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九公主面格能母仪天下
本朝公主很少。
只有三公主、九公主、十三公主平安长大。
其他的,不是生产时夭折,就是出了意外、生病离世。
三公主已然出嫁。
适龄的只有九公主,十三公主年仅十一岁,还是个孩子。
所以,淑妃很笃定。
请安时,听到嫔妃们议论着和亲之事,她淡然地摆弄着手中的帕子,浑不在意。
十三还小,怎么轮都轮不着她。
可渐渐的,她发现苗头不对,旁人竟然说到了波斯的风俗。
“十三公主怎么不能和亲?波斯最小的新娘只有八岁,十一岁,不小了!”
“不可能吧!那么小,万一……怎么生啊?”
“所以,波斯女子生产,就是一道坎,跨过去就活,跨不过去就……”
淑妃听不下去了,猛地回头呵斥。
“住嘴!朝中事哪里轮得着你们议论?自有皇上、皇后论断。”
眼见淑妃发了火,众人尴尬地住了嘴。
有人低下头,悄悄地撇了撇嘴,露出戏谑的表情。
宫人唤进,众人鱼贯而入。
刚刚坐下,皇后还未开口,淑妃就急着问道。
“娘娘,和亲波斯的人选可定了?”
皇后诧异地看着淑妃。
她还没急,淑妃怎的猴急起来?
当下摇摇头:“还没消息!”
淑妃急红了眼:“娘娘,十三还小,才十一岁,我绝不答应她和亲。”
皇后气笑了。
“淑妃,没影的事,你听谁说送十三和亲?”
淑妃咬着下唇不说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一想到那么小的女儿,要到万里之外的波斯和亲,从此再无相见之日,一颗心便碎了一地。
“唉,我知你心情!当娘的,有哪个愿意自己的女儿远嫁?
只是,咱们都是臣妾。
先是臣,后是妾!
若皇上决定了,咱们除了遵旨,别无他法。”
一句话说惹恼淑妃,她当场哭出了声。
皇后顿时觉得无趣,挥了挥手,让她们都退下了。
丽贵人坐在后排,一直摆弄着自己的手指。
这个淑妃真是个蠢的,这么着急跳出来,不是明摆着提醒旁人,还有个十一岁的十三公主吗?
九公主躲在暗处,听到了皇后对嫔妃说的话。
眼眶顿时红了起来。
波斯王残忍无比,后宫隔几日便要抬出一具尸首。
自己如果去和亲,又能活几日?
她还有大好的年华,无论如何也不甘心!
突然,手心一暖,是十一的手,紧紧地握着她的。
“姐姐,不伤心,我肯定不让你去和亲!”
听到十一天真的话,九公主心里稍微好受了些。
两人一起入宫向皇后问安。
皇后亲切地拉着十一的手,问长问短,事无巨细,关心到极致。
十一感受到皇后真心的疼爱,说话向来百无禁忌。
“母后,七嫂说要让淑妃急一急,说十三公主也是可以和亲的。”
此话一出,皇后脸色倏然一沉,边上大宫人立刻命宫人退了下去。
十一很紧张,以为自己说错话了。
皇后眼见他紧张,立刻挤出一抹笑,问他哪里听来的话?
十一将自己找猫时,听到七皇子妃说的话,禀告了皇后。
“哼,还以为她是个好的,竟然也在背后挑事。”
九公主气呼呼的。
她不想去和亲,十三妹就更不行了。
如果她们二人非得去一个,不如自己去,大不了同波斯王同归于尽,还能替大乾除掉一个隐患。
皇后叹口气,怜爱地抚了抚九公主的发丝。
“小九,和亲的事,你父皇还未同意,不必过于担忧。”
九公主轻轻点了点头。
皇后见气氛凝重,岔开话题,问起十一的学业。
“宋先生教的好,我已经开始念《论语》了。”
皇后大喜过望,立刻吩咐人拿来赏赐,以示嘉奖。
出了皇后宫,九公主心事重重地四处闲逛。
远远的,看到一个老和尚,从太妃宫中出来。
九公主脚步不停,双手合十后,打算错身而过。
不料,老和尚却开口唤住了她。
“九公主吉祥!老衲有几句禅语,不知公主可愿一听?”
九公主摇摇头,佛祖救不了自己。
她继续向前走。
老和尚却在身后说道:“阿弥陀佛,老衲观公主之相,国富民安,有母仪天下之姿。”
说罢,就离开了。
九公主当场哭出了声。
她是公主,却有母仪天下之姿,这和尚分明就在暗示,她应该去波斯和亲!
这不是将她架在火上烤吗?
她压制了许久的委屈,再也控制不住,痛哭失声。
宋谨央今儿早朝后,递了牌子入宫。
她不放心金刚石的事,还是亲自入宫一趟,同中宗密议许久。
等出了上书房,却听到宫人议论。
“觉明大师真是两把刷子,说九公主有母仪天下之姿,嘿,说得可真准。”
“正是!波斯递了国书,要与咱们通婚,九公主果然能成为王后。”
“可波斯王凶残暴戾,哪是好相与的?咱们娇娇嫩嫩的九公主嫁给他,不是掉进火坑了吗?”
宋谨央眸色突变。
坏了!
哪个秃驴如此无礼,竟敢随意造谣皇嗣?
如若放任不管,坐实了秃驴的说词,小九就算不去和亲,在大乾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母仪天下?
谁还敢娶小九?
谁愿意冒着被皇室猜忌、排挤的风险,娶小九为妻?
宋谨央眸光暗沉,似含着惊天巨浪。
“去问问,秃驴可还在宫中?”
素馨当下拦住刚才说话的宫人,有一个手指着宫门的方向,颤巍巍地说。
“一盏茶前去了宫门,不知此刻是否出宫。”
几个宫人缩着脖子,吓得瑟瑟发抖。
宋谨央可没功夫管她们。
她吩咐素香:“去找小九,把她带去宫门。别声张,让她悄悄地躲在暗处。”
自己则带着素馨追老和尚去了。
觉明法师是慧缘的小师叔。
一般不见外客,只有皇族相请时,才偶然露个面。
因为在相国寺地位特殊,从上到下都极为尊重他。
而且,他是太妃的座上宾,隔三差五便来宫内,为太妃讲经说法,深得太妃敬重。
今日,他来宫中讲经,发现太妃心事重重。
一问之下,才知波斯提出和亲,不日将抵京。
太妃正是为和亲人选发愁。
他有心为其排忧解难,正巧出宫路上,偶遇九公主。
心血来潮,便说了句佶语。
他自觉得意,既恭维了九公主,顺手解决了太妃的烦心事。
宫门口,他遇上了病弱的二皇子,停下步子闲聊几句。
这一聊,聊出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