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干部的任用标准

“大家还有什么意见?”

海城市委会议室里,王作先说完,目光扫过与会的每一位领导班子成员。

在其中一个人的身上略做停留又很快移开了。

见所有人都不说话,王作先继续道。

“好,组织生活讲究民主,咱们举手投票,同意李学国同志接任永河县革委主任的举手。”

现在不过是走个过场,市里的人事局已经对李学国进行了考核,同时也已经谈过话了。

革委组织会议上提名,这会儿只是为了名正言顺。

王作先说完,第一个举起了手,紧接着其他人也纷纷举手表示同意。

刚刚被王作先特别关注的那个副主任,略作迟疑,缓缓举起了手。

全票通过!

本来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可王作先并没打算放过某人。

“还有一些牢骚,我想在会上发一下。”

所有人立刻打起了精神,能坐在这张会议桌前的,全都是人精。

市革委小组中的明争暗斗,他们早就了然于胸。

“干部的任命,我们这些人举个手就通过了,可是同志们,对于权利,所处的位置越高,越应该慎重,一些不称职的干部,如果因为我们这些人,让他处在了关键位置上,会有什么后果?”

众人都知道王作先说的是谁。

“最后受伤害的只能是老百姓,贪官可怕,庸官更可怕,同志们,做官最怕的就是不作为,胡作为,当官的突发奇想,老百姓就要深受其害,比如白江涛同志,他的能力明显与他的位置不相符,可却还是坐在了县革委副主任的位置上,一旦让他再进一步,什么后果,大家想过吗?”

所有人噤若寒蝉,都怕引火烧身,特别是人事局的领导。

白江涛的任命,当初是经过他们认可的。

可谁知道那个二百五能傻成这样。

华北大平原要建梯田?

中枢号召农业学大寨,学习的是人家艰苦奋斗的精神。

可白江涛学了个啥?

河床上面建梯田。

大禹都得哭了。

好不容易疏通的河道,差点儿被白江涛给重新堵上。

“中枢三令五申要重视实际情况,伟大领袖教导我们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白江涛同志调查了吗?掌握实际情况了吗?昏头昏脑,闹出这么大的笑话,简直……简直就是草菅人命!”

一旦真被白江涛干成了,到时候粮食减产,可不就是草菅人命。

王作先不知道的是,上辈子白江涛真的干了。

而且遗祸三年。

“我们的领导干部,如果都像白江涛同志这样,任意妄为,我们的人民会怎么看待我们?民心重如山啊!同志们!蒋光头当年为什么失败,就是因为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前车之鉴不远,如果因为这样的庸官,导致人民对我们也失去了信心,同志们,我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鉴,慎用手中的权利,避免白江涛这样的人再去祸害我们的人民。”

说到最后,王作先连同志都不称了。

目光再度扫过坐在身边的那个人。

楚明玉!

海城市的二把手。

也是……

白江涛的靠山!

此刻楚明玉的脸已经黑成了锅底。

他也没想到白江涛的那个狗屁万亩大梯田计划会落在王作先的手里。

原本还指望着白江涛能做出点儿成绩,拿下永河县革委一把手的位子。

作为他清除李家台子zb主义复辟大本营的棋子。

谁知道,那家伙脑子里装的都是浆糊。

什么狗屁万亩大梯田,稍微有点儿脑子的,也不会支持这种混蛋计划。

现在好了,一时不慎,成了王作先攻击他的把柄。

“同志们,我说这么多,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以后在干部任免上,要慎之再慎,同样的情况,坚决不能再发生,我看不如这样,以后在干部任用的问题上,我们要有一套相应的标准,李长青同志。”

人事局局长李长青连忙起身。

“你们人事局牵头,市委办公室协助,把干部任用标准,写一个建议送过来。”

说完,王作先才看向楚明玉。

“老楚,你觉得呢?”

楚明玉深吸了一口气。

“我没意见。”

“好!散会!”

敲打也敲打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看楚明玉怎么选了。

如果依然站在他的对立面,那就只能对不起了。

说起来,两个人原本还是多年的好友,可是因为立场上的分歧,最终渐行渐远,直到分道扬镳。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上一世,楚明玉抓住了王作先工作上的疏忽,成功将其扳倒。

可仅仅过去了一年的时间,因为白江涛的万亩大梯田项目,造成了永河县无法挽回的损失。

楚明玉也因为重用了白江涛,导致他受了牵连,被靠边站了。

现如今,各自的人生轨迹已经发生的偏移,最终走向只能拭目以待了。

再说李天明这边,两人回到村里,李学国在村口便下了车,然后直奔长甸河。

,!

李天明则先回了家。

从棉被底下,拿出四个食盒,又把那箱水果扛在肩上。

“哥,这是啥啊?”

听到动静,小五第一个跑了出来。

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盯紧了李天明手里的食盒。

“烤鸭!”

听到这两个字,小五的眼睛都在放光。

“你二哥和二姐呢?”

“二哥去菜园子了,二姐……”

正说着,李蓉从厢房出来了,赶紧上前,把食盒接了过去。

“给三叔和四叔,一家送一个。”

至于亲爹……

那是个啥?

李蓉答应一声,分出两个食盒出了门。

“哥,啥时候吃啊?”

“去菜园子叫你二哥回来。”

小五明显不想去,可大哥发了话,又不能不听,一步三回头,磨磨蹭蹭了半晌,还没出院。

“嫂子给你看着,你不回来,谁都不让吃。”

听到宋晓雨这么说,小五一转身,很快就跑没影儿了。

“这馋丫头!”

宋晓雨笑道:“要不是以前缺嘴,哪至于这样。”

是啊!

以前太缺嘴了。

饿极了的时候,能吃上一顿饱饭,甭管是啥,都能让人满足。

可小五以前却很少有能吃饱的时候。

拿着食盒,扛着纸箱子进了屋。

烤鸭和卷饼都凉了,要不是用棉被捂着,估计能冻到冰牙。

“这……咋吃啊?”

宋晓雨没吃过烤鸭,可她知道,吃凉东西闹肚子。

“我有办法。”

李天明拿着春饼去了厨房,把锅烧热了,再刷上一层油,将春饼撕开,在锅里来回蹭两遍。

饼热了,片好的鸭子肉,也能借点儿热乎气。

再用鸭架子炖汤,等做好了,三个弟妹也都回来了。

刚进院就闻见了鸭架子汤的香味儿。

这可比野鸭子强太多了。

野鸭子的肉太紧实,而且有股子怪味儿,做的时候要重油重盐,大火猛炖。

小五撒开天亮的手,小跑着进了屋。

“嫂子,烤鸭呢?”

上回听李学庆说完,小五就馋的不行。

就像宋晓雨说的,以前太缺嘴了,现在根本不能听见好吃的,只要听见做梦都想吃到嘴里。

“在呢,看还有香蕉!”

小五看着桌子上的香蕉,走过去闻了闻……

真香啊!

伸手就要抓,被李蓉一把给拦下了。

“留着……”

“留不住,这玩意儿容易坏,等会儿全吃了。”

香蕉是稀罕物,关键是有钱都买不到。

李天明现在家底算厚实的了。

可好着东西根本买不着。

钱再多,也就是个心里安慰。

总不能拿着钱,去粮站全都换成议价粮。

“吃吧!”

李天明将鸭架子汤和春饼放在桌子上,结果大家都不动。

“咋吃啊?”

宋晓雨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有点儿不好意思。

李天明被逗笑了。

拿起一张春饼,放上两片蘸了甜面酱的鸭子肉,又加上几根葱丝,然后一卷。

“尝尝!”

李天明递到了宋晓雨的嘴边。

“先给小雪!”

小五接过,一口塞进嘴里,鸭子肉被卷饼一熥,也不那么凉了,只可惜鸭皮被捂得不脆了。

可即便如此,对宋晓雨和弟妹们来说,依旧是难得的美味。

两只鸭子,全家人一阵风卷残云,给消灭得干干净净。

只有振华在一边眼巴巴的看着,口水横流,小家伙刚长出两颗牙,除了面糊糊,啥都吃不了。

喜欢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