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来信
在外游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几人都玩的很尽兴,就是苏若姣和苏若旻两人觉得,要是不要写什么游玩记的话,就完美了。
苏若姣两人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写这个东西,以前也不是没有写过,但这回明明都说好了,只是单纯的出来玩,即使两人并知道为什么要写,两人还是打算乖乖的听苏若烟的话。
毕竟姐姐有她的道理,她这样做肯定是有她的原因的。
没错,苏若烟当然是有原因,她还是有点心疼罗萧衍的,所以苏若烟就让写这个了,至于苏若姣那当然是无辜的,但苏若烟也不能那么直接的将原因给透露出来,只能是将无辜的苏若姣也给拉了进来。
等到了下午,太阳快要落山之前,才回的城里,苏若姣和苏若旻两人在马车上就将要写的都给想好了,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今天的游记。
洋洋洒洒的写了一长遍,就算是游记,苏若烟对这个也是有要求的,不能是流水账,一旦让苏若烟发现有敷衍的成分在里面的话,就会要加倍的。
以前苏若姣和苏若旻小的时候,就是会有敷衍的时候,但在被罚了之后,就不敢了,因为苏若烟可不是在吓唬人的,别看她跟你说的时候,是笑嘻嘻的。
但实际上可是非常恐怖的,她可不会把小时候的苏若姣和苏若旻当小孩子看的,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两人在经过几次的处罚之后,知道苏若烟是不会心软的,也就不再抱有侥幸的心了。
两人吃完过后,就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吃过晚饭,夜也深了,苏家都安静下来了,苏若烟回到自己的院子里,想着今天看到的,其实今天写游记的人,不止是苏若姣和苏若旻两人。
苏若烟有的,只不过不同的是,苏若烟是在心里写着,看着今天顾氏和柳发阳的相处,还有谢柏庭、赵氏。
苏若烟心中已经是不再像今天出门前的状态了,她也是想通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船到桥自然直,想那么多干嘛,这一点也不像我自己。
在想明白之后,苏若烟一头倒在床上就睡了过去,毕竟还是月事期间,今天还爬了山,身体还是有点吃力的,所以很快就睡了过去。
次日一早。
靖北王府,罗萧衍正在自己的院子打着拳呢,就是一套拳法下来,是一点力道都没有,就好像是在闹着玩的,一套下来,罗萧衍拿一旁的手帕,在没有出汗的脑门上假模假样的擦了擦。
然后就那手帕往旁边的托盘上一扔,扭头出了府,等罗萧衍出了院子,一旁候着的小厮才上前,将手帕给收走了,这些都是顾氏给罗萧衍塞的。
除了小厮之外,本来还有几个丫鬟,但都被罗萧衍让人给丢了出来,这还是因为顾氏记恨罗萧衍,认为罗萧宇不能成亲的事情,就是因为他。 这其中就是罗萧衍的手笔,但她很明白,罗萧衍并没有那个能力,她要的也只是一个出气筒,至于根本原因已经是不重要了。
所以便想着,你罗萧衍不是不行了,那我就偏偏要送几个通房丫鬟过去,来羞辱你,好解顾氏的心头火,可没想到的是罗萧衍居然那么硬气,就人都给丢了出来。
顾氏当然也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就跑到靖北王的身边,吹耳旁风,试图让靖北王来训斥一番,最后,顾氏的耳旁风吹的还是成功了。
靖北王便去找了罗萧衍,靖北王当然是知道罗萧衍的身体是怎么样的,他来就是觉得顾氏说的有理,确实也是到了年纪,但顾氏可不是这样认为的。
她以为的是,靖北王是来告诉罗萧衍不要这样落她的脸,毕竟是靖北王府的当家主母,就算是这样顾氏的目的也达到了。
她要的也就是羞辱罗萧衍,让他知道他自己是一个不能人道的废物,靖北王世子的位置,不是他能争的。
最后到底发生什么,顾氏也就不太在意了,因为她的目的已经是达到了,后头靖北王来跟顾氏说,让她不要往那边送人了,顾氏也乖巧的答应了。
罗萧衍在这个院子,乃至整个靖北王府,都没有自己人,一直都是他一个人在面对着府上的豺狼虎豹,暗中除了还有一个靖北王给的暗卫之外,就没有了。
这个暗卫事实上还是听从靖北王的命令,他的人都没有一个在府里。
罗萧衍出了府,就一个人往赌坊的方向去了,在确认身后没有跟着人之后,罗萧衍就上了二楼,进了房间里头,没一会房间门就被人从外头给敲响了。
在得到罗萧衍的回应之后,就推开门进来了,来人正是罗尔。
罗尔比起之前的样子要成熟很多,身上的气质也是要沉稳不少,但那张脸,并没有什么变化。
回身就将房间门给关上了,几步来到罗萧衍的面前,从胸前的衣服里掏出了一个信,将这个信递给罗萧衍。
罗萧衍接过,也没听到罗尔说这是什么,便开口问道:“这是什么?”
问话的同时,手上的动作也不停,似乎根本就没在等罗尔的回答,只是这么随口一问,将信封打开,只见纸张上头写的字并不多,只有寥寥几笔。
但罗萧衍看完之后,脸上就有了变化,看了两遍,确认自己没有看错之后,才将手上的纸张递给罗尔,罗尔接过就走到蜡烛旁边。
用火将纸张给点燃了,一直到整张纸都烧的一干二净,罗尔才回到罗萧衍的对面,看着他开口道。
“说了什么?让你这么开心。”
罗萧衍听到罗尔的话,抬手摸了摸脸道:“我看起来很开心吗?”
罗尔来到罗萧衍旁边的凳子,坐了下来,点头道:“很明显啊,这些年,你好像慢慢有了情绪这种东西。”
罗萧衍将手给放下了,并没有理会罗尔后面的话,只回答道:“师傅说,他已经是在来京的路上,不日就要到京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