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游神,见鬼起乩增损二将仲夏将至
第二百六十六章 张道陵降授法门,第六十四代天师
小
大
时间很快。
转眼间,便从中秋又到了一年除夕。
青芝山天威观中。
徐四娘在厨房中忙碌着,准备着今晚的年夜饭,那盘中的菜量明显比起前几年多不少,还专门准备了几碗素菜。
宁法师和普宁道长两人,正坐在主殿旁的茶台上,照例喝着小酒,简单随意的聊着些什么。
林海恩则也同样坐在旁边,手中还拿着一本高中必学的论语,念念有词的轻声诵读着。
念道法和念论语,给林海恩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平日里每次念诵道法的时候,他都能无比清晰的感觉到...体内的炁,会随之涌动,要有神异酝酿其中。
可换成这种论语古籍的话,却是没有半点这般感觉了。
但学习这些书本知识的时候,却是能让林海恩沉下心来,逐渐的一点点理解其中道理,以及那些古代圣贤,遇到某些事的时候,通常都会如何处理。
而有些话,则让林海恩感悟颇深,更是万般赞同。
例如,出自于《论语·宪问》里的这句......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句话,无疑是直戳林海恩的心窝子,收到了极大的认同感。
就连当初的圣人,都推崇以直报怨的这种行为,那他见恶鬼只杀不渡,自是无半点错之有。
还有那一句...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也让林海恩心中感慨万千,原来古代圣人也是有点点私心啊。
如果是自家徒弟成了奸佞小人,那便先劝,若是劝不动的话,再用某种方式温和的方式处理。
可若是不相熟之人成了这种小人,那便直接纠集人群攻击,无需理会什么胜之不武和以多欺少。
这种做法,无疑也和自己的闾山祖师一般无二。
看着这些书本,林海恩那是越看越欣喜,能清晰感觉到...脑中吸收了众多其他的不同知识,也令其道心更加坚固。
就像师父所说的一样。
读书很有用,能够让他学到很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更是能够...借由此机,令自身想法和道心更加成熟。
林海恩专心致志的翻阅着书本,又看到那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话语时。
忽然想到了那西山净明宗坛的阎九幽,连忙抬起头看向宁法师,带着几分疑惑的开口道。
“师父。”
“现在的九幽师弟,是不是一身的道行和法力都很厉害,比起以往要高了数倍不止?”
宁法师轻抿一口后,放下手中的酒杯,有些不太确定的摇了摇头道。
“为师亦是不太清楚。”
“如今成为阳间阎君之后,九幽虽然还是在净明宗坛修道,但比起正常的修行,多半也会有极大的变化。”
“当前又修行到何种程度,自然也是看不透了啊。”
“这条路此前从未有人走过,清玄如今也还离世了,真是不太清楚九幽现今如何,是否捉摸出恰当的路了。”
“应当是差不到哪里去了。”普宁道长大口往嘴里灌了口酒,随即格外肯定的感慨道。
“九幽本来的天赋就不差。”
“比起咱们三人都还要好上些许,也就是和海恩比起来,看起来是差了一大截。”
“如今成为阳间阎君后,那原本压抑着的命格气机,已然是被彻底的释放出来了,往后自然都是一片坦途了啊。”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阴间地府极其凶恶的百只恶鬼,如今都在九幽的管控之中。”
“这百鬼可比五猖兵马都要厉害数倍不止。”
“九幽身为阳间阎王,自是能吩咐这百鬼相助行事,这等助力加上的话,多半比起咱们这老一辈都要厉害了啊。”
说到这里。
普宁道长往嘴里塞了颗花生米,看向林海恩淡笑着继续道。
“海恩,要是你好奇九幽如今本事如何的话。”
“那待会等他们过来之时,好好问下他不就好了,但说起来,借由此机,现在九幽应当也无需日日夜夜掐诀了。”
就在这时。
那前来天威观的青石板路上,响起了一连串的脚步声。
在师徒三人的注视下。
震乾道长、贤明大师和阎九幽,已是一同从那青石板路走到天威观。
而在他们的身边,还有另外一位比阎九幽年纪稍大一些,嘴里衔着一根狗尾草,先前从未见过的小道士。
见到四人来到观中。
普宁道长立刻便笑了笑,更是看着林海恩示意道。
“海恩你看。”
“这说曹操,曹操不就到了吗?刚好四娘也快备好年夜饭了,倒是能一边吃饭,一边谈天了。”
林海恩点了点头,作为回应。
第一时间便看向那背着包袱,虽然长相是并没有变多少,但浑身气质和感觉,就连那眼神都明显成熟不少的阎九幽。
见到阎九幽的这副状态,林海恩不禁在心头轻轻暗叹一声...自己的九幽师弟似乎变了。
但下一秒。
那才刚觉得...自己的九幽师弟,或许是变得很多的林海恩。
猛然间注意到,阎九幽的左手竟还是掐着法诀,那缓缓走来的步伐,如果细细看的话,明显也能见到是罡步雏形。
此时。
林海恩微微愣了下,更是立刻明白了...自己的九幽师弟,其实根本就没变,依旧是那般的勤奋。
无非就是,所经历的事情太多,如今更是要管理那数万的地府鬼物,种种东西都在逼着他往后需要更加成熟。
“海恩师兄,好久不见。”
就在林海恩想着的时候,阎九幽深藏着惊喜的喊声,便已是随之响起了。
林海恩同样挥手打了个招呼。
然后,在阎九幽快步走来的时候,直接拿起桌面上的一套小人书,递出示意道。
“九幽师弟,这一套小人书你就拿着。”
“我前段时间回家了趟,专门把它给带来了,你在闲暇的时候,可以稍微的看一看。”
“修道本就辛苦烦闷了,可不要在玩乐上面,再亏待自己了啊。”
阎九幽接过那一套小人书,无比用力的点了点头,开口道。
“放心,海恩师兄。”
“我现在没有整天都修炼,就连梦中都在修习了。”
“平日在上完晚课之后,我便没有再继续念咒踏罡修习了,那些被留在我自身地狱中的数万地府鬼物,都需要审讯发配不同的地狱。”
审问那些地府鬼物?
听到这句话,林海恩不由得愣了下,但也明白了...这就是现在成为阳间阎君之后,阎九幽要做的事情。
先前那些因劫留下阳间的地府鬼物,全部都被其收到自身小地狱中。
但那皆只是粗略的收拢其中。
等到后续的话,肯定是要根据每个人生前所行恶事,分配到不同的小地狱中,让它们承受不同的刑罚。
这也算是提前熟悉各种的规矩,往后去了地府便可立刻上手。
就在林海恩和阎九幽两位小辈叙旧之时。
宁法师对着震乾和贤明两人简单的点头示意,便看向那嘴里还衔着一根狗尾草的小道士,皱眉疑惑道。
“这位是.......”
听到这句话。
贤明立刻便伸出手,格外郑重的介绍起来。
“清元师叔,这是龙虎山万法宗坛如今的坛主,也是那天师府的第六十四代天师。”
那站在旁边的小道士,立刻格外尊重的拱了拱手,对着宁法师打了个招呼,便是自行介绍道。
“清元法师。”
“晚辈的道号为张道一,龙虎山天师府的第六十四代天师。”
“本次专门跟着贤明师兄来到这天威观,一方面是跟着一同解决那新天庭诡事,好好的历练一番。”
“而这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跟您和普宁道长,两位当今道门中的高道前辈打个招呼,亦是为了见见如今颇有盛名的海恩师弟。”
万法宗坛的坛主。
龙虎山天师府的第六十四代天师。
听到这两个极其特殊的名称后,宁法师和普宁道长两人不约而同的对视一眼,眸中皆是深藏着些许惊骇。
万法宗坛,也叫做正一宗坛。
当初,祖天师创立道门之后,便立起了这个宗坛,因此成为了首位坛主,第一代天师。
换句话说,龙虎山其实是所有道门中人的祖庭。
而在以往的时日中,天师府亦是所有法脉之中,传承最好,各种道法保存极佳,每次大劫都站在最前方的大门大宗。
可是,偏偏自从当初的那件事后,那第六十三代天师走错路后,龙虎山便是彻底一蹶不振,就连道法传承都丢失不少。
短短时日。
便从道门的执牛耳者,变成了那落寞无闻,就连阳间大劫都无法派人来助的小法脉。
虽然道门的其他法脉,对此都并不在意,即便没有天师府带头,同样是能够将大劫给解决掉。
但不得不承认,绝大多数的道门中人都期待着...有朝一日,天师府能够重新辉煌鼎盛起来,这毕竟是每位修道人的祖庭。
现在这突然出来的第六十四代天师,无疑是让两位道长满是疑惑。
普宁道长眸中带着一抹疑虑和不解,看向那长相清秀、扎着道髻、双眸清亮,年纪也有些太小的张道一,疑惑道。
“道一小友。”
“你是从那岛上来的后辈,还是当今天师府的众多道长,所推举出来的宗坛主?”
听到这个问题。
张道一亦是迅速明白了,普宁道长话语中的担忧和疑惑,随即笑着轻轻摇了摇头,眸中带着几分深邃的讲述道。
“普宁道长,皆不是。”
“我并非那岛上离经叛道者的后辈,更不是天师府那些如酒囊饭袋般的无用长辈,所专门推举出来收拢名声之人。”
“我是由道陵祖师亲自降授,教授法脉真经和法咒,并将我推举为那第六十四代天师。”
“甚至就连我的法号,都是由祖师所赐。”
“道一,道一,吾道始终如一,不掺杂质,不踏邪路,一心向道。”
说到这里。
那面容俊秀,并无多少沧桑的张道一,眸中忽然爆发一阵精光,看向那远处的岛屿方向,微微眯起眼睛,意有所指道。
“从祖师降授法门的那一刻开始。”
“吾便是...天师道正统,那岛上之人,即是离经叛道该受惩戒的邪道余孽!!”
转眼间,便从中秋又到了一年除夕。
青芝山天威观中。
徐四娘在厨房中忙碌着,准备着今晚的年夜饭,那盘中的菜量明显比起前几年多不少,还专门准备了几碗素菜。
宁法师和普宁道长两人,正坐在主殿旁的茶台上,照例喝着小酒,简单随意的聊着些什么。
林海恩则也同样坐在旁边,手中还拿着一本高中必学的论语,念念有词的轻声诵读着。
念道法和念论语,给林海恩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平日里每次念诵道法的时候,他都能无比清晰的感觉到...体内的炁,会随之涌动,要有神异酝酿其中。
可换成这种论语古籍的话,却是没有半点这般感觉了。
但学习这些书本知识的时候,却是能让林海恩沉下心来,逐渐的一点点理解其中道理,以及那些古代圣贤,遇到某些事的时候,通常都会如何处理。
而有些话,则让林海恩感悟颇深,更是万般赞同。
例如,出自于《论语·宪问》里的这句......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句话,无疑是直戳林海恩的心窝子,收到了极大的认同感。
就连当初的圣人,都推崇以直报怨的这种行为,那他见恶鬼只杀不渡,自是无半点错之有。
还有那一句...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也让林海恩心中感慨万千,原来古代圣人也是有点点私心啊。
如果是自家徒弟成了奸佞小人,那便先劝,若是劝不动的话,再用某种方式温和的方式处理。
可若是不相熟之人成了这种小人,那便直接纠集人群攻击,无需理会什么胜之不武和以多欺少。
这种做法,无疑也和自己的闾山祖师一般无二。
看着这些书本,林海恩那是越看越欣喜,能清晰感觉到...脑中吸收了众多其他的不同知识,也令其道心更加坚固。
就像师父所说的一样。
读书很有用,能够让他学到很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更是能够...借由此机,令自身想法和道心更加成熟。
林海恩专心致志的翻阅着书本,又看到那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话语时。
忽然想到了那西山净明宗坛的阎九幽,连忙抬起头看向宁法师,带着几分疑惑的开口道。
“师父。”
“现在的九幽师弟,是不是一身的道行和法力都很厉害,比起以往要高了数倍不止?”
宁法师轻抿一口后,放下手中的酒杯,有些不太确定的摇了摇头道。
“为师亦是不太清楚。”
“如今成为阳间阎君之后,九幽虽然还是在净明宗坛修道,但比起正常的修行,多半也会有极大的变化。”
“当前又修行到何种程度,自然也是看不透了啊。”
“这条路此前从未有人走过,清玄如今也还离世了,真是不太清楚九幽现今如何,是否捉摸出恰当的路了。”
“应当是差不到哪里去了。”普宁道长大口往嘴里灌了口酒,随即格外肯定的感慨道。
“九幽本来的天赋就不差。”
“比起咱们三人都还要好上些许,也就是和海恩比起来,看起来是差了一大截。”
“如今成为阳间阎君后,那原本压抑着的命格气机,已然是被彻底的释放出来了,往后自然都是一片坦途了啊。”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阴间地府极其凶恶的百只恶鬼,如今都在九幽的管控之中。”
“这百鬼可比五猖兵马都要厉害数倍不止。”
“九幽身为阳间阎王,自是能吩咐这百鬼相助行事,这等助力加上的话,多半比起咱们这老一辈都要厉害了啊。”
说到这里。
普宁道长往嘴里塞了颗花生米,看向林海恩淡笑着继续道。
“海恩,要是你好奇九幽如今本事如何的话。”
“那待会等他们过来之时,好好问下他不就好了,但说起来,借由此机,现在九幽应当也无需日日夜夜掐诀了。”
就在这时。
那前来天威观的青石板路上,响起了一连串的脚步声。
在师徒三人的注视下。
震乾道长、贤明大师和阎九幽,已是一同从那青石板路走到天威观。
而在他们的身边,还有另外一位比阎九幽年纪稍大一些,嘴里衔着一根狗尾草,先前从未见过的小道士。
见到四人来到观中。
普宁道长立刻便笑了笑,更是看着林海恩示意道。
“海恩你看。”
“这说曹操,曹操不就到了吗?刚好四娘也快备好年夜饭了,倒是能一边吃饭,一边谈天了。”
林海恩点了点头,作为回应。
第一时间便看向那背着包袱,虽然长相是并没有变多少,但浑身气质和感觉,就连那眼神都明显成熟不少的阎九幽。
见到阎九幽的这副状态,林海恩不禁在心头轻轻暗叹一声...自己的九幽师弟似乎变了。
但下一秒。
那才刚觉得...自己的九幽师弟,或许是变得很多的林海恩。
猛然间注意到,阎九幽的左手竟还是掐着法诀,那缓缓走来的步伐,如果细细看的话,明显也能见到是罡步雏形。
此时。
林海恩微微愣了下,更是立刻明白了...自己的九幽师弟,其实根本就没变,依旧是那般的勤奋。
无非就是,所经历的事情太多,如今更是要管理那数万的地府鬼物,种种东西都在逼着他往后需要更加成熟。
“海恩师兄,好久不见。”
就在林海恩想着的时候,阎九幽深藏着惊喜的喊声,便已是随之响起了。
林海恩同样挥手打了个招呼。
然后,在阎九幽快步走来的时候,直接拿起桌面上的一套小人书,递出示意道。
“九幽师弟,这一套小人书你就拿着。”
“我前段时间回家了趟,专门把它给带来了,你在闲暇的时候,可以稍微的看一看。”
“修道本就辛苦烦闷了,可不要在玩乐上面,再亏待自己了啊。”
阎九幽接过那一套小人书,无比用力的点了点头,开口道。
“放心,海恩师兄。”
“我现在没有整天都修炼,就连梦中都在修习了。”
“平日在上完晚课之后,我便没有再继续念咒踏罡修习了,那些被留在我自身地狱中的数万地府鬼物,都需要审讯发配不同的地狱。”
审问那些地府鬼物?
听到这句话,林海恩不由得愣了下,但也明白了...这就是现在成为阳间阎君之后,阎九幽要做的事情。
先前那些因劫留下阳间的地府鬼物,全部都被其收到自身小地狱中。
但那皆只是粗略的收拢其中。
等到后续的话,肯定是要根据每个人生前所行恶事,分配到不同的小地狱中,让它们承受不同的刑罚。
这也算是提前熟悉各种的规矩,往后去了地府便可立刻上手。
就在林海恩和阎九幽两位小辈叙旧之时。
宁法师对着震乾和贤明两人简单的点头示意,便看向那嘴里还衔着一根狗尾草的小道士,皱眉疑惑道。
“这位是.......”
听到这句话。
贤明立刻便伸出手,格外郑重的介绍起来。
“清元师叔,这是龙虎山万法宗坛如今的坛主,也是那天师府的第六十四代天师。”
那站在旁边的小道士,立刻格外尊重的拱了拱手,对着宁法师打了个招呼,便是自行介绍道。
“清元法师。”
“晚辈的道号为张道一,龙虎山天师府的第六十四代天师。”
“本次专门跟着贤明师兄来到这天威观,一方面是跟着一同解决那新天庭诡事,好好的历练一番。”
“而这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跟您和普宁道长,两位当今道门中的高道前辈打个招呼,亦是为了见见如今颇有盛名的海恩师弟。”
万法宗坛的坛主。
龙虎山天师府的第六十四代天师。
听到这两个极其特殊的名称后,宁法师和普宁道长两人不约而同的对视一眼,眸中皆是深藏着些许惊骇。
万法宗坛,也叫做正一宗坛。
当初,祖天师创立道门之后,便立起了这个宗坛,因此成为了首位坛主,第一代天师。
换句话说,龙虎山其实是所有道门中人的祖庭。
而在以往的时日中,天师府亦是所有法脉之中,传承最好,各种道法保存极佳,每次大劫都站在最前方的大门大宗。
可是,偏偏自从当初的那件事后,那第六十三代天师走错路后,龙虎山便是彻底一蹶不振,就连道法传承都丢失不少。
短短时日。
便从道门的执牛耳者,变成了那落寞无闻,就连阳间大劫都无法派人来助的小法脉。
虽然道门的其他法脉,对此都并不在意,即便没有天师府带头,同样是能够将大劫给解决掉。
但不得不承认,绝大多数的道门中人都期待着...有朝一日,天师府能够重新辉煌鼎盛起来,这毕竟是每位修道人的祖庭。
现在这突然出来的第六十四代天师,无疑是让两位道长满是疑惑。
普宁道长眸中带着一抹疑虑和不解,看向那长相清秀、扎着道髻、双眸清亮,年纪也有些太小的张道一,疑惑道。
“道一小友。”
“你是从那岛上来的后辈,还是当今天师府的众多道长,所推举出来的宗坛主?”
听到这个问题。
张道一亦是迅速明白了,普宁道长话语中的担忧和疑惑,随即笑着轻轻摇了摇头,眸中带着几分深邃的讲述道。
“普宁道长,皆不是。”
“我并非那岛上离经叛道者的后辈,更不是天师府那些如酒囊饭袋般的无用长辈,所专门推举出来收拢名声之人。”
“我是由道陵祖师亲自降授,教授法脉真经和法咒,并将我推举为那第六十四代天师。”
“甚至就连我的法号,都是由祖师所赐。”
“道一,道一,吾道始终如一,不掺杂质,不踏邪路,一心向道。”
说到这里。
那面容俊秀,并无多少沧桑的张道一,眸中忽然爆发一阵精光,看向那远处的岛屿方向,微微眯起眼睛,意有所指道。
“从祖师降授法门的那一刻开始。”
“吾便是...天师道正统,那岛上之人,即是离经叛道该受惩戒的邪道余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