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九原吕布,拜见明将军!

赵云下意识的就想把张新甩出去。

但想到这人是从后堂出来的,估计是张新的亲近之人,于是便忍住了。

“在下便是赵云。”

赵云后退一步,挣开张新的手,极为有礼的行了一揖,看着张新年轻的面庞问道:“云受护乌桓校尉征辟而来,敢问这位小先生,校尉何在?”

“我就是。”张新笑道。

这么年轻?

赵云一愣。

他在来的路上,就幻想过张新的模样。

有满脸横肉,凶神恶煞的,也有卑鄙下流,阴鸷狡诈的。

却独独没有想到,这个名震幽州的黄巾大帅,竟然是个尚未及冠的俊秀少年?

“要不子龙等我一会,我回去穿了官服再出来?”

张新见赵云面色,故意挠了挠头,脸上一副尴尬的表情。

“我久闻子龙大名,今日能够相见,心中不胜欣喜,竟是忘了换上官服,失礼之处,还望子龙见谅。”

他真是张新?

赵云见他一身里衣,披散着头发,似乎刚从午睡中醒来。

又见他脚上沾满泥土,甚至连鞋都忘了穿,心中不由感动。

汉时人们极重礼节,若是平等相交,张新此举无异于失礼。

但张新贵为二千石,而赵云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这就不能叫失礼了,而叫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不曾想竟是明将军当面。”赵云下拜道:“常山赵云,见过明将军。”

汉时讲究君择臣,臣亦择君。

赵云此次前来,除去击胡安民的志向外,也有过来看一看的心态在。

若是张新是个明主,他自然不介意在其麾下做事,若不是个明主,他就打算回常山老家了。

可没想到的是,他不过常山一农户罢了,最多只在本地有着些许薄名,而张新堂堂二千石之尊,闻他到来,竟然赤足相迎。

这让他怎么能不感动?

再加上一路上盗匪横行,所到之处,百姓民不聊生,而在进入渔阳之后,境内国安民乐,其乐融融。

就连空气,似乎也香甜了那么几分。

这让赵云放下了不少偏见,对张新的好感度也直线上升。

“快快请起。”张新扶起赵云,笑道:“子龙既到渔阳,想来是应了我的征辟了?”

“愿为明将军效力。”赵云抱拳道。

“好,好,好。”张新一连说了三个好,“我仰慕子龙许久,本有许多话想要与你说,但子龙远道而来,想必辛苦,就请先下去休息吧,今夜我会设宴与你接风。”

“届时我会将军中诸将一并唤来,介绍他们与你认识。”

“多谢明将军。”

张新唤来一个郡吏,让他领着赵云下去休息,随后一个人在堂中无声大笑。

“赵云啊!偶像啊!竟然真的来了!他真的长得好帅啊!”

张新心中激动。

之前收关羽,又是割发代首,又是以大义相说,才勉强让人家答应临时帮忙。

若不是田楷来怂恿他去干丘力居,恐怕现在关羽已经走了。

现在收赵云,只需一道征辟令,人家自己就千里迢迢的赶过来了。

还不用舔。

这就是有名分的好处啊!

独自一人傻乐了一会,张新收敛了一下心情。

现在的他,是银印青绶的二千石大吏,再见那些历史名人,已经无需跪舔了。

只需平等相待,就能让他们感恩戴德。

“还有四年。”张新走出正堂,抬头望天,“也不知在这四年内,我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是夜,张新设宴招待赵云,并将黄巾诸将介绍给他认识。

赵云恭谨守礼,诸将又都是爽快人,众人相处的还算不错。

次日,张新命赵云为果毅从事,赏赐了一些钱财,又在新城拨了一处住所给他。

赵云初来乍到,名声不显,因此张新不能给他太多兵马,只给了一百骑兵让其试统之,将其归入了左豹麾下。

日后若有功劳,再行升迁。

赵云也没想到,自己刚来,寸功未立,就得了张新许多赏赐,还一跃成为了百人将,心中感动万分。

又几日,吏员来报,张辽到了。

在见过关羽和赵云后,再见张辽,张新已经非常平静了。

反倒是张辽见到他,一脸震惊。

两人都是建宁二年生人,张新是三月生的,张辽是八月生的,只比张辽大了不到半年。

可其中一人,却已经是二千石的大吏了。

张辽对此十分钦佩。

张新又拿出礼贤下士那一套,一口一个“文远贤弟”,喊得张辽感动万分。

随后张新命他为武猛从事,同样设宴接风,赏赐钱财住所,给了一百骑兵,归入左豹麾下。

张辽拜谢。

护乌桓校尉部,下属从事随员而定,因为属于武官,所以这些从事前面的称号不像兵曹、工曹、农曹那样固定,可以由张新自己来起,不算逾矩。

又几日,去往河间的吏员来报,张合拒绝应辟,高览也没有找到。

张新对此倒也不甚在意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更何况他有造反的前科,张合不来也在情理之中。

有了赵云和张辽,再看张合,在现阶段也没有那么重要。

七月上旬,甄氏的人到了。

甄氏家在中山,比起常山和雁门来说,距离渔阳更近。

但张新是请甄氏的人来打理渔阳贸易,因此在选人方面耽搁了许久,今日才到。

这一次甄氏来了足足有上百人,为首的是一名叫甄南的中年男子。

甄南,就是甄逸推荐给张新的市掾。

张新看过甄逸的回信,将他们丢给鲜于辅和田楷对接,随后看向甄豫。

甄豫今年才十五岁,见到张新,心中有些害怕。

毕竟上次张新去他家的时候,把他给吓的不轻。

张新见他如此,便打消了客套的想法,让人带他去计曹上值,并嘱咐计吏们好好辅佐他。

这就是个来镀金的公子哥,甄家目前在这里的话事人,还是甄南。

甄氏的人一到,张新立马忙碌了起来。

先前养在郡内的那些羊,张新在经过计算后,留下了十万只。

这个数量,正好能和纺织厂内女工的产能持平。

战马方面,张新留了八千匹,其中六千匹服役,两千匹作为备用。

这样他既可以随时拉出一支六千人的骑兵,也可以变成三千一人双马的骑兵,较为灵活。

剩下的牲畜,就交给甄氏去卖。

接着又是互市的开启。

张新一直忙到七月底,才算稍微消停了一些。

八月初一,关羽的家眷到了。

先前在征辟关羽为兵曹掾时,张新征得他的同意,便派人去河东将他的家眷接了过来。

此时张新见到了关羽传说中的妻子胡氏,还有六岁的小关平。

小关平虎头虎脑,极为可爱。

不过现在关羽还在关外绘制地图,暂时不在家,张新为了避嫌,只与胡氏说了几句客套话,便把她送到关羽家去。

“胡氏和周氏会不会打起来?”

张新摸着下巴,想象着关羽后宅宫斗的剧情,不由失笑。

“算了,我这也太无聊了,该去整军了。”

渔阳新城已经建好,鲜卑人也快来了,是时候该整军了。

张新刚到新城,正准备让张牛角等人把士卒集结起来,突然郡府吏员来报,高顺到了。

“高顺找到了?”张新大喜。

在这个关口,高顺的到来可谓是雪中送炭!

张新统兵这么久,也逐渐的发现了,后世的军训之法,在这个时代并不十分适用。

军训之法,只能作为提高士卒服从性的一种辅助训练。

真正要提升军队的战斗力,还得是阵法,配合等这些东西。

张新不会,黄巾诸将中也没有会的。

真正适合这个时代的兵法,都在世家大族手里,他搞不到。

可是高顺会啊!

陷阵营的威名,后世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太好了太好了!”张新连忙说道:“他在哪?快带我去!”

吏员趋前引路,张新跟着他回到了太守府中。

正堂,十余名青年正在堂中等候。

“怎么这么多人?”张新远远看去,心中一愣。

“府君到了!”吏员高声喊道。

那些青年闻言,站起身来,自动站到了一名青年身后。

那名青年身高大约一米九多,剑眉星目,虎背熊腰,卖相着实不错。

“你就是高顺?”

张新走进正堂,看向为首的那名青年,同时心中惊讶道:“高顺长这么帅?”

“你就是护乌桓校尉?”那名青年看到张新,也是一愣。

张新眉头一皱,身边吏员大声喝道:“大胆!既见府君,为何不拜?”

“无妨。”张新伸手拦住,又问了一遍,“你就是高顺?”

青年回过神来,连忙行了一礼。

“九原吕布,拜见明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