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反驳
第156章 反驳
李炎想起了之前周策所说,当即点头应下。搜索本文首发: 打开它 dakaita.com
“皇爷爷,老师说曾经读书的那些人今后若是在朝中为官,他们可以为我心腹。”
闻言,李显伦笑了笑,摇头了。
“那还要很久去了,朕说的是现在。”
“接下来便是册封你为储君,待得国师回来之后,你也就应该培养自己的心腹,唯有如此,朝中才能有一双耳朵。”
李炎点头,表示已经全部记下了。
东海城。
周策已经命人四处张贴告示,正是征兵的告示。
一切与他想象中的情况相同,因为被樱花人欺压过,如今百姓在知晓征兵之后,纷纷踊跃报名参军。
东海城中百姓多数都擅长水性,故此是成立水军的最好人选。
三天后,雷虎那里终于是传来了最新的消息,金矿已经拿下,樱花人直接成了开采金矿的奴隶,期间凭借红衣大炮的威能,逼退樱花人的进攻数次。
凭借三千人,守住金矿绰绰有余。
雷虎等三千精锐暂时留在岛上,负责金矿开采。
而在知晓此事之后的周策也是立马增强了东海境内的防守能力,同时也是开始了水军的训练。
樱花人自然不会这般简单就放弃金矿的争夺,故此周策又是立马命人调兵遣将,负责镇守金矿。
如今有大虞军队镇守金矿,樱花人那里也掀不起多大风浪。
东海的事情逐渐平息,一切也是逐渐恢复如初。
在等到东海城新来的城主上任之后,周策与苏林二人也是就此离开东海城。
储君的册封要开始了。
……
金龙殿,朝堂之上,气氛严肃。
“陛下,如今北境统一尚且需要无数钱财,这东海如今并无敌军进犯,我看成立水军一事根本就是浪费我大虞钱财。”
一人站出,正是信任的兵部尚书周何,他态度坚定,说到水军时,更是表现出深深的不屑。
随着他话语落下,又有几位朝廷官员纷纷站出,皆是反对水军的成立。
龙椅之上的李显伦静静听着,金矿一事他并未告知百官,告知百官的只是成立水军一事。
见到朝堂上的百官逐渐安静之后,李显伦才是不紧不慢的开口了。
“周何,你是在怪朕不应该将这费用用在成立水军上?”
周何微低下头,“陛下,臣自然不敢怪罪,只是觉得国师此举实在是浪费钱财。”
“浪费钱财?”
李炎这时一步踏出,朝着李显伦一礼后,才是朝着兵部尚书周何看去。
“试问周尚书,若是东海遭遇外敌,周尚书打算如何应对?”
周何面不改色,直接答道:“陛下曾安排十万大军驻守东海,自然有这十万大军应对。”
李炎冷笑一声,“可敌军是架船而来,难不成我大虞真要等到他们杀进了大虞城池才出兵迎敌不成?”
“如果当真到了那个时候,我大虞百姓恐怕早就已经死伤无数,大军支援一切已经晚了!”
“水军成立是我老师之意,这是先见之明,成立水军,建造战船,只要敌军踏入我大虞境内,我大虞水军便可第一时间进行反击,而我东海境内百姓方可平安无恙。”
“再者,若是海上遇到海盗,有水军在,也能将其中损失降到最低。”
“不仅如此,也能让其他海外国家知晓我大虞的厉害!”
李炎气势十足,一字一句的反驳着周何的反对,让这位兵部尚书脸色也是显得极为难看,一时之间更是不知该如何去反驳。
朝堂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静静听着李炎话语。
直到此时,姜为一步站出,打破了朝堂上寂静的局面。
“启禀陛下,臣觉得殿下所言句句有理,这水军,应该成立。”
李显伦嗯了一声,朝着周何看去。
“周尚书,你可是还有要反对的话语?”
周何欲言又止,感觉到众人目光都以聚集在他的身上,“臣无法反驳,殿下所言有理。”
李显伦笑了,他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唯有让李炎镇压朝堂百官,才能让他的储君之位坐得更稳。
“看来,朕这储君选择得并不错。”
“当然,周尚书所言也是有理的,毕竟朕近日的确过度在意东海之事,但这不代表朕会忽视北境,南疆的事情。”
“只是朕年龄终究太大,身心有限,有些事情还需要储君共同处理才是。”
百官不语,已经知晓这位陛下话中意思。
储君,不久之后怕便会是坐在龙椅之上的身份了。
李炎有些不明所以的朝着自己皇爷爷看去,直到看到李显伦那露出的温和,轻松的笑容时,他才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这位皇爷爷,的确已经老了。
只听李显伦继续说道:“朕知晓你们当中依旧有不少人不满国师的存在,觉得他不应该干涉朝政,但朕已老,炎儿年幼,需要这样一位国师站出来。”
“而国师如今的所作所为,朕想要问问,你们当中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百官沉默,低头不语。
就连丞相姜为,也是如此!
见到百官的沉默,李显伦只是笑着轻轻摇了摇脑袋,答案已是心知肚明。
“无论新的政策,还是科考制度,都造福于我大虞。”
“朕相信在国师的相助下,大虞会更加强大。”
“至于水军一事,朕已答应下来。”
说完,李显伦抬手轻轻揉着太阳穴,“退朝吧。”
李海提声而道:“退朝!”
百官纷纷退出朝堂。
留下的李炎担忧的朝着李显伦看去,在这位皇爷爷身上,他看到了身心疲惫,“皇爷爷,您的身体?”
“并无大碍,只是年龄大了而已。”
李显伦看着李炎,眼眶渐渐的湿润起来,“若是你父王在,也用不着朕如此了。”
“皇爷爷,我……”
“炎儿,你很不错,就该像今日这般反驳,你是一国之君,其做事自然不能被朝臣所控制,否则你这成了什么?”
在李海的搀扶下,李显伦有些吃力的起身了。
“朕已让国师回京,毕竟接下来要为你册封储君一事所做准备,他是国师,必须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