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里正都逃了
外头的人看到这一幕也只是纷纷避让。
正逢乱世,活着本就艰难,又有谁敢往枪口上撞,更何况,那可是里正。
是这巴掌大小的一块地上的百姓,一辈子见到位置最高的一个官,是旁人出了什么事,要托许多人才能见上的官。
哪怕有好事的人见赵大牛被打的惨状,想要上前阻拦一把,只是那胳膊还没伸出来,就被人给拉了回去,外加一阵叮嘱:“莫要干啥,那人自己讨打,你可别犯傻!”
那人结巴着说:“我…我听见他说……说村子里招山匪了。”
接话的人笑了一声:“黑风寨的山匪,早在几年前就被官府镇压过了,那次大战之后,黑风寨元气大伤,一连几年都不敢露头,我估摸着这人一定是在说谎!估计是为了寻个由头见一见里正。”
周围的人听到他这一番娓娓道来的解释,纷纷点头附和。
毕竟费尽心思想要见里正一面的事儿,在这里,不算稀奇。
不远处二楼茶馆里。
两人隔窗而坐。
身穿黑衣的男子看向面前的玉面少年,少年面色淡漠,薄唇微启:“叶飞,去看一眼。”
叶飞微微蹙眉,面色显有些为难:“少主,我们接下来要即刻启程,前往滁州城。”
玉面少年看向他:“我那救命恩人就是赵家村的。”
“可咱们一路走来,并未见到任何山匪的踪迹,更何况五年前,是我们亲自派兵镇压的山匪,如何能叫他们跑了去。”
“那些穷寇如野草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眼下天下大乱,饶是皇城,也都在为日后迁徙之事做准备,山匪穷寇是抓不清的,有难民,亦有匪徒,长久以往,谁又能分得清那山上的是难民还是匪徒呢。”
“少主如今当做之事,便是立刻前往滁州城,镇压滁州难民,解决时疫一事。”
“叶飞,倘若当年,我爹娘被困山中,亦有我们这样出手相救之人,他们何至于逃不出那片山。”
叶飞面色一紧,迟疑片刻后立刻起身:“少主请在此稍候片刻,我去去就来。”
玉面少年微微含首:“抓一个衙役过来问话即可,切莫打草惊蛇,事后再做打算。”
“是!”
话音未落,叶飞的身影便消失在原地。
玉面少年偏头看向窗外,黄昏日落,独留一声叹息。
大难当前,不知你是否还活着……
不到盏茶的功夫。
叶飞便抓来了一名衙役,他将那衙役丢到玉面少年面前,一脚将他踢倒在地:“将你方才对我说的话,如实说来。”
那衙役挨不住打,立即脱口而出:“好汉饶命,我招!我什么都招!”
玉面少年扶了扶面上的煞神面具,沉声问:“方才那击鼓之人是何人?”
“是赵家村的村民。”
“所为何事?”
衙役眼神闪烁了下,即刻说道:“那人信口雌黄,只为见里正一面。”
玉面少年看了叶飞一眼,叶飞手握长鞭,鞭子转眼甩到了衙役背上。
衙役哀嚎一声,身子瑟瑟发抖:“好汉饶命啊!”
“说实话,我的耐心可不多。”
“下一次落在你身上的,可就是刀剑了。”
“说……我全都说。”
衙役缓缓直起腰,苦着脸:“那人名叫赵大牛,是赵家村的人,他说黑风寨的山匪在两日前袭击了赵家村,赵家村的村民如今都躲在村中早些年挖好的暗道中。”
“暗道?”
玉面少年眉心一紧,“那暗道在何处?”
衙役道:“那暗道之事,我曾听里正大人说过,是赵家村为了防止黑风寨的山匪再次袭击,所以在赵家村村后的松林中建了一座祠堂,而那暗道就在祠堂底下。”
“出口在何处?”
“这我就不知了,只知道,那松林后头可是一个万丈悬崖,即便是有出口,也是死路一条啊。或许当初他们也只是想建一个暗道,躲一躲山匪,并没有挖出口。”
“那它又是如何逃出来的?”
玉面少年扫了衙役一眼:“里正去何处了?”
衙役闻言,咬了咬牙,爬到玉面少年跟前儿,猛磕了几个头:“求好汉饶我一命,我也是被逼无奈,自从滁州城闹了时疫以后,里正大人便借口寻找神医,带领全部家眷离开了此地。”
“如今的青石镇,早已没了里正大人坐镇。”
“县衙里,所有人都知道此事?”玉面少年声音冰寒。
一旁站着的叶飞,脸色更是难看至极。
玉面少年轻笑一声:“里正都跑了,那你还留在这干什么?”
“你们怎么不走啊?”
玉面少年问过后,衙役顿时苦着脸:“我家世世代代都是青石镇的人,我爹好不容易花了大把银子才给我在县衙里安排了一个差事,我就是跑又能跑到哪里去?”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里正走了也可以说是取遍寻名医,可我若是走了,那便是作乱之罪,如今不仅要替里正隐瞒此事,还要分神去寻名医解决滁州城时疫一事,现在又来了一个黑风寨的山匪,小人实在是力不从心啊。”
玉面少年皱了皱眉:“那赵大牛现在在何处?”
“如今正被关押在县衙的柴房中。”
玉面少年挥挥手,叶飞立刻将衙役拽了出去。
不多时,叶飞去而复返,停在玉面少年身旁,低声说道:“少主,滁州城的事情不能再拖了,我们得赶紧动身。”
玉面少年微微蹙眉:“我亲自前往滁州城,你先带人去赵家村把山匪剿了,再帮我找一个人。”
叶飞愣了一下:“少主你想找谁?”
彼时。
赵家村的暗道中。
村民们蜷缩在角落处面如死灰。
他们已经躲在这里整整三日,莫说是粮食,就连一口水都没得喝。
“杜青她们怎么还没有回来?”田桂枝的低声询问,面上透着几丝绝望。
村长摇摇头,没说话。
突然一阵啼哭声传来。
村长立刻看过去,那乡妇转而捂住孩子的嘴,生怕孩子发出一点声音出来。
孩子的脸被憋得胀红,村长无奈叹气,“别捂了,让他哭吧。”
到此时了,还无人回来,那便是全部出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