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废太子
第二百六十三章 废太子
“但是我还是要跟你说一声抱歉,这次的事情都是我的不对,当初......”
祝云清伸手捂住了他的嘴:“我知道你的意思,不过既然她已经死了,人死账消,此时就算了吧,左右这件事也不可能瞒一辈子。”
谢霁川握住她的手,脸上的歉意反而更浓重了。
“现在你怎么办?你师妹不是你师父唯一的孩子吗?她死了你怎么跟你师父交代?”
“这个我自会处理,你不用担心。”
两人依偎了一阵,祝云清还是毫不留情的把人撵走了。
第二天祝寻在老皇帝面前说了一阵,最后得了准许,奉命过来看望祝云清。
祝云清没什么事情做,索性就待在书房看书习字修身养性,祝寻过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
长发办披散在身后,身穿宽松的蓝白相间衣袍的祝云清正站在书桌前写写画画,看起来很是自得其乐。
“四哥。”
祝寻依旧是没有改变自己的称呼,祝云清抬头惊喜的看着他。
“小五你怎么来了?”
“父皇准我过来看看你。”
“是吗?”祝云清没有太过在意:“你过来看看我这字怎么样?”
她写的是上一世自己学过的草书,这个世界倒是还没有发展出来的草书,此时祝云清写出来有种超越时代的洒脱飘逸。
祝寻虽然小时候被欺凌着长大,可在读书教育上也是受的皇家精英教育,对这方面的审美也有自己的见解,此时看到这字,不由得大受震撼,落到这样的境地,她还能有这样的洒脱心境,难道她当真是不在乎这太子之位旁落吗?
“甚好,真没想到四哥如今还能有这般心境。”
祝寻无不佩服的说道,祝云清无奈一笑。
“什么洒脱,不过是无奈之举而已,小五你该叫我皇姐才是,那个位置我是没有机会了,希望你能加油,父皇如今也算是看重你,你也是有机会的。”
“不,我不要!”祝寻以为她是在试探自己,立刻表示反驳了她的话。
“皇姐,我对那个位置并没有野心,在我心中太子之位只有你有资格坐!”
祝寻作出一副被冤枉后的委屈感,祝云清拍了怕他的肩膀。
“小五,你也知道其他几位兄弟的为人,特别是三哥,若是那个位置被他得了去,我的下场会如何,想必你也能猜到,所以,相比于其他人,姐姐更希望那个人能是你,明白吗?”
祝云清这话倒是真心的,祝寻看着她真诚的双眼才相信了她的话。
“四哥!”祝寻又叫回了原来称呼。
“你永远都是我的哥哥,那个位置也永远都是你的,我是不会抢属于你的东西的!”
祝寻心思警惕,即便是相信的祝云清不是在试探自己,依旧是没有松口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祝云清笑着拍拍他,没有再说什么,低头继续写字。
方才那一瞬间她已经看清楚了祝寻眼里的野心,心里禁不住暗暗感叹。
或许,自己从来都没有真正的看清楚过小五,他心里藏着的事情实在是太多,这样一个看似单纯的小五自己都看不懂,更遑论这宫里的其他人。
也许当初皇后跟太子的死,还有其他人的参与。
即便当初动手的是汪贵妃,那也不代表其他人没有推波助澜,现在自己失势,想来那些人会放松警惕,
等祝寻离开后,祝云清暗中让人继续调查皇后跟太子的死到底都有谁参与其中。
朝堂因祝云清身份一事掀起轩然大波,太子一党的官员因此都被牵连,三皇子更是趁机落井下石,不少人被贬去贫苦之地,或者干脆被逼着辞官。
仅有的几个身居高位之人,虽然官位没动,但声望也因此损伤不少。
而谢霁川也因为替祝云清求情,暴露了自己太子一派的身份,遭受了皇帝冷遇。
虽然老皇帝只是收了他手中的一部分权利,但是并没有动他的国师身份。
谢霁川超然的国师地位不改,但老皇帝已经不再私下宣召他,甚至在他宣布闭关休养身体后,老皇帝也没有像往常一样赐下流水一样的补品。
现如今朝堂上
就只剩下三皇子一家独大,而且就连老皇帝都对他十分的宠爱,俨然下一任太子就是他的节奏。
大皇子对此很伤心,以前比不算太子聪明也就罢了,三皇子这么个冲动易怒的蠢货父皇都看的上,可却偏偏看不上自己!
可无论大皇子做出什么努力,老皇帝都反应平平,甚至于会在大皇子因为想要表现自己而做出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后,更加的看重三皇子来,让大皇子感觉挫败不已。
地位渐渐提起来后,三皇子的亲王的称号也被恢复了。
然而汪贵妃母子根本不满足于此,趁着祝云清被囚,汪贵妃与三皇子动作频频。
三皇子在前朝表现自己,汪贵妃则隐在后面联系兄长汪将军,以及前朝一众站队三皇子的大臣们联名上书,要求老皇帝废太子重立。
早朝期间,朝政刚处理完,老皇帝刚要宣布退朝,御史大夫突然猛地向前踏出一步,直直的跪在地上,手中笏板重重叩击地面。
“陛下,自古从无女子为储君之理,此乃乱国之兆!还请陛下即刻废黜太子,另立储君!”
此话一出,其余人也蠢蠢欲动,汪贵妃早就安排好的人立刻站出来附和。
“臣附议!女扮男装欺君罔上,此乃大逆不道之举,以女儿身窃居太子之位,更是对天道伦常的践踏,罪无可赦!陛下若不严加以惩处,日后必生祸端!恳请陛下即刻废黜太子,以正朝纲!”
“恳请陛下即刻废黜太子,以正朝纲!” 众臣齐声重复了一遍。
老皇帝看着下面逼迫自己做决定的群臣,撇了一眼三皇子。
“好好好!那诸位爱卿以为废黜太子后,应当改立哪位皇子?”
下面跪着的大臣悄悄互相看了看,依旧是御史大夫主动开口。
“三皇子德才兼备、仁厚贤明,素有贤名,又深得陛下宠爱,由他继承大统,才是顺应天意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