也是种信任——可信得过,不代表不会动歪心思。
傅家给了他饭碗,他就懂得怎么让傅家人“看着放心”,却未必让傅家人“掌握得住”。
而这些年,傅祈年忙于南方事务,明庄便成了他的“老面子工程”——别人提起傅家,还认得这间店。
可谁真盯过账呢?谁真查过账房开得是哪扇窗户?
明月想了想,眼中光芒冷了三分。
她已经决定了。
这笔账,不仅要看,还得算得清清楚楚,最好能顺藤摸瓜,把这所谓“玳酱”是怎么流出去的,一块儿掀开来。
*
一旁的阿旺虽没出声,但从太太那几句话里已听出了弦外之音。他知道她不是在敲打,而是已经有了怀疑。
趁着太太没走,阿旺假借上厕所,悄悄穿过后堂,摸去了厨房。
王少行是他媳妇的亲哥哥,虽说平日关系还算和睦,可真出了事,脸皮可挡不住风浪。
他得先看看,这大舅子到底有没有干出什么事来。
阿旺关上厨房门,转头看向王少行,脸色铁青。
“哥,咱把话挑明了吧。”
王少行愣了一下,勉强笑笑:“你听她那几句话就疑我了?”
“你知道先生以前在家属院有个张婶帮他们煮饭的事情吧?”
阿旺盯着他,语气沉得能滴出水,“就是因为张婶做了不该做的事,被先生辞了。后来张婶来求过先生原谅,先生都没给机会。”
“上个月张婶又来找过傅老夫人,老夫人看了她一眼,说了一句‘傅家用人,一旦除名,永不录用。’就让我妈把她请出门了。”
“我今天说这个,是想告诉你——”
阿旺一步步逼近他:“一旦背叛傅家,永不录用。你,好自为之。”
王少行脸色阴沉下来,压低声音:
“你们一个个都当我吃傅家的喝傅家的?可这饭店要不是我苦苦撑着,早黄了。”
“你太太再聪明,她有我会做菜?有我认得供货商?有我管得了这帮人?”
“我没做错,我就是太辛苦了,也该留点——”
啪!
阿旺一拳砸在案板上,声音闷响,把灶台上水壶都震得跳了一下。
王少行僵了两秒,嘴角抽了抽,才低声开口:
“……行,阿旺,我认。是我有时候想着多替家里留口汤水,可也真没敢动先生的账。太太要看账,我随时配合。”
“你回头跟太太说,我愿意退出厨房,只做采买,省得她看着心烦。”
阿旺看着他,一时分不清他是真的服软,还是又在打什么算盘。
“你记住就行,”他声音低沉,“傅家从来不养两心人。”
说完,他转身出门,走时却没注意到,身后王少行眼里闪过一抹阴冷。
*
云城。
当晚,21:03。
监听车内,一串电码突然跳入波段——
「?– ?–? –?? –? \/ –?– –??? ??? – \/ ?– ––?–?」
译码员迅速抄写,陈岳皱眉:“代号是‘k-9’。是我们档案里记录过的联络暗号,这人是猛虎团在东南亚的前线情报员之一。三年前消失了,现在又冒头。”
电码内容经简译为:
> “样品已过境,渠道未变,明日走第四线。”
江参谋立刻调出地形图:“第四线……是A段山谷至老松坡那一段老走私道!”
“妈的!”林骁一拳砸在地图上,“那里地形复杂,正好适合小股武装偷渡。”
傅祈年冷声下令:“今晚不动,明天提前布控,让‘k-9’自己送上门。”
陈岳点头:“他若带短波电台和物资包,我们能定点截他,干脆利落。”
傅祈年转身看向外头黑夜,声音低而冷:“抓住他,我们就能掀开猛虎团的第二层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