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游神,见鬼起乩增损二将仲夏将至
第二百四十章 一日抵他人十日,本道都无多少东西能教了啊
小
大
而在此时。
那青芝山的天威观中,跟普宁道长一边喝酒谈天,一边看着道法书簿的宁法师。
刚欲端起酒杯轻抿一口的时候。
忽然心有所感的朝着主殿法坛位置看去,更是迅速的眯起眼睛,眸中还带着几分凝重。
坐在对面的普宁道长,看到宁法师的这副严肃模样,立刻便出声道。
“怎么了,清元?”
“莫非本道所写的这道法书簿有问题?”
宁法师摇了摇头,并没有立刻回答什么,而是将普宁道长先前递出的书簿放下,大步朝着天威观的主殿走去。
主殿内。
不仅供奉着各种法脉祖师,以及各路的神仙,关键还架着...那传承已久的天威法坛。
来到法坛前,宁法师手中掐诀略微感受两下,眼神便更为焦急起来。
“可是海恩出事了?”普宁道长再度问了句,也带着几分紧张。
很明显。
而见到宁法师的这副模样,普宁道长也是猜到了...多半就是林海恩出什么事了。
若不是如此的话,一向稳重的宁法师又怎会这般焦急。
“海恩起坛行法了。”宁法师格外严肃的应了句,看向主殿内的那个主法坛,继续道。
“本道刚刚隐约感觉到...主殿内的天威法坛有所异动,便是立刻来此仔细查看起来。”
“见到天威法坛后,更是清晰的感知到...有人在相距不远之地,又开了一个天威分坛,开始从法坛里借法。”
“又开了个天威分坛?”普宁道长有些惊疑的反问一句,随即同样也是凝重起来,眉头紧锁道。
“闾山各脉法坛皆不同。”
“据本道所知,当前能用这天威法坛接法的人,现在应当只有你和海恩两人吧。”
“又是相距不远,莫非是海恩出了何事了,才专门立坛解决?”
“那也不对啊。”
“海恩这娃子机灵的很,以往都会随身带着那些神明器物,这次怎会需要起法坛相助。”
“清元,应当无事,依老道所看......”
“多半就是海恩回村时遇到了一件诡事,而这件事并不太适合起乩,朝法坛接法才更为合适。”
“况且,若是真当是大麻烦的话,那偏爱海恩的众多九天神明,必然也会适时的伸出援手。”
“虽然不愿承认,但不得不说...单论遇到诡事的话,海恩可是要比咱们这些老头子都安全的多啊。”
“终究是得天独厚,有着九天神明的偏爱。”
宁法师赞同的点了点头,随即又叹了口气,格外无奈的感慨道。
“普宁,本道觉得...或许你之前所说是对的。”
“海恩的天赋着实太高了,仅仅一日便可抵他人十日,乃至于数十日的苦修,踏上修道之路自是甚好。”
“但现在的他,都可起坛借法了,再过个一两年,本道只怕是没什么本事能再教给他了。”
“在那寻常时候,咱们道门中的前辈,多半都是怕徒弟学艺不精,学法太慢,因此没办法将一身所学传下。”
“没想到,在遇到海恩之后,本道竟是能开始烦恼...自己所知的道术法咒太少,担心往后没有本事能再教给他啊。”
听到这番话。
普宁道长瞥了宁法师一眼,带着几分不满的出声讲述道。
“清元,莫在本道面前显摆了。”
“说着担心无法可教,但这么多的道门中人,又有哪个不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能将一身的道术法诀传下,那就对得起法脉祖师了啊,等登仙到了九天之上,自是也能挺起胸膛。”
“若汝实在担心,那后面这段时日,就让海恩跟着本道修习。”
“普庵一法,百无禁忌,又有何差?”
“反正本道已是粗略估算过,多半是没有几年好活了,大概更会死在你的前头,等本道走了,再让海恩重新接过......”
还不等普宁道长说完。
“吼——”
“吼————”
数道充满威严、更带着几分急促的龙吟声,忽然就沉闷的从水道传到了青芝山。
那始终喊不来林海恩的大青。
已是将自己的龙吟声彻底放大,希望能以此引来天威观的其他道长,询问林海恩的去处如何。
虽然很眼馋这个蜕变之机,但大青却也是深深记着...当初林海恩先前叮嘱的话,一有消息便要提醒他。
一同前往,面对那所谓的东海之主,才够稳妥。
而在天威观的宁法师,听到这低沉的龙吟声,立刻便朝着闽江水道的方向看去,不容置疑道。
“普宁,暂且不提这事。”
“咱们先前已是做好约定,如今不再更改最好,届时无论你我,都能够给法脉祖师交代。”
“刚刚那伪龙又传来吼声了,本道需要抓紧去看下。”
“以往就算是海恩不在,那条伪龙也只会吼叫几声呼唤,便继续的在水道中安静等待。”
“像如今这般焦急的吼叫不停,那可真当还是从未有过。”
“再加上刚刚海恩还在村中起法坛,本道估算或许是出什么事情了,多半与那只想成东海之主的龙子有关。”
“莫不是那真龙第九子?”普宁道长立刻就严肃起来,更是也不再纠结刚刚的事情,连忙示意道。
“那还真是要快点去。”
“这所谓的真龙第九子,可不是什么小精怪鬼祟,一身的法力道行,或许比那伪龙都还要高啊。”
“如此危急大事,咱们可不能视而不管啊。”
......
岭胜村后山的红砖小楼里。
那数不清的九天神明虚影,纷纷出现在四周,虽然都看不清模样,仅仅只是虚影闪烁,但身上神力却是在清晰涌动。
正打算唤来大圣爷的林海恩,看着周围这些先前没有半点响应,后面又忽然涌出神明虚影,顿时只觉得心头沉甸甸的。
单论神明虚影的数量,以及那身上的神力来看,估计是比起自家师父先前起坛时的还要多。
可林海恩却感觉到另一方面的压力,原来刚刚仅有三、两小神回应,就是这些九天大神,等着自己起乩,想要来这阳间看看。
尤其是...刚刚二郎真君,还在说着为何还不唤祂来,又把大圣爷和三太子拉出来比较了。
让林海恩真当发愁,总觉得要是再不唤来的话,只怕下次真要起乩的时候,魂魄多半是要在九天飘荡了。
除此之外。
白鹤真君刚刚所说的再去玉虚宫听经,亦是让林海恩有些心动,
这可是万分难得的福缘啊,如果能再听一次神明讲经的话,估计又能让自己的法力和道行,更进一步了。
真当是幸福的烦恼。
但林海恩却也谨记着一句话,神明的偏爱皆有限度,绝对不能大肆的挥霍。
虽然这些九天神明都想来阳间。
可只要是能用自身道法解决的诡事,林海恩便坚决不会起乩唤来神明。
尽管神明们,似乎都说着自己不开窍,但林海恩却也是顾不得那么多了,九天神明之威,不该放在处理这些小事才对。
迅速回过神来。
既然现在九天四方神明都已经响应,那自是该继续这霸道的七星收魂大法了。
林海恩脚上再度踏起七星罡步,口中更是极有韵律的念诵不停道。
“魂魄来到十方五路中,落到天罗地网内,未得转......”
“今日今时收汝善男信女,郑家二子之三魂速速回返归本宫,七魄急急扶本体,十二元神安本身,十二元辰固本人,收得清,收得离,千邪万煞断根由。”
“吾奉太上老君令,神兵火急如律令!敕!!”
念诵完毕。
那就在四周的九天神明虚影,似乎也随之响应起来,身上的神力涌动不停,以此来协助这法咒,将两个娃子丢失的魂魄寻回。
长长的呼出一口浊气。
林海恩学着自家师父的那般模样,看向莫三姑和刘霞,无比肯定的点头示意道。
“三姑奶奶,刘霞伯母。”
“我这个法已经成了,只要这两个娃子的魂魄还在阳间,就算是被人拘走了,必然也能将其收回。”
“但一定要把这两个娃子都扶好,保持着脚踏地,头顶天,免得又出什么意外。”
......
“好,好,知道了海恩。”刘霞连忙点了点头,更加用力的抓住自己孩子手臂,眼中明显是安心了不少。
而站在旁边的莫三姑,则是扶好一个娃子。
看着那站在法坛前掐诀不停的林海恩,眸中满是感慨和欣慰。
曾几何时。
林海恩还是那只到她腰间,会乖巧说着想把饼干带回家给奶奶吃的小娃子,结果似乎只是一瞬,就长到这么大了。
同时,修道不过短短几年,便有一身的厉害道行。
这一身的风范,比起那些真正修道有成的道长,怕是都差不多了。
现在的他,也能够用自己的经历和本事,帮到越来越多的人,那坚定肯定的话语,更是让人都安心不少。
莫三姑心中皆是欣慰情绪,想着这些年的种种经历,想起那最开始的时候,林家所遭遇的种种诡事。
又看向现在身穿道袍,手上掐诀,神色沉着,冷静自信的林海恩。
不知为何。
一种极为特殊的恍然隔世感,涌现在莫三姑的脑海之中。
这个娃子,现在变得可真好啊......
那青芝山的天威观中,跟普宁道长一边喝酒谈天,一边看着道法书簿的宁法师。
刚欲端起酒杯轻抿一口的时候。
忽然心有所感的朝着主殿法坛位置看去,更是迅速的眯起眼睛,眸中还带着几分凝重。
坐在对面的普宁道长,看到宁法师的这副严肃模样,立刻便出声道。
“怎么了,清元?”
“莫非本道所写的这道法书簿有问题?”
宁法师摇了摇头,并没有立刻回答什么,而是将普宁道长先前递出的书簿放下,大步朝着天威观的主殿走去。
主殿内。
不仅供奉着各种法脉祖师,以及各路的神仙,关键还架着...那传承已久的天威法坛。
来到法坛前,宁法师手中掐诀略微感受两下,眼神便更为焦急起来。
“可是海恩出事了?”普宁道长再度问了句,也带着几分紧张。
很明显。
而见到宁法师的这副模样,普宁道长也是猜到了...多半就是林海恩出什么事了。
若不是如此的话,一向稳重的宁法师又怎会这般焦急。
“海恩起坛行法了。”宁法师格外严肃的应了句,看向主殿内的那个主法坛,继续道。
“本道刚刚隐约感觉到...主殿内的天威法坛有所异动,便是立刻来此仔细查看起来。”
“见到天威法坛后,更是清晰的感知到...有人在相距不远之地,又开了一个天威分坛,开始从法坛里借法。”
“又开了个天威分坛?”普宁道长有些惊疑的反问一句,随即同样也是凝重起来,眉头紧锁道。
“闾山各脉法坛皆不同。”
“据本道所知,当前能用这天威法坛接法的人,现在应当只有你和海恩两人吧。”
“又是相距不远,莫非是海恩出了何事了,才专门立坛解决?”
“那也不对啊。”
“海恩这娃子机灵的很,以往都会随身带着那些神明器物,这次怎会需要起法坛相助。”
“清元,应当无事,依老道所看......”
“多半就是海恩回村时遇到了一件诡事,而这件事并不太适合起乩,朝法坛接法才更为合适。”
“况且,若是真当是大麻烦的话,那偏爱海恩的众多九天神明,必然也会适时的伸出援手。”
“虽然不愿承认,但不得不说...单论遇到诡事的话,海恩可是要比咱们这些老头子都安全的多啊。”
“终究是得天独厚,有着九天神明的偏爱。”
宁法师赞同的点了点头,随即又叹了口气,格外无奈的感慨道。
“普宁,本道觉得...或许你之前所说是对的。”
“海恩的天赋着实太高了,仅仅一日便可抵他人十日,乃至于数十日的苦修,踏上修道之路自是甚好。”
“但现在的他,都可起坛借法了,再过个一两年,本道只怕是没什么本事能再教给他了。”
“在那寻常时候,咱们道门中的前辈,多半都是怕徒弟学艺不精,学法太慢,因此没办法将一身所学传下。”
“没想到,在遇到海恩之后,本道竟是能开始烦恼...自己所知的道术法咒太少,担心往后没有本事能再教给他啊。”
听到这番话。
普宁道长瞥了宁法师一眼,带着几分不满的出声讲述道。
“清元,莫在本道面前显摆了。”
“说着担心无法可教,但这么多的道门中人,又有哪个不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能将一身的道术法诀传下,那就对得起法脉祖师了啊,等登仙到了九天之上,自是也能挺起胸膛。”
“若汝实在担心,那后面这段时日,就让海恩跟着本道修习。”
“普庵一法,百无禁忌,又有何差?”
“反正本道已是粗略估算过,多半是没有几年好活了,大概更会死在你的前头,等本道走了,再让海恩重新接过......”
还不等普宁道长说完。
“吼——”
“吼————”
数道充满威严、更带着几分急促的龙吟声,忽然就沉闷的从水道传到了青芝山。
那始终喊不来林海恩的大青。
已是将自己的龙吟声彻底放大,希望能以此引来天威观的其他道长,询问林海恩的去处如何。
虽然很眼馋这个蜕变之机,但大青却也是深深记着...当初林海恩先前叮嘱的话,一有消息便要提醒他。
一同前往,面对那所谓的东海之主,才够稳妥。
而在天威观的宁法师,听到这低沉的龙吟声,立刻便朝着闽江水道的方向看去,不容置疑道。
“普宁,暂且不提这事。”
“咱们先前已是做好约定,如今不再更改最好,届时无论你我,都能够给法脉祖师交代。”
“刚刚那伪龙又传来吼声了,本道需要抓紧去看下。”
“以往就算是海恩不在,那条伪龙也只会吼叫几声呼唤,便继续的在水道中安静等待。”
“像如今这般焦急的吼叫不停,那可真当还是从未有过。”
“再加上刚刚海恩还在村中起法坛,本道估算或许是出什么事情了,多半与那只想成东海之主的龙子有关。”
“莫不是那真龙第九子?”普宁道长立刻就严肃起来,更是也不再纠结刚刚的事情,连忙示意道。
“那还真是要快点去。”
“这所谓的真龙第九子,可不是什么小精怪鬼祟,一身的法力道行,或许比那伪龙都还要高啊。”
“如此危急大事,咱们可不能视而不管啊。”
......
岭胜村后山的红砖小楼里。
那数不清的九天神明虚影,纷纷出现在四周,虽然都看不清模样,仅仅只是虚影闪烁,但身上神力却是在清晰涌动。
正打算唤来大圣爷的林海恩,看着周围这些先前没有半点响应,后面又忽然涌出神明虚影,顿时只觉得心头沉甸甸的。
单论神明虚影的数量,以及那身上的神力来看,估计是比起自家师父先前起坛时的还要多。
可林海恩却感觉到另一方面的压力,原来刚刚仅有三、两小神回应,就是这些九天大神,等着自己起乩,想要来这阳间看看。
尤其是...刚刚二郎真君,还在说着为何还不唤祂来,又把大圣爷和三太子拉出来比较了。
让林海恩真当发愁,总觉得要是再不唤来的话,只怕下次真要起乩的时候,魂魄多半是要在九天飘荡了。
除此之外。
白鹤真君刚刚所说的再去玉虚宫听经,亦是让林海恩有些心动,
这可是万分难得的福缘啊,如果能再听一次神明讲经的话,估计又能让自己的法力和道行,更进一步了。
真当是幸福的烦恼。
但林海恩却也谨记着一句话,神明的偏爱皆有限度,绝对不能大肆的挥霍。
虽然这些九天神明都想来阳间。
可只要是能用自身道法解决的诡事,林海恩便坚决不会起乩唤来神明。
尽管神明们,似乎都说着自己不开窍,但林海恩却也是顾不得那么多了,九天神明之威,不该放在处理这些小事才对。
迅速回过神来。
既然现在九天四方神明都已经响应,那自是该继续这霸道的七星收魂大法了。
林海恩脚上再度踏起七星罡步,口中更是极有韵律的念诵不停道。
“魂魄来到十方五路中,落到天罗地网内,未得转......”
“今日今时收汝善男信女,郑家二子之三魂速速回返归本宫,七魄急急扶本体,十二元神安本身,十二元辰固本人,收得清,收得离,千邪万煞断根由。”
“吾奉太上老君令,神兵火急如律令!敕!!”
念诵完毕。
那就在四周的九天神明虚影,似乎也随之响应起来,身上的神力涌动不停,以此来协助这法咒,将两个娃子丢失的魂魄寻回。
长长的呼出一口浊气。
林海恩学着自家师父的那般模样,看向莫三姑和刘霞,无比肯定的点头示意道。
“三姑奶奶,刘霞伯母。”
“我这个法已经成了,只要这两个娃子的魂魄还在阳间,就算是被人拘走了,必然也能将其收回。”
“但一定要把这两个娃子都扶好,保持着脚踏地,头顶天,免得又出什么意外。”
......
“好,好,知道了海恩。”刘霞连忙点了点头,更加用力的抓住自己孩子手臂,眼中明显是安心了不少。
而站在旁边的莫三姑,则是扶好一个娃子。
看着那站在法坛前掐诀不停的林海恩,眸中满是感慨和欣慰。
曾几何时。
林海恩还是那只到她腰间,会乖巧说着想把饼干带回家给奶奶吃的小娃子,结果似乎只是一瞬,就长到这么大了。
同时,修道不过短短几年,便有一身的厉害道行。
这一身的风范,比起那些真正修道有成的道长,怕是都差不多了。
现在的他,也能够用自己的经历和本事,帮到越来越多的人,那坚定肯定的话语,更是让人都安心不少。
莫三姑心中皆是欣慰情绪,想着这些年的种种经历,想起那最开始的时候,林家所遭遇的种种诡事。
又看向现在身穿道袍,手上掐诀,神色沉着,冷静自信的林海恩。
不知为何。
一种极为特殊的恍然隔世感,涌现在莫三姑的脑海之中。
这个娃子,现在变得可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