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回 周天子分封列国
周朝奠定基业,建立帝业宏图,分封诸侯、赏赐土地以报答功臣的功劳。制定田制,世袭禄位分为三等,选拔官员设置五条途径。铁券金书藏于石室之中,高官显爵手持铜符。从此藩镇分布如同繁星,教化万民,谋略得以施展,百姓也各有不同的发展。
话说姜子牙传令,下令斩杀飞廉、恶来。只见左右旗门官,将二人推到辕门之外,斩首示众,并将结果回报给姜子牙。姜子牙斩了这两个奸佞之臣后,再次进入封神台,拍案大声喊道:“清福神柏鉴在哪里?快带领飞廉、恶来二人的魂魄,到坛前受封。” 不一会儿,只见清福神引领飞廉、恶来来到坛下,跪地聆听宣读敕命。只见这两个魂魄俯伏在坛下,神情极为凄惨。姜子牙说道:“如今奉太上元始天尊的敕命,你们飞廉、恶来,生前甘心做奸佞之徒,迷惑君主视听,导致国家衰败、君主灭亡,自己却苟且偷生。只知道盗取宝物来荣华富贵,却没想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既然已经受到明正典刑,就应当有阴间的惩处;这都是你们自己犯下的罪过,也是命运中注定的劫数。特此敕封你们为冰销瓦解之神,虽然身为恶煞,但你们应当恪守职责,不得再肆意逞凶,你们要恭敬地接受!” 飞廉、恶来听完封号,叩首谢恩,出坛而去。
姜子牙封完神后走下封神台,率领百官返回西岐。有诗为证:
“天理循环若转车,有成有败更无差;往来消长应堪笑,反覆兴衰若可嗟。夏桀南巢风烛,商辛焚死浪中花;古今吊伐皆如此,惟有忠魂傍日斜。”
话说姜子牙回到西岐,进入都城,回到相府休息。众官员也都各自回府。一夜过去,到了第二天早朝。武王登上宝殿,他果然是有道明君,早朝的礼仪与以往大不相同。只见香雾弥漫在空中,瑞烟袅袅缭绕,旭日映照着金黄色的宫殿,庆云舒展着五彩光芒。只听得玉佩碰撞发出叮当声响,众官员衣袖飘飘,好似清风舞动,龙袍上的图案如同蛇龙弄影,四周的御帐在清晨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净鞭响了三声,整肃朝班,文武官员高呼万岁。这早朝的美景是怎样的呢?后唐人有诗,专门描绘早朝的好处:
“绛鸡入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大间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旁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话说武王升殿,只见当驾官传旨:“有事的官员出班启奏,无事则卷帘散朝。” 话还没说完,班列中有姜子牙出班上殿,俯伏在地,行完称臣之礼。武王问道:“相父有什么奏章要呈给朕?” 姜子牙奏道:“老臣昨日奉师父之命,将忠臣良将,以及无道的仙人、奸佞之徒,都按照劫运,遵循玉敕一一封定神位,让他们各自有执掌的职责,享受祭祀,护国佑民,掌握风调雨顺的大权,履行福善祸淫的职责。从今往后,天下将永远保持清平,无需陛下再劳神忧虑。只是天下诸侯,以及随行征伐的功臣,还有道山洞府的门人,都亲身冒着箭矢石块,都有血战的功劳。如今天下已定,应当分封诸侯、赏赐土地,授予他们爵位和俸禄,让他们的子孙世代享受俸禄,以此彰显崇德报功的大义;这都是陛下继承先王遗业的要务,应当立即施行,一刻也不能拖延。” 武王说:“朕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只是因为相父封神之事尚未完成,所以才稍稍等待。如今相父已经回来,一切都听相父安排。”
武王刚说完,只见杨戬、李靖等人出班奏道:“臣等原本是山野之人,奉师父法旨下山,协助完成劫运,平定祸乱。如今天下已经太平,臣等理应归山,以回复师父的命令。那些尘世中的富贵、功名爵禄,并非臣等所追求的。所以今日特来拜别皇上,希望陛下能恩准臣等归山,这真是莫大的恩德。” 武王说:“朕深深依赖卿等扭转乾坤、补天浴日的力量,在平定祸乱、开辟宇宙方面立下大功,让天下永远太平,使世间变得光明。你们对社稷和百姓的功劳,真是无边无际。即使家家户户祭祀,都不足以报答你们的辛劳。你们怎么能这么快就舍弃朕而归山呢?朕实在不忍心。” 李靖说:“陛下的仁恩厚德,臣等早已深受其惠。但臣等生性恬淡,志向在于山林泉石之间;况且师父的命令难以违抗,天意又怎敢故意违背?恳请陛下怜悯并恩准臣等,臣等将不胜荣幸。”
武王见李靖等人坚决要去,不肯稍作停留,心中十分伤感。于是说:“昔日跟随朕开始征伐之时,忠臣义士如云聚雨集;没想到中途有死于国事、丧生于征战的,不知有多少。如今仅存的人,已经所剩无几,朕已经不胜今昔之感。如今卿等刚刚迎来太平,正应当与朕共享安宁之福,你们却又坚决请求归山。朕想强行挽留,又恐怕违背你们的本意,如今只能勉强依从你们的请求,朕心里十分难过。等明日朕率领百官,亲自到南郊为你们饯行,稍稍表达数年共事的情谊。” 李靖等人谢恩离去。姜子牙听到这七人告辞归山,也十分悲痛,众人于是各自散朝,一夜无话。
第二天,光禄寺典膳官早早来到南郊,整治好九龙筵席,一切都准备得十分周全。只见众文武百官,与李靖等人先到南郊等候圣驾。只有姜子牙在朝中,伺候武王的御驾一同前往。话说武王升殿,传旨安排銮驾出城,姜子牙跟随在后。一路上香烟弥漫,瑞彩缤纷,百姓们都十分喜悦,纷纷前来观看天子与众道者饯别的场景。这真是轰动了整个城市的居民,大家都齐聚在郊外。只见武王来到南郊,众文武百官上前迎接圣驾完毕,只见李靖等人再次上前叩谢说:“臣等有何德何能,竟然劳驾陛下御驾亲临赐宴?臣等不胜感激。” 武王用手挽住他们,安慰道:“今日卿等归山,便成为方外神仙,朕与卿等已不再有君臣之分,卿等不必过于谦逊。今日应当痛饮,一醉方休,让朕知道你们离去也无妨。不然,朕心中怎能安心呢?” 李靖等人顿首称谢不已。
不一会儿,当驾官报告酒已经齐备,武王命令左右奏乐,各官都依次就座。武王坐下后,只见箫韵悠扬,君臣欢饮,互相敬酒,十分畅快。席间的美食佳肴,什么炮龙烹凤,水陆珍馐,应有尽有。君臣畅饮多时,只见李靖等人离席谢宴告辞。武王也起身,握住他们的手,再三劝慰他们再饮几杯。李靖等人苦苦告别,武王知道无法挽留,脸上露出不舍的神情。李靖等人安慰道:“陛下应当好好保养身体,这样臣等就不胜庆幸了,等日后有机会再图相会。” 武王不得已,这才放行。李靖等人拜别武王,以及文武官员;姜子牙不忍分离,又送了一程,大家洒泪而别。后来李靖、金吒、木吒、哪吒、杨戬、韦护、雷震子,这七人都肉身成圣。后人有诗称赞他们:
“别驾归山避世嚣,闲将丹灶自焚烧;修成羽翼赴三界,炼就阴阳越九霄。两耳怕闻金紫贵,一身离却是非朝;逍遥不问人间事,任尔沧桑化海潮。”
话说李靖等七人与姜子牙告别后,随行人员一同进入西岐城,回到相府。到了第二天早朝,武王登上宝殿,姜子牙与周公旦出班启奏道:“昨日承蒙陛下恩准李靖等人归山,让他们得以实现修行的心愿,臣等深感庆幸。不过,那些有功之臣,应当分封诸侯、赏赐土地,恳请陛下尽快施行,以满足臣下们的期望。” 武王说道:“昨日那七位大臣归山,朕心中实在不忍。如今关于分封的礼仪制度,一切都按照相父和御弟所商议的执行。” 姜子牙与周公旦谢恩后,退出大殿,详细拟定分封的礼仪制度以及诸侯位次,呈请武王裁定。
次日,武王登上宝座,命令御弟周公旦在金殿上唱名策封。首先追封先王的祖辈,从太王、王季到文王,皆追封为天子。其余功臣以及先朝帝王的后裔,都被封为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男,那些不够五等爵位的则封为附庸。
下面来看看各列侯封国的国号与名讳:
鲁国,姬姓,侯爵。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公旦的封国。周公旦辅佐文王、武王,为天下立下了巨大功勋。后来成王留他在朝中辅佐天子,任命周公旦为太宰,主管陕地以东的诸侯。于是将其长子伯禽封于曲阜,封地纵横七百里,并赐予宝玉、大弓等器物,让他在鲁国为侯,以辅佐周王室。
齐国,姜姓,侯爵。其祖先是炎帝的裔孙伯益,伯益担任四岳之职,他的儿子吕万生平定水土有功,被赐姓姜氏,称为吕侯。其封国位于南阳宛县的西南。自从太公望在渭水被周文王聘请为太师,尊称为尚父,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功劳巨大,被封于营邱,成为齐侯,地位在五侯九伯之上,也就是现在的山东地区。
燕国,姬姓,伯爵。是周同姓的功臣召公奭的封国。召公奭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立下大功,担任周太保,食邑在召地,被称为邵康公。他留在朝中辅佐天子,主管陕地以西的诸侯,于是封他的儿子为北燕伯,其封地就是现在的幽州蓟县。
魏国,姬姓,伯爵。是周同姓功臣毕公高的封国。毕公高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立下大功,被封于魏国,也就是现在河南开封的高密县。
管国,姬姓,侯爵。是武王的弟弟姬叔鲜的封国。他被派去监管武庚,被封于管地,也就是现在的河南信阳县。
蔡国,姬姓,侯爵。是武王的弟弟姬叔度的封国。他同样被派去监管武庚,被封于蔡地,也就是现在河南汝宁府上蔡县。
曹国,姬姓,伯爵。是武王的弟弟姬叔振铎的封国。武王攻克商朝后,将他封于曹地,也就是现在的济阴定陶县。
郕国,姬姓,伯爵。是武王的弟弟姬叔武的封国。武王攻克商朝后,将他封于郕地,也就是现在山东兖州府汶上县。
霍国,姬姓,伯爵。是武王的弟弟姬叔处的封国。武王攻克商朝后,将他封于霍地,也就是现在山西平阳府。
卫国,姬姓,侯爵。是武王同母的小弟的封国。他被封为大司寇,食采于康地,被称为康叔,封于卫地,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冀州。
滕国,姬姓,侯爵。是武王的弟弟姬叔绣的封国。武王攻克商朝后,将他封于滕地,也就是现在山东邱县。
晋国,姬姓,侯爵。是武王的小儿子唐叔虞的封国。最初封于唐地,后来改为晋国,也就是现在山西平阳府绛县东的冀城。
吴国,姬姓,子爵。是太王长子泰伯的后裔的封国。武王攻克商朝后,就将此地封给泰伯的后裔,即现在的吴郡。
虞国,姬姓,公爵。是太王次子仲雍的后裔的封国。武王攻克商朝时,泰伯、仲雍的后裔周章已经是吴国国君,于是封周章的弟弟为虞公。
虢国,姬姓,公爵。是王季的儿子虢仲的封国。虢仲与虢叔都是文王的卿士,为王室立下赫赫功勋,他们的功绩被收藏在盟府之中。文王非常友爱这两个弟弟,称他们为二虢。武王攻克商朝后,将虢仲封于宏农陕县东南的虢城。
楚国,芋姓。其祖先是颛顼的后裔鬻熊。鬻熊曾是周文王的老师,为周王室立下功劳,被封于荆蛮之地,爵位在子男之上。也就是现在丹阳南郡枝江县。
许国,姜姓,男爵。是尧帝时期四岳的后裔的封国。因为其先世有功,武王攻克商朝后,将其裔孙封于许地,也就是现在的许州。
秦国,嬴姓,伯爵。是颛顼的后裔的封国。因先世有功,武王攻克商朝后,将其裔孙柏翳封于秦地,也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府。
莒国,嬴姓,子爵。是少昊的后裔的封国。因先世有功,武王攻克商朝后,将其后裔兹与期封于莒地,也就是现在的莒县。
纪国,姜姓,侯爵。是太公的次子的封国。武王念及太公的功劳,将其分封于纪地,也就是现在的东莞剧县。
邾国,曹姓,子爵。是陆终第五子的后裔的封国。武王攻克商朝后,将其裔孙封于邾地,也就是现在的山东邹县。
薛国,任姓,侯爵。是黄帝的后裔的封国。武王攻克商朝后,将其后裔奚仲封于薛地,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沂州。
宋国,子姓,公爵。是商王帝乙的长庶子微子的封国。商纣王无道,微子带着礼器归顺周朝。武王攻克商朝后,将微子封于宋地,也就是现在的睢阳县。
杞国,姒姓,伯爵。是夏禹王的后裔的封国。武王攻克商朝后,寻找夏禹的后裔,找到了东楼公,将其封于杞地,以奉祀夏禹,也就是现在的开封府雍邱县。
陈国,妫姓,侯爵。是帝舜的后裔的封国。其裔孙闳父担任武王的陶正,擅长制作器具,武王十分倚重他。武王将长女大姬下嫁给闳父的儿子满,并将他们封于陈地,让他们奉祀虞帝。陈地位于太昊之墟,也就是现在的陈县。
蓟国,姬姓,侯爵。是帝尧的后裔的封国。武王攻克商朝后,寻找帝尧的后裔,将其封于蓟地,以奉祀唐帝,也就是现在的北京顺天府。
高丽,子姓。其祖先是殷朝的贤臣箕子,也是商王的后裔。箕子不肯臣服于周朝,武王前去拜访,箕子向武王陈述了《洪范》九畴后,前往辽东。武王就将辽东之地封给了他。如今那里是他的子孙的领地,也就是朝鲜国。
亲王、功臣以及帝王后裔,总共封了七十二个国家。这里只记录了其中最为着名的,其余的比如越国封于会稽,向国封于谯国,凡国封于汲郡,宿国封于东平,郜国封于济阴,邓国封于颍川,戎国封于陈留,芮国封于冯翊,极国封为附庸,谷国封于南阳,牟国封于泰山,葛国封于梁国,倪国封为附庸,谭国封于平陵,遂国封于济北,杞滑国封于河南,邢国封于襄国,江国封于汝南,冀国封于皮县,徐国封于下邳,舒国封于庐江,弦国封于戈阳,郯国封于琅邪,厉国封于义阳,项国封于汝阴,英国封于楚地,申国封于南阳,共国封于汲郡,夷国封于城阳等国,就不一一详细记载了。像南宫适、散宜生、闳夭等,也都分别被分封了不同等级的土地。
就在这一天,武王大摆筵席,庆贺功臣以及新封的文武官员。同时打开库藏,将金银宝物全部分发给诸侯等人。众人都尽情畅饮,欢乐尽兴后才散去。第二天,众人纷纷呈上谢表,向天子辞行,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国。后人有诗为证:
“一举戎衣定大周,分茅列土赐诸侯;三王慢道家天下,全仗屏藩立远谋。”
话说众人各自领取封敕,都回到本国赴任,只有御弟周公旦、召公奭留在朝中辅佐王室。武王对周公旦说:“镐京处于天下中心,实在是帝王居住的绝佳之地。” 于是命令召公迁都到镐京,也就是现在陕西西安府的咸阳县。武王考虑到师尚父姜子牙年事已高,在朝中多有不便,于是给予他丰厚的赏赐,赐予黄钺白旄,让他拥有专事征伐的权力,成为诸侯之长,命令他回到封国,享受安康的生活。
第二天,姜子牙入朝,拜谢武王的赏赐。武王率领百官到南郊为姜子牙饯行,姜子牙叩首谢恩说:“臣承蒙陛下恩赐,让我回到封国。今日这一分别,不知何时才能再次见到陛下。” 武王安慰他说:“朕因为相父年事已高,为王室操劳多年,想让相父回到封国,享受安康的生活,不再让相父在此辛苦操劳。” 姜子牙再三拜谢说:“陛下如此挂念臣,臣该如何报答陛下呢?” 这一天,君臣就此分别,姜子牙踏上前往齐国的道路。
太公到达齐国后,治理国家很有方法,根据时节为百姓提供便利,齐国治理得非常好。后来姜子牙去世,公子继承王位,到齐桓公时称霸天下,这都是后话了。再说武王在西都长安,垂衣拱手,无为而治,四海之内清平祥和,万民安居乐业。后来武王驾崩,成王即位,周公旦辅佐他。从太公伐纣,周公旦担任丞相开始,最终成就了周家八百年的基业。后人有诗称赞姜子牙斩将封神,开创周家前所未有的基业:
“宝符秘出天先,斩将封神合往愆;敕赐昆仑承旨渥,多班册籍注编全。斗瘟雷火分前后,神鬼人仙任倒颠;自是修持凭造化,故教伐纣洗腥膻。”
又有诗称赞周公旦辅佐成王,平定内难,是开创基业的首功之臣,而且还有十位贤能之士辅佐他:
“天潢分派足承祧,继述讦谟更自饶;岂独簪缨资启沃,还从剑履涉宗朝。和邦协佐能戡乱,典礼威称善补貂;总为周家多福荫,大土十乱始同谓。”
封神结!
东周列国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