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章 日后相报
第1186章 日后相报
“你看着我干什么”
李学武吃了一口馒头,抬起头却见李雪盯着自己。
“咋地,相中我手里这个了”
他让了让手里咬了一口的馒头,道:“给你啊”
“怯——”
李雪嫌弃地瞥了他一眼,用勺子舀了一口白粥喝了。
“别以为我啥也不知道啊。”
“我以为你不知道啥啊”
李学武夹了一筷子小咸菜,打量了妹子一眼,问道:“你想说什么”
“哼——”
李雪轻哼一声,扭过头去,道:“你自己心里清楚,我懒得说。”
“那就是没得谈喽”
李学武无所谓地歪了歪脑袋,继续吃早饭。
李雪见自己二哥吃的越香,心里越气。
吃吃吃,没吃过馒头咋地!
“你们昨天晚上是不是在一块了”
“谁们”
李学武很淡定地抬起头,看着妹子问道:“你到底想要说什么”
“我都看见了——”
李雪一撇嘴角,低下头不敢跟二哥对视。
但嘴里还是不饶人地说道:“你能不能别这样,影响多不好啊。”
“李雪同志”
李学武放下手里的馒头,认真地看着妹妹说道:“我既是你二哥,也是你领导。”
“你要想跟二哥说话,那就随心所欲,畅所欲言,我做哥哥的一定会包容你。”
“但你要想跟领导说话,那就端正态度,讲事实,讲道理,不能空口白牙地说话。”
“谁空口白——”
李雪抬起头想要反驳,但见二哥的那张脸,她又没了信心和勇气。
所以,她只能小声嘀咕道:“我就是看见了。”
“看见谁了”
李学武拿起馒头问道:“去哪了,干啥了”
一边说着,一边吃着,好像问的是别人的事。
李雪却迟疑了,喝了半碗白粥,这才说道:“早晨我看见她从你屋里出来了。”
“就这事”
李学武淡定地瞥了对面一眼,吃了一口咸菜,道:“你是景副主任的秘书,为啥见着了不打招呼呢”
“我——”
李雪被二哥问得一愣,心里这个委屈和难过啊。
我没打招呼还有错了
不是,你们那啥那啥还有理了是吧!
我给你们留面子,称呼都隐了,你倒是明目张胆地说出来了。
哦,对了,你凭啥说出来啊!
“收起你的小心眼吧——”
李学武点了点她面前的白粥,示意她好好吃饭,嘴里说道:“下次见着了,就好好打招呼。”
“咋打招呼”
李雪气坏了,横着眼睛瞪了二哥问道:“是叫领导啊,还是叫嫂子啊”
“你叫她土地嬷嬷都行,只要你心眼摆的正,看谁都不歪。”
李学武表情很是平静地说道:“你二哥在你心目中,一点公信力都没有了是不是”
“好,那你说——”
李雪挪开了面前的白粥,抱着胳膊担在餐桌上,看着二哥的眼睛问道:“她昨晚去你那干什么了”
“打扑克,你信不信”
李学武扯了扯嘴角,白了妹妹一眼,道:“你这想象力也太丰富,今天早晨见着的,就能想到昨天晚上去。”
“这是干啥呢斗牛啊”
兄妹俩这正说着呢,景玉农端着餐盘走了过来,同行的还有董文学。
“领导,董主任早——”
李雪再难保持刚刚的勇气和决心,心虚地瞥了二哥一眼,主动跟两位领导打招呼。
“我还说呢,人哪去了——”
景玉农笑着打量了李雪一眼,随后目光扫过李学武,密码电报咔咔咔声响起。
只一瞬间,两人便完成了信息共享,就是这么的默契。
别问,问就是有过技术性沟通。
“早晨起来的早,”李雪声音有些异样地解释道:“在院里转了转,就来吃饭了。”
“李雪第几次来钢城”
董文学当然认识她,笑着说道:“你二哥经常来,应该让他带你出去转转。”
“他……”李雪嘴角一撇,刚想说什么,却反应过来这会儿领导在,只能嘀咕道:“他忙着呢。”
忙啥她是没说,反正忙着呢。
“早晨那会儿吗”
景玉农好像不经意地问了一句,随后也不等李雪回答,便继续说道:“我们开了个早会。”
“啊”
李雪愣住了,茫然地看向景副主任,心道是这算暗号还是代指
“让彭晓力叫你来着,可他没找到你。”
景玉农点点头,没在意她的愣神,看向董文学说道:“我跟学武讨论了一下,上午看现场,下午咱们开个碰头会。”
“领导,您要的材料。”
彭晓力从餐厅门口进来,找到这边递了一份材料给李学武。
“嗯嗯——”
李学武接过来放在了一边,对董文学说道:“早晨让晓力去跟办公室要的,今天要看的项目多,尽量压一压时间。”
啥玩意去——
李雪呆呆地看着二哥,又看了看景副主任,最后看向了彭晓力。
你们搁这演我呢是吧
敢情我看到的是散会场景,我还错过了开早会
彭晓力也注意到了李雪的目光,只是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你瞅啥你想问我啥
你倒是说话啊!李雪
——
“炼钢厂7号炉二期工程已经结尾。”
董文学戴着藤编安全帽,一身的行政套装,站在施工现场介绍道:“预计十月底就能开炉。”
“这一期工程干了多长时间”
李学武背着手,仰望着高塔,道:“圣塔雅集团那边给了个准信。”
“所有的技术引进项目,他们都会按期完成交付。”
他从高塔上收回目光,看向董文学说道:“只要咱们的工程进度跟得上,只要咱们的交货速度跟得上。”
“是跟圣塔雅集团总裁香塔尔谈的”
董文学了然地点点头,同两人往前边走边说道:“工程施工上绝对没有问题,这个可以保证。”
“交货速度怎么搞”
没等李学武回答,他笑了笑,说道:“是按合同期限算,还是按咱们的生产期限算”
“无论依照哪个标准算,我都是希望越快越好啊——”
“这是当然,”李学武点点头,附和道:“如果能在保证工期,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当然是压着对方更好。”
这么说着,他对董文学和景玉农笑了笑,说道:“这样在谈判桌上,我也能拍桌子叫板了不是”
“哈哈哈——”
圣塔雅集团与红星厂合作的主要项目都在东北。
确切点说,就在钢城和营城。
营城的项目相对简单一些,圣塔雅集团提供大型船舶制造技术和机械设备,红星厂代为生产第一艘万吨级货轮。
当然,这艘货轮是以抵账的名义进行交付的,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货轮用以抵账。
总体上来说,圣塔雅集团对国内的合作型投资持谨慎的态度。
尤其是上周发生的事,更是让这份信心雪上加霜。
从合作项目和投资回报上就能看得出,法国人和意大利商人相比,还是小心太多了。
吉利星船舶公司与红星厂的合作还是以长期稳定为核心。
这跟吉利星船舶的贸易地在港城有一定的关系,对方更为自信。
反观法国佬,每投资一笔,就要看到即时的回报。
就算是无偿援助的工程和技术团队,也要时刻收集反馈建设情况。
在钢城工业区,法国人需要工程机械、钢结构、机械类和特种车辆等等。
红星厂已经把部分订单做成了联合贸易,转给了津门贸易管理平台。
也就是说,一些机械和零部件、钢结构工件、特种车辆等等,红星厂会从国内工厂招标收购,再转卖给圣塔雅集团。
当然了,标准是红星厂来定,生产工艺和质量也是早就形成了文件的。
尤其是特种车辆,红星厂贸易管理中心是将订单与汽车零部件供应链捆绑在一起了的。
只有贸易管理中心的会员单位才能接到这些订单。
吃了外贸吃内贸,吃完内贸坑外贸。
都说李副主任最会坑外国人,这个传言算是被做实了。
李学武前脚去营城视察,主要是盯一盯万吨级巨轮的制造准备工作。
能提前拿出船舶做砝码,他也好催促圣塔雅集团尽快履行合约。
因为炼钢厂整体正在进行工业设备和技术的迭代更新。
他已经跟法国人谈好了,要了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轧钢冶炼技术。
分批分段,技术和设备来了,这边的工程就要配合好,尽快实现生产和量产。
这次来钢城,第一站便是来炼钢厂视察,目的也是看一看这里的施工进度。
较为满意的是,钢城工业区整体形势稳定,并没有那么多不稳定因素。
且吃一堑长一智的董文学已经在这里耕耘两年了,早就杀下了狠心。
早前杨宗芳这样的还敢跳起来咬人,现在你再看他,只会夹着尾巴做人。
反观董文学,性情愈加沉稳和气,谈笑间气度自然,没有诸多戾气,但足够让人尊重。
——
三位领导在前面走,两个班子成员,几个随行调研人员和秘书跟在后面走。
李雪用胳膊肘挡了彭晓力一下,两人脚步稍慢,落在了后面。
“干啥呀咋地了”
“小点声——”
李雪瞪了彭晓力一眼,轻声问道:“早晨我二哥……李副主任让你找我去了”
“没有,是景副主任。”
彭晓力见她问起这个,心想原来是介意早会那会的事。
他主动解释道:“李副主任叫我过去开会,见你没在,领导便让我去找你。”
“怎么了”
“没事——”
李雪扯了一个尴尬的表情点点头,说道:“没赶上早会,随便问问。”
她能怎么问,难道要问你进我二哥房间的时候,景副主任在不在
再怎么说,那也是她二哥,另一个是她领导,彭晓力才是外人。
真要是这么问了,彭晓力敢不敢说是一回事,一定是要胡思乱想的。
想起二哥早晨的坦荡,以及说给自己的那些话,李雪也是含糊了。
难道真的是自己错怪二哥了
“其实没啥,就是谈了谈今天要看啥,让我提前准备一些材料,做好行程安排。”
彭晓力不知道她心里想的,还以为她怕挨领导骂,在这担惊受怕呢。
所以自顾自地开导起了李雪,讲了早会的事,又主动问李雪要不要那些材料,他多拿了一份。
“谢谢你啊——”
李雪扯了扯嘴角,努力露出个笑容道了谢。
这小子罗里吧嗦地说了一大堆,一句有用的都没有。
你倒是说说你去房间的时候景副主任在不在啊!
“你还跟我客气啥——”
彭晓力走的近了一些,小声问道:“你陪着景副主任转了大半个中国,又在奉城待了那么长时间,很辛苦吧”
“还行吧,第一次出远门。”
李雪瞥了他一眼,脚下往旁边多走了一步,悄悄拉开了距离。
普通同事关系,别走的太近,不好。
明显的,彭晓力说话的语气一顿,是感觉出了李雪的敏感。
这可真是……
现在厂机关里是个人都知道李雪的身份背景了,小年轻的有几个不想追她
长相、性格、文化程度这些都不用提,只是李学武的关系,那妥妥的少奋斗十年啊。
厂领导家的孩子就是不在跟前,否则早就被盯上了。
当然了,也有舍不得自己的原因。
听说熊本成的闺女长得就够磕碜,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对象。
老熊倒是在厂里物色了几个年轻人,可只要一安排相亲,那些年轻人就逃跑。
只能说这年月的年轻人还是纯洁的多。
走在后面的两人好一会没说话,气氛愈加的尴尬。
彭晓力想要找个话题聊一聊,毕竟像这样的机会不常见。
但他心里现在都是乱的,一时都忘了要聊啥了。
而李雪还在纠结自己是不是误会二哥了,这会儿也沉默着不说话。
直到炼钢厂看完了,转站下一处工厂了,两人这才跟了上去。
只是目光触碰间,多了几分尴尬。
——
从上午八点半开始转,中午简单吃了个工作餐,又继续转到了下午三点半。
炼钢厂、五金厂、电子厂、摩托车制造厂、汽车制造厂、客车制造厂、特种车辆制造厂等等。
其中还包括正在规划和建设的飞机制造厂、轧钢厂、化工厂、发电厂等等。
在电子厂,景玉农和李学武一行人详细地了解了多种电器的技术和生产情况。
参观了多条电器生产流水线,对电器零部件仓库储存和管理等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行人走走停停,绝非走马观,只看一景。
无论是李学武还是景玉农,对红星厂目前的重点项目都是特别关心的。
在技术层面上可能有所欠缺,但在产品和管理方面,两人都能问的明白,说的清楚。
这倒是给现场的管理负责人很大压力,很怕回答的不好,领导会看出来。
李学武在钢城,在董文学这里当然不会装假,更不会故弄玄虚。
现场看到的问题现场就提出来了,而且不是跟现场管理说,而是直接跟董文学说。
他不纠结问题,而是讨论产生问题的原因。
基层的一切问题都能从管理层找到答案,松了紧了都不行。
景玉农与董文学平级,两人各自管理的摊子都很大,很重要。
不过一个在机关,一个在地方,互相之间倒是很好说话。
唯独李学武,跟董文学没客气,对专业厂的生产管理和组织建设提了很多意见。
相比之下,钢城工业的负责人对李学武的意见和态度更为重视。
传言就不用说了,只看李学武和董文学之间的关系,他们也不得不重视。
况且这些问题都是真实存在的,李学武也没有针对那个人,他只是说在座的都是垃圾。
这个真是没办法,尤其是基层管理者。
越是基层管理者,眼界和认知受限越严重,往往他们一说问题,李学武已经很明白了。
对于他们来说是问题,但在李学武这里,随便都能说出两三种解决办法。
而且这些办法还能被基层管理所认同,真心感觉到彼此之间的差距。
所以,讲话都是言之有物的李学武,无形之中好像成了这次调研的主角。
每每都是他在调研结束后,对该项目做出评价。
景玉农也是很佩服李学武的才学和能力,尤其是在务实和务虚之间很能找准平衡。
你听他说话是有一些粗俗的,尤其是跟
嘿,奇怪的是
李学武现场听汇报,对工人和班长提问,好了也笑骂,不好也笑骂。
这些人在得到他笑骂的同时往往能很快明白哪做的好,哪做的不好。
应答李学武的时候,脸上的笑意是很真诚的。
你都说领导应该有文化,客气着说话,但真正会说话的领导更容易得到基层职工的支持。
嬉笑怒骂也是一门学问,谁敢说李学武没有文化,没有才学。
去红星厂机关问问,老笔杆子也不敢吹牛哔说自己的文章在厂里天下无敌啊。
李副主任现在很少动笔了,但只要有文章,那必然是要上大报的。
最次了也是《钢铁日报》这样的系统大报,甚至《人民大报》也会刊登和转载。
他就能用最平凡的文字书写最生动感人的文章,内容详实,感情丰富,思想卓越。
恰恰是写了一手的好文章,却长了一张悍匪的脸,说话又风趣又有内涵,你就说三十岁的阿姨爱不爱
阿姨爱不爱不知道,钢城工业的基层干部们对他是又敬又爱。
上面的领导可能畏惧李副主任来钢城任职,但他们更为期待。
为什么
因为这样的领导告诉你应该怎么务虚,又真正要求你应该务实。
基层到底要不要务虚
这个问题不用思考,这是送命题,答案是必须的。
命是前途和组织生命的命。
抬起头看看厂房悬挂的标语就知道了,抓思想、抓生产。
你说基层要不要务虚
但基层应该怎么务,如何务,务到什么程度,这是个问题。
尺度和程度当然是由上面的领导把控,今天的调研工作,
而景副主任也觉得他把控的很好,两手抓,两手都抓得住。
——
“真不抽了”
董文学打量了自己的这个学生一眼,笑着点点头,说道:“好,大毅力。”
“您别夸我了,这算什么大毅力。”
李学武笑着看向他,问道:“韩老师逼着您戒烟了吧”
“唉——”
董文学叹了一口气,目光有些幽怨地看着他,说道:“你是怎么戒的”
“您是想问我怎么不抽了,对吧”
李学武笑呵呵地说道:“没用的,别想着拉我继续抽了,大丈夫说戒烟就戒烟。”
“这可是好东西啊——”
董文学略显惆怅地看了一眼手里的香烟,不舍地摆在了一边。
是有点可惜了,这都抽上熊猫了。
这里说的熊猫烟不是后来认知的小熊猫,连生产厂家都不一样。
这里说的是五六年魔都卷烟厂生产的,是真正的tg烟。
咋说呢,制烟标准对标了当时牌子最响的外烟三五(555)。
董文学抽这个确实抽得起,也上档次,但李学武还是钟爱胡同孩子的梦,大前门。
可惜了,他现在手里还有储存起来的大前门,但能让他主动散烟的人太少了。
这里多费几句口舌,年轻人初入社会打拼,就算你不抽烟,也带盒稍微上档次的烟放兜里。
出门在外,三五十块钱的面子还是要有的。
不用什么人都散,好哥们、好朋友知道你不抽烟,懂事的就不会要你的烟抽。
真没脸没皮呲哒你,拱火你,说有烟不贡献出来,看人下菜碟等话语,目的是跟你要烟抽的人,趁早离他远远的。
这种自制力和替朋友着想的能力都欠缺,还特么处什么处。
只需要散给初次见面,你需要的求助,或者对你有所帮助的人。
当然了,你散出去的烟不一定有收获,那些人也不一定帮助你。
但散着散着你就知道应该散给谁了,无形之中培养了你看人的能力。
因为每散一支烟,就是几块钱的成本,这也标志着你跟人相处的时间成本。
时间长了,你在提升看人能力和社交水平的同时,也能减少无效社交。
当然了,这是对年轻人的建议,不会散烟、点烟礼仪的,跟父亲或者懂这个的学习一下。
收到你敬烟的那人首先要看你的手势,再看你敬了什么烟,最后看你抽不抽烟。
你不抽烟但带着烟和火,还是这么贵的烟,手法还用了心,你说他对你印象咋样
最后说一句,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你要是强调个性,打造健康人设,就当我说的这些都是放屁。
李学武是真狠下心戒烟了,老李那个哔样的都能戒烟,他凭什么不能戒烟。
要跟领导保持一致懂不懂
厂里早有人说,李学武为了讨好李主任,连特么烟都能戒,这样的人不进步谁进步
所以诡异奇葩的是,厂里真有一些年轻人开始私下里研究和学习李学武的为人和行事做风。
包括言行举止、文笔才学,只要有人记录下来了,就会研究、模仿、学习。
这里最认真,也是学的最像的,当属李怀德的秘书栗海洋了。
这小子实在是太想进步了
除了彭晓力近水楼台先得月,其他人哪有那么多机会跟着李学武屁股后头学习啊。
多是看见了,听见了,学个一招半式的。
栗海洋的机会多一些,这小子甚至会把李学武说的话都记下来,然后揣摩学习。
堪称疯魔,着实吓人。
你瞅着吧,今天李学武扎了一条黑色的腰带,明天年轻人全特么扎黑色的。
第二天李学武换了一条棕色的,第三天年轻人全特么换棕色的。
李学武戒烟这件事好多人都知道,但他在日常工作或者生活中,还是有散烟的习惯。
比如开会的时候,保卫组内部办公会,李学武会先散一波烟再讲话。
比如开现场会的时候,他能准备好几盒烟散给现场的班长或者工人。
每次他下车间,厂职工都特么跟等着投喂的哈士奇似的,一个个的眼珠子瞪溜圆。
李怀德曾经在私下里评价过李学武的这种做派,叫江湖气息。
其实老李自己也是这个德行,他比李学武文化水平还不如呢。
真要是拉到一个年龄段,一起进红星厂,他那样的给李学武提鞋都不用他。
而李学武的老师,也就是董文学在性格上就恰恰相反,是个文人的性情。
师生两个坐在一起,很有反差感,就连说起家常话都带着一股子逗趣。
——
“雪茄烟知道吧粗的。”
李学武放下手里的烟盒,看向董文学说道:“这烟再好抽也伤身体,戒了吧,改抽雪茄。”
“我让彪子跟船舶那边说一下,回头给你来个巴西雪茄专供。”
他坏笑着介绍道:“都说那玩意儿是少女放在大白腿上搓出来的”
“扯淡呢”
董文学瞥了他一眼,说道:“彪子都没飘,你这是要飘啊——”
“就为了一口烟,扯那么老远去还特么搁大腿上搓,万一是老太太搓的咋整哈哈哈——”
他说完也是一个没忍住,笑了出来,摆摆手说道:“算了,戒就戒吧,别特么让你给我整腐败喽。”
“哈哈哈——”
李学武也是笑了起来,他就是纯扯蛋,董文学真答应,他回京就跟韩老师举报去。
“这次来,看您的神情,再看钢城工业的状态,就比以前健康多了。”
“这还健康呢”
董文学迭着腿,好笑地指了指自己的脸,说道:“都快特么跟驴粪一个色了。”
“闲蛋少扯,我问你——”
他整理了表情,认真地看着李学武问道:“圣塔雅集团那边会不会有反复和波动”
“很难说啊——”
李学武听他问起这个,脸上的笑容也是消散了,换做愁楚和担忧。
“那天我在国际饭店整整陪着她坐了大半天,为的就是稳住她。”
周五的事情很重要,包括城里出的事,包括在国际饭店遇到的情况,李学武都一五一十地向管委会做了汇报。
甚至他坐在休息室内陪着香塔尔,传递给他们的情报都是李怀德催促加急处理的。
你看李学武当时表现的很从容淡定,那是身后有着一大群人在做工作。
目的就是限制那天发生的突发状况影响到红星厂与圣塔雅集体的合作。
这纯粹是无妄之灾了属于,时间赶的忒特么准成了。
哪怕再晚几个月呢,圣塔雅在内地与红星厂的合作加深一些,牵绊再多一些,投资再多一些也行啊。
恰恰是合同履行的初期,双方的合作刚刚开始建立正常的程序,喀嚓来了这么一下。
老李在厂里气的直跳脚骂娘,但表现在李学武那必须从容淡定,还得稳住香塔尔。
他当时给香塔尔心里埋钉子,挖地雷,目的就是想留下香塔尔在国际饭店。
但这件事结束的也很快,法国外事馆来人接,李学武可不敢拦着。
所以这件事有些扑朔迷离了,他又不能着急与对方接触,只能尽快赶厂里这边的进度。
在了解营城和钢城的工业基础后,要尽快制定应对的防范措施。
圣塔雅集团真的要撤走或者减少合作项目,红星厂必须要有应对的准备。
董文学是管委会的副主任,也是李学武的顶头上司,必然是要跟他通报的。
上午的调研,李学武当着那么多人,自然不能说丧气话。
这会儿只有师生两人,他不能瞒着董文学,把内心的担忧都讲了出来。
“现在不能急,我得等上面对这件事下结论。”
李学武长出了一口气,看着皱着眉头要去摸烟的董文学,苦笑道:“您就别顶这个压力了。”
“京里那边我尽量维持,李主任也去上面活动了,这件事就快有结果了。”
“万一呢”
董文学叹气道:“我是心疼啊,红星厂多少年才能赶上这么一次大机遇,万一呢”
“那没办法,我们能做的就是未雨绸缪。”
李学武很是认真地说道:“至于说天上哪块云彩有雨没雨,这就不是人力所能为的了。”
“我希望天天下雨才好呢!”
董文学松开了手里的烟盒,看着李学武问道:“你也是够操心的了,家里都好吧,顾宁有没有埋怨你不顾家”
“我干工作的原则您是知道的,公私不搀和,”李学武笑了笑,说道:“上班时间好好工作,下班以后好好带娃。”
“呵呵呵——”
董文学笑了笑,说道:“行啊,真有当爹的样了,这个原则要保持下去。”
“也难,这工作越干越多,永远干不完。”
李学武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我出来只有我闺女最高兴,跟我要玩具和好吃的呢。”
“哈哈哈——”
董文学想起小丫头的可爱来,也是笑着问道:“明年就能上幼儿园了吧”
“再看吧,淘气包一个。”
李学武笑着说道:“顾宁单位幼儿园就在我们家门口,想上学也方便。”
“行啊,你们家有老人帮你看顾,省不少心。”
董文学感慨着说道:“我们家梦元从小就是我们俩带大的,所以都不想生第二个了。”
“我倒是想多要几个,就喜欢小孩子。”
李学武笑着说道:“顾宁不想要了,觉得太麻烦了,天天晚上睡不好觉。”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
“二哥你干啥去”
李雪从招待所楼上下来,见二哥要出去的样子,便问了一句。
李学武都要出门了,回头对她解释道:“怕你再担心和误会,出去住。”
“怯——”
李雪在心里可能自我怀疑,但在面上绝对死撑到底的。
绝对不道歉,不道歉是我对这件事最后的倔强。
“又不知道去哪鬼混了——”
“你这是跟我说话呢”
李学武好笑地等在门口,打量了她一眼,问道:“跟我一起去啊”
“你让我跟你一起去”李雪怀疑地问道:“你确定”
“你呀,学点好的成不成”
李学武弹了她一个脑瓜崩,教训道:“你那点歪心眼能不能别往你二哥身上栽赃陷害”
“我这怎么能叫……那你说,”李雪拉着他的胳膊问道:“你说你干啥去”
“看老彪子和他闺女去!”
李学武一挑眉毛,正经地说道:“大老远的来了,再忙也得去看看啊。”
“那是我挚爱亲朋,手足兄弟啊。”
他点了满眼错愕的李雪的脑门,说道:“这是你第二次错怪我了,我不希望有第三次了。”
“真的彪哥生闺女了”
李雪眨了眨眼睛,看着二哥问道:“那我跟着去看看”
“随你便,”李学武说着就往外走,董文学的汽车已经等在了门口。
每次来钢城,董文学都会把自己的车借给李学武,这已经是习惯了。
李雪想了想,看了一下身上的衣服,又回头看了一眼楼上。
“二哥,你等一下!”
她噔噔噔地追上二哥,从兜里掏出五块钱递了过来,道:“领导这边我真离不开,你帮我随个礼。”
“你要真想去,我跟景副主任说一声就行。”
李学武看了妹子一眼,就要转身回招待所,却被李雪拦住了。
“来出差的,又不是串门的,你走了我还咋走,多不好。”
李雪推了二哥一把,把钱塞进了二哥的口袋里。
“彪哥在家的时候对我最好了,这礼钱必须得有的。”
这话倒是不假,爱屋及乌,回收站挣钱了以后,老彪子对李家人是真的用心。
尤其是最小的李雪,李学武给零钱都是有数的,老彪子给零钱和买东西那是无数的。
“行,我妹妹也学会人情世故了。”
李学武笑着接了她的钱,拍了拍她的胳膊说道:“这边不比京里,晚上别一个人出门。”
交代了一句,在李雪的应声中上了汽车。
看着轿车离开,李雪站在那想了想,二哥今晚还真就住彪哥家了
不能够吧,有这么走亲戚的吗——
“叔叔——”
李学武刚一进院,便见干儿子付之栋飞了出来。
小短腿使劲儿倒腾着,就像要飞起来似的。
等到了跟前儿,这才忍不住叫了声爸爸。
“想叫就叫呗,咋了,怕我不答应啊”
李学武知道小孩子的心思敏感,尤其是这个时候,正是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
付之栋倒是很懂事,趴在他耳边悄悄地说道:“我是怕妈妈伤心。”
“乖儿子——”
李学武了然地点点头,拍了拍他的后背说道:“那这个秘密就咱爷俩知道。”
“你们俩呿嗗啥呢”
周亚梅好笑地看了被李学武抱起来的儿子趴在他怀里叨咕嘁嗗的。
“进屋喝口水不还是现在直接去啊”
“都这个点了,赶紧的吧。”
李学武催促道:“啥也不用拿啊,我让人都准备好了。”
“你准备是你的,我准备的是我的。”
周亚梅拎了一筐鸡蛋出来放在了门口,锁上门以后这才拎着鸡蛋走了出来。
“要不是为了等着你,我早就过去看了。”
“行,算我差你个人情。”
李学武一边把付之栋送上后座,一边说道:“滴水之恩,容我日后相报。”
“去你的——”
周亚梅太知道这人的没正型了,当着司机的面也没表现太过,只嗔怪着瞪了他一眼。
不过当李学武扶着车门子请她坐后面的时候,她还是上了车。
就这样,中间隔着付之栋,两人都坐在了后面。
司机是好司机,又聋又哑,到城里彪子家的时候,李学武让了才进屋坐了。
这边早就准备好了席面,只等他们到了,菜就下了锅。
“我看看我闺女长啥样——”
李学武笑着从老彪子的手里接过了襁褓中的孩子,逗着问道:“叫啥名啊”
“还没起呢,这不等着你帮忙给起一个嘛。”
老彪子笑呵呵地说道:“我说叫李芳、李红、李兰,实在不行叫李雪琴,庆兰不答应。”
“弟妹是大学文化,你让我起”
李学武笑着踢了他一脚,对怀里的小娃娃说道:“瞧瞧你爹,你长大了可不能这样啊。”
“书都翻烂好几本了,想一个否一个。”
老彪子苦笑着说道:“你快给拿个主意吧,李姝那样好的名字就行啊。”
“你跟我找茬呢是吧——”
李学武笑着要再踢他,道:“那是我爸给起的!”
“哈哈哈——”
——
读者任务:给彪子的闺女起个名字!
彪子本名李文彪,孩子母亲麦庆兰。
(不要起李姐这种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