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买狼

第307章 买狼

折腾了这么长时间,面也没吃上,她的肚子早就开始闹腾了。崔娴在街角停车,四下无人,在背风的地方用一根火柴加热了香脂盒。

幸而她有先见之明,出门的时候装了两个肉包子,以备不时之需,还真是派上用场了。崔娴吃了两个,自己包的热气腾腾的肉包子,又喝了一杯热茶。

忙碌了一上午的疲惫,被扫空大半,全身通泰。吃完东西,崔娴把嘴巴和鼻子再次围好了,骑着三轮车直奔邮局。上次她给亲友们的回信,还没有邮寄出去。

本来指望宋坤来县城的时候,帮忙邮寄了。眼下他的情况,还是在安置点静养为妙。昨天晚上,宋坤执意要去看冯朝旭,也不知道今天去没去。

崔娴主要关心的是,宋坤身上的伤。一来是不要被冯朝旭给发现,要不然以宋坤在冯朝旭面前的状态,恐怕什么都要和盘托出,俩人又得因此而产生分歧。二来是希望宋坤折腾这么一趟,伤口不要恶化了,否则她还得要照料一段时间,才能痊愈。

提供点吃喝她倒是不犯愁,而是每次换药见到宋坤的伤口,她这亏欠之情就油然而生。早日痊愈,她这颗心也能早点落地。

时间不到两点,到了邮局,崔娴把写给亲友的回信,塞进了路边的邮筒,给寄了出去。

路过副食品公司的时候,崔娴把三轮车停放在稳妥的地方。刚才路上,还有听到知青在讨论,有人在站前饭店看到‘黑玫瑰’的事情,连连叹息错过这么个大好机会。

殊不知,‘黑玫瑰’本人,刚好从他们身边路过。崔娴庆幸自己随身携带的装备足够,要不然今日来一趟县城,恐怕什么也不用,光接待那些慕名见她的知青,就够忙活的了。

崔娴进入副食品公司,又把围巾往眼睛底下拉了拉,朝着自己所需物品过去。

1斤瓶装竹叶青3.28元,买了4瓶,补充大前门烟2条花了8元。

握手烟0.14元1包,大部分社员都抽这个烟,崔娴准备平时给人散烟用,买了5条花了7元。崔娴平时,与生产队男性社员接触的比较多,有烟在手这种社交关系能轻松一些。

从副食品公司出来,又途径废品站,崔娴买了2块钱的碎玻璃,一共50斤。挂釉这个环节不能省略,而且崔娴发现釉水浓度高一些,烧制出来的陶制品成色更好。

为了她的口碑也好,为了她的收入也好,这点小钱她舍得花。

路上行人不少,她也没费心思把东西缩小收藏,而是直接放在三轮车上。等到了菜市场,崔娴本是想买点本地的东西,也好回去掩宋坤耳目。

推着三轮车走了一会儿,崔娴的目光落在一个铁笼子上。之前宋坤提议,让她在作坊里养一条狗,最好是大型犬。

她也有意向,只不过到目前为止,在生产队没有看到合适的。也没机会说,让冒文栋小队长帮自己留意的事儿。

但此时,看到那匹狼的时候,崔娴心里痒痒的。隔着一点距离,崔娴站定在原地,目光落在那匹狼身上。看样子,在铁笼子里应该是关了很长时间了。

毛发不算太光亮,精神也有点萎靡,但眼神中透露的凶狠,以及对人类的痛恨,却让崔娴忽略不得。

狼这种东西,报复心很强,而且极其凶狠。逮着机会,一定要达到目的才成。崔娴抬头看向售卖狼的人,看上去是个粗犷很有压迫感的猎人。

怪不得,能把狼给捕捉到,关在笼子里售卖呢。

崔娴扫了几眼,心中的确是有些想法。但又碍于这匹狼看上去有个几岁了,野性难驯,就算是自己买下来,就算是它的确凶狠能唬人,但驯服它的过程也的确要耗费点心思。

可若是能驯服,于崔娴而言,绝对是一把利刃。犹豫再三,崔娴并未抬动脚步。买下容易,养着容易,但想驯服难度不小。

就在崔娴准备放弃的时候,目光落在那匹狼的肚子上。刚才怎么没发现,这匹狼看上去有些瘦弱,但腹部的位置却是鼓鼓的。

难不成……崔娴心中大喜,要是真如同她猜测的那般,这是一匹母狼,而它的肚子里现在正揣着小狼崽子呢。

崔娴赶忙推着三轮车,走到猎人前方。近距离看,这个铁笼子关着的母狼,好像还受了伤。也是,猎人捕捉过程肯定是要耗费一番功夫,母狼受伤也不奇怪。

见她盯着,猎人以为是个好奇的主儿,过来看看狼长什么样呢。甚至都没搭理,刚才瞧着有些家底的人过来问价,听到之后都说他卖的贵了没人买,更没把希望指望在她身上。

崔娴蹲在笼子旁边,抬头问这狼哪里受伤了吗?猎人说,一只腿瘸了,捕捉的时候受伤的。

摸着结实的铁笼子,猎人如此谨慎,可见这狼的攻击力如何。崔娴又问,母狼是怀孕了吗?得到肯定的答案,心中欢喜。

猎人瞧着她这样,也不是能做主买狼的。她询问价格的时候,直接就报价8块。纵使是一上午不少人来问价,都说这价格卖贵了,他就是不愿意降价。

母狼肚子里揣着小狼崽子呢,这个价格可一点都不贵了。

而崔娴听到这个价格却很满意,刚才看母狼伤势不严重,不影响生崽子。爽快的开口,她不但同意他开的价格,要了这匹狼,连带着铁笼子也打算一起买下。

猎人一共出价13元,见她直接就开始点钱,细嫩的小手直接就把钱递到了他的面前。如此轻易成交,但猎人也没忘多叮嘱崔娴几分。

让她看看母狼的眼神多凶狠,他交代,千万不要把它放出来,狼是养不熟的,而且还很狡猾。

崔娴点头应承,实则她瞄准的是母狼肚子里的狼崽子。猎人帮忙把笼子装上车,崔娴继续逛着。

菜市场很多农民卖散称的盐,青豆大颗粒,青色的好盐。崔娴瞧着买的人不少,1毛钱1斤,崔娴买了2斤打算回去尝尝。

从卖家口中得知,原来此地有很多盐湖,自古产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