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天衣无缝?让他掌店?清剿阶段·D日-1
*
后厨内,明月叫来了其他三位厨师。
“我不废话,王家走了,空出来的位子,你们谁愿意接?”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其中一人试探着开口:“那以后怎么算?”
“工资涨一成五,伙食不扣,奖金按客流走。但有规矩——账目每周对一次,厨房里的东西一样都不能私拿。谁敢做手脚,立刻开除。”
明月顿了顿,补一句:“这不是大锅饭的时代了,做事就得讲制度。”
“你们是做菜的,不是老爷,想拿大头,先看自己几斤几两。”
三人当即点头,神情一肃:“我们愿意留下。”
他们都是有手艺的,只是以前被王少行压着,明月既敢砍人,又舍得花钱,眼里又不揉沙子,反倒让人更踏实。
明月语气一松:“行,那明天开始轮班掌勺,谁做得好,谁当主厨。我要看到实打实的成色,谁有本事,谁挑大梁。”
*
后院里,王少行夫妻俩正在收拾包裹,明月和阿旺站在一旁盯着。
饭店的一针一线他们都别想带走。
王少行很气愤,他刚知道其他三个人已经要轮流上岗取代他的大厨之位了,而且明月还给他们提了工资。
这店说到底,从0到1,是他一把手撑起来的,傅家怎么可以这么对他!!!
王少行气得手都在抖,收拾得更狠了,连菜刀都想塞进包里。
明月嗤笑一声,踩着高跟鞋走近两步,指尖一挑,直接掀开他包角:“哟,还真不客气,连铁锅都想带?”
阿旺立即上前一步,脸板得跟墙一样:
“这些东西,全是店里买的,登记在册。你要是想偷,我现在就报警。”
朱小花气急败坏:“我们凭本事炒出来的名声,连点纪念都不让拿?!”
“你们炒的不是菜,是傅家的资源、我的平台。”明月一步步逼近,眼神犀利,“拿走一样东西,我就把你们干的脏事一五一十写信递给工商局,还有税务所。”
她声音不大,却像把刀,字字锉骨。
朱小花吓得哑口无言,王少行气焰瞬间低了下去。
天色将晚,王少行夫妻收拾完行李,被阿旺带着往后门口去了。
他们还没走出两步,就被两个协警拦下。
“有人举报你们私卖配方、贪污食材,请跟我们走一趟。”
王少行顿时怒了:“你们凭什么抓我?”
阿旺冷淡开口:“账我已经备好了,公私不分,是大问题。你们真当九二年了还能像八十年代那样糊弄过去?”
朱小花哭丧着脸:“我们不过就是拿点剩料,做个小灶——这也犯法?”
“剩料?”阿旺翻开账本,“一斤虾仁,一斤牛里脊,两斤蟹粉,你当谁眼瞎?还有偷卖配方的事情,其他三位厨师已经和太太交代清楚了,你真以为你做得天衣无缝?”
王少行脸色煞白,一脚踹在行李上,却连个屁都放不出来。
*
夜里十点,饭店后院。
明月披着件薄风衣,在夜风中站了片刻。
饭店主楼不远处,两间储物间的小屋子亮起了灯光,阿旺带着人把屋里堆积的旧餐具、备用桌椅一一搬出,刷了墙、铺了床,连暖水瓶和蚊帐都配好了。
她走过去看了眼,勉强点点头:“凑合。”
“太太,我去拿点热水来。”阿旺擦了把汗,声音沉实。
“等一下,跟我说两句。”明月看着他,语气很淡,“别紧张,不打你。”
阿旺搓着手,跟着她走到院角石凳边坐下。
“今天多亏你了,要不是你盯得细,账也对不出来。”明月顿了顿,话锋一转,“我有个想法,你听听。”
阿旺更紧张了,太太还是头一次这么客气地和他说话。
“从明天开始,你暂时帮我管饭店的事。买菜、管账、厨房轮班这些琐事,我没空天天盯。你老实、细心,又肯吃苦,我信得过你。”
“等先生回来了,要是他觉得咱们人手还不够,再看是留你还是找个更合适的来。”
“好的,太太。”阿旺愣了下,没想到是说这个事情,他赶紧恭顺应下。
眼下确实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人来接手,在这里的就除了他,没有人更合适了,就算太太不开口,他也会承担起责任来。
她顿了一下,忽然又开口:“我问你件私事。”
“啊?”阿旺一下坐得笔直。
“你……伤心吗?”明月语气忽然温下来,“毕竟王少行,是你大舅哥,还是你媳妇的亲大哥。”
阿旺沉默很久,才闷声说:“心里有点难受,毕竟是一家人……可我更怕丢人。”
“我是个粗人,但我认死理。吃谁的饭,就不能砸谁的锅。”
明月听着,点点头,忽然笑了:“我早就觉得你靠谱。”
阿旺突然脸红了,他已经好多年没被人夸过了。
而且还是被太太夸,虽然这个太太说话有时候很刻薄,可有时候也很体贴人,很讲道理,就比如现在。
夜风清凉,月光洒在白墙青瓦上,淡淡的。
明月坐在石凳上,手里攥着一把钥匙。她想起上一世身边的人换了又换,个个笑着献殷勤,最后一个比一个捅得狠。
可偏偏这个憨厚的阿旺,低头干活,做事踏实,说不出花样,却让她心里稳得很。
人要成事,得会看人。
眼下这个人,她四年前就看对了。
*
云城山里·夜
有公安部特勤局带监听设备的加入,负责清剿敌方信号联络点。
加速推进苍狼行动的第二阶段。
在昨天的监听里,得知今晚猛虎图的关键人物k-9可能会出现,于是傅祈年带领精干小队又开始设伏了。
清剿阶段·d日-1
老松坡以西的第四线小道,被灌木丛和青藤遮掩,平日几乎没人走。
傍晚六点,特勤组与一营战士分批隐蔽进入伏击阵地。
林骁负责东线狙击支援,罗烈带小队埋伏谷口狭道,陈岳守在监听车里,用耳机贴着接收器,静听每一道噪点。
傅祈年不在主阵地,而是选了制高坡后的土岩坑。手里紧握79式冲锋枪,夜视镜是90年代装备中稀缺的苏联存货,能用但清晰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