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女神探

“下面播放的是,来自浙省的聂海芳的经典案例视频!”

聂海芳,女,现年45岁,现任浙省杭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六大队(命案重案)大队长,在担任大队长职务期间,破获了全市350余起特大案件,破案率高达100%!

且其破案速度极快,根据相关统计,350起案件平均每起案件破获的时间只需2天!

平均2天破案,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别人很可能还在摸排查、走访、调查死者社会关系时,聂海芳就已经能够锁定真凶,进行抓捕。

时年21岁的她,进入杭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预审科参加工作,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和突出表现,很快就坐上了预审大队大队长的位置上。

当时来说,预审科是属于市公安局下属的职能科室,主要的工作职责就是把刑警抓来的这些嫌疑人带到讯问室内进行审讯。

通过刑警给的案卷材料,结合嫌疑人的资料,用一定的审讯技巧,给案件侦破加快进程。

但随着工作的开展,警队高层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的预审警员其实是属于坐在办公室办公的文职,并不是在一线工作,对于案子的详细情况,远远不及刑警队的一线人员了解的透彻。

为了提高办案效率,这个预审科在随后的几年就被取消了,公安部采用了把刑侦预审合一的方式,预审科摇身一变,变成了如今的监管科,就是管理拘留所、看守所等。

这个机构改革,将很多富有经验的预审警员被迫转业,但是对于聂海芳来说,还是一件好事。

因为她被分配到杭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六大队当大队长,负责主办全市公安机关市级管辖层面的杀人、抢劫、爆炸、投毒等重大刑事案件的预审侦办工作。

也就是从聂海芳到了刑警队的那一年开始,整个杭市市区的案件侦破率有了重大的提升突破。

随后的几年里,到聂海芳手里的重大案件,就没有破不了的,所以就造就了一番奇特的景象,那就是由她主办以及她牵头主办的350多起重大特大案件中,经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的就有300多名凶手。

凶手被判死刑的占了全部案件的百分之八十五!

这就导致在业界中,给她取了个女神探的外号,而且是百年罕见的女神探,什么柯南、福尔摩斯之流,在其面前都相形见绌。

因为各项办案指标在省市名列前茅,聂海芳还被聘为了杭市警校兼职教官,甚至她还自编教材,将自己的破案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那些新警。

(奶奶个熊的,怎么越写越像我们的小乐......)

据统计,聂海芳曾获嘉奖两次,立三等功2次,被评为浙省三八红旗手、浙省刑侦专家,杭市三八红旗手、亚运会火炬手等荣誉。

如此多的荣誉加上官方媒体的扶持,聂海芳正式走上了神坛,成为了在聚光灯之下,被万人敬仰的女神探,如今更是成为公安部新一代特聘的刑侦专家。

为了把她作为警方的正面形象,浙省官方还为其拍摄了专门的纪录片,取名:无懈可击。

该纪录片甚至还在央视内播出,另取名:浙江神探系列报道之无懈可击——聂海芳。

在纪录片中,聂海芳正襟危坐的说出了自己在办案中的座右铭:“绝不冤枉一个好人!”

有了纪录片这个素材,公安部就省事多了,都不用工作人员重新弄素材,直接投屏就完事了。

视频中,引用了了一宗发生在2005年的轮奸杀人案,又被称“5.17杀人案”作为素材。

2005年5月17日凌晨,在浙江杭州某路段一水沟中,路人发现有全裸的女性尸体,随即报警。

警方火速赶赴现场进行勘察,经现场勘查,法医发现了死者下体有被撕裂侵犯的痕迹,死因是机械性窒息死亡,遗憾的是,在其下体内并未发现男性的精子存在。

如此一起恶性强奸杀人案件,杭市警方高度重视,立即指派聂海芳带队进行侦查。

经过调查了解后,警方明确了死者的身份,王冬,女,时年17岁,皖省人,是刚到杭市准备务工的外来人口。

既然已经明确死者的身份,下来就好办了,聂海芳随即带队赶赴皖省王冬的老家,经过走访调查,得知王冬是与5月16日晚上乘坐同乡人的车,顺路前往杭市。

那么毫无疑问,这同乡人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经过调查了解,聂海芳发现这同乡人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是一对叔侄,叔叔名叫张高平、侄子叫张辉。

两人平时就是靠一辆货车运输货物维生,那么会不会就是他们两人看在王冬年轻漂亮,起了歹心,在货车内奸杀了王冬,随后将其抛尸到水沟中,逃之夭夭了呢?

聂海芳觉得很有可能!

随即警方强制传唤两人到警局接受调查,但让聂海芳遗憾的是,死者的身上并没有发现这两人的生物信息,反而在死者的手指甲中发现了其他人的表皮组织。

但聂海芳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面对着镜头,她非常具有腔调的说:“死者在水里被冲泡了一晚上,死者身上被强奸的痕迹,极有可能被水流冲走了。”

“至于她手指甲缝的生物信息,这个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说不定她是与其他人握手的时候留下的,这说明不了什么。”

但让聂海芳没有想到的是,经过对张高平叔侄货车的勘察,竟然没有发现一丝丝死者的生物信息,就连头发都没有勘察到。

“这两名嫌疑人非常的狡猾,作完案后,由内到外对货车进行了清洁,毁灭掉了相关的证据!”聂海芳信誓旦旦说道。

经过突击审讯,张高平叔侄一口咬定自己没有杀人,在路边放下王冬之后就前往沪市去送货了,完全没有时间作案。

聂海芳对此压根就不信,找来了一部和张高平叔侄一模一样的货车,进行了4次的实验。

果不其然,发现当时张高平叔侄从地点到终点的这段时间内,完全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作案,后再前往沪市送货,他们口中所说的不在场证明并不成立。

面对这么狡猾口硬的嫌疑人,一开始聂海芳也很是头痛,但要知道她可是预审出身的,方法多得很。

下来的审讯过程中,她不断的用审讯技巧进行讯问,没多久,两人终于支撑不住,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