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自从四十七年秋,帐殿夜警事后,皇上一未调查,二未与群臣商讨。
特别雷厉风行的废了太子之后,群臣就一直惴惴不安。
果不其然。
很快下决定的帝王也很快后悔,作为告发者的大阿哥第一个倒霉。
十三阿哥也被牵连。
接着就是八贤王的倒掉,为了给他求情,十四阿哥差点被盛怒中的帝王砍死。
揣着明白装糊涂,想借舆论势将八阿哥推上去的马齐、佟国维也先后被清算。赫赫扬扬的佟半朝,现在就剩老老实实没参加任何一方的法海跟些个小辈还能安然无恙。
其余的……
蹦哒的越欢,被收拾得越惨。
连皇上亲老舅兼岳父都概莫能外,马齐更是整个富察氏都受了好大牵连。
有这么两个例子在前,群臣哪敢再轻易置喙?
一个个装起鹌鹑、锯嘴葫芦。
皇上不提,他们也不提。
就连已经八分准的复立太子突然销声匿迹,都没人敢大着胆子问一句。
生怕皇上雷霆震怒,问一声朕还健在,尔等就要另立山头了?怎么,偌大朝堂已经容不下尔等之才,非得加点儿从龙之功?
但他现在突然给废太子兵权,就让蛰伏许久的太子党们蠢蠢欲动起来。
想着皇上能如此放心,是不是太子复立有望?
曾经为太子变成废太子出过力的也都惶惶然,生怕这位爷被复立后也来秋后算账。
一个个的争相反对。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平倭这等危险事,自有臣等这些糙人冲锋陷阵,哪用殿下亲冒矢石?”
“就是就是,九阿哥都已经受了伤,可不好让二阿哥再去冒险。万一……呸呸呸,奴才这张嘴呀!皇上海涵,奴才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从大局考量。”
“对对对,国家大事在祀与戎。这可是能关乎朝堂安稳的大事,断不可轻易决定。二阿哥有这份心是好的,但皇上还是审慎考量,拍一个经验老道的将军为好。”
经验二字被刻意加重,怎么听怎么都是不放心这爷的样子。
更有甚者,还当场举例当年的直郡王。
气得大阿哥忍不住,抬脚踹过去:你他老子的谏言就谏言,连爷一道损一顿是几个意思?真当爷犯过错,就得一辈子乖乖当孙子,连臣子的鸟气都得受?
他老子的!
直郡王叫嚣:“只要汗阿玛一天没削爷的宗籍,免爷的爵位,爷就是堂堂多罗郡王。谁跟爷阴阳怪气,爷就往死里踹谁。”
被打的臣子委屈巴巴试图告御状,结果皇上担心九阿哥伤情直接退朝了?
告状失败,还被凶手威胁下回长点记性什么的,那人也是委屈额娘给委屈开门──委屈到家了。
就这,十四爷还说这也就是退朝太快,否则他必参受害者一本。
非御史台与六科官员,谁给你的胆子和权力竟敢这么大咧咧挑剔皇子阿哥?
吓得对方噗通一声跪下,连说自己也是为了大清江山。
气得大阿哥差点直接请缨,打个准噶尔给这些蠢材看。也好让他们知道知道,时过境迁,大千岁早已不是昔日吴下阿蒙。
相比之下,二阿哥可就忐忑多了。
毕竟大哥再怎么经验少,人家也正经八经的领过兵呢!
他是全无经验,只有满腔热忱。
知道他这担忧的如意笑:“嗐!谁生下来就会打仗?再怎么能耐的旷世名将,也是从无名小卒一点一点被世人所知的。”
“你虽然没亲上战场,但也没少居中调度,帮着参赞军事呀!”
“而且现在大轮船打小舢板,后装线膛炮揍那种青铜老古董炮,优势在咱们呀。连小就都能一船对五病船,本身毫发无伤,连船也只是掉了点漆而已,你又怕什么?”
横竖群臣再怎么反对,康熙都不会改变主意的。
如意看的正史野史电视剧那么多,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康熙虽然疑心病,控制欲强。但也确确实实的,看重太子。且他虽然嘴毒到让皇子们怀疑人生,但手却不算狠。
至少九子夺嫡闹成那样,他也没有下令杀过任何一个皇子。
甚至还怕儿子们圈禁生活过于无聊,时不时的赏个美女过去。以至于大阿哥成亲前些年兢兢业业播种,只福晋忙活出四女一子。
福晋死后零星添了几个庶子庶女。
圈禁那些年,好家伙陆陆续续的生了二十多个,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现在被她这么一全方位播报,父子矛盾没有进一步恶化,还有些心结解开,齐心合力之势。
那他肯定会更为心爱的二儿子考量,让他日后有个保障呀。
而眼下,还有什么比灭国之功让新帝再怎么膈应,也不好轻易送亲哥去死的呢?
就冲这一点,如意猜这个让二阿哥挂帅的决定就不会变。
事实也确实如此。
尽管朝臣反对声浪不断,康熙却坚持己见,并让他带上了大清现在。所有的轮船与一应后装线膛炮,配精兵三万。
手笔大,信任度极高。
让群臣诧异:这还是听说太子爷从布城裂缝向内窥探,就以为太子有不臣之心,二话不说就把人给废了的皇上吗?
那轮船,那射程惊人的后装线膛炮在手,别说复立太子,人家就算想直接登基的难度不大吧?
这……
这怎么就从极度怀疑到极度信任了?
皇上就不怕吗?
康熙还真不怕,虽然他至今也没弄清楚如意那如言出法随般的雷电之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但他确定,若胤礽真敢铤而走险,如意一定会让他感受到真正的天打雷劈。
本身胤礽即便被两立两废,都没有反叛之心,现在又有如意这么柄强大的保护伞,康熙还有什么好担忧的?
果断尽力拓土开疆啊!
连蒙元都束手无策,朱元璋被毁了诏书、杀了使者还要憋憋屈屈装聋作哑,甚至把人家当成不征之国的倭子呐,就要撤国并省,成为中原的一部分了。
只想想这一点,康熙就满脸意气风发,越发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正确无比。
这波简直赢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