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慈宁澄嫌2
孝庄话落.只半盏茶的功夫.由外厢进来一个穿着补子朝服的御医.
进来的这一位.却并非为怀袖诊脉的李太医.不过怀袖认得他.当初宝兰怀月清公主的时候.孝庄便特指了这位张太医为宝兰调身安胎.据传闻太医院中.这位张太医于孕产一门颇有造诣.因此很受孝庄的器重.
张太医行至房内.先磕头问了安.便拎了药箱垂首站着.
孝庄放下杯盏.开口道:“张太医.今日请你来.是因着毓妃娘娘新进被李太医瞧出了喜脉.但这确切的日子却记的不大清楚了.你给她瞧瞧.看是多早晚怀上的.顺带算算临盆的日子.”
张太医垂首应声.缓步行至怀袖身前.拱手道:“微臣先给娘娘道喜了.”
怀袖浅笑颔首:“那就有劳张太医了.”
此时.有宫人抬了张花梨木的小茶几.放在怀袖身边.张太医将脉枕放在小茶几上.怀袖伸出一只白皙的手臂.缓缓放在了脉枕上.
映雪立刻将绢帕轻轻搭在怀袖腕子上.宫人又在茶几旁放了个绣墩.张太医便坐在绣墩上.缓缓合上眼.静察怀袖的脉象.
康熙站起身.缓步踱至怀袖身侧.伸出一只手轻轻搭在怀袖的肩膀上.怀袖抬起头.见康熙温柔的眸子正凝着自己.便浅浅绽出一朵梨涡.
张太医诊了片刻.令怀袖换另一只手.继续又诊了片刻.方才缓缓起身收了脉枕.
怀袖收回手臂.将袖子轻轻放下来遮住腕子.就听康熙先开口问道:“可瞧出是几时有的孕.”
张太医略沉吟片刻.拱手道:“回万岁爷.从娘娘的脉象上看.必是喜脉无疑.只腹胎的支脉脉象略显轻弱.可见胎形尚不成熟.以臣的经验来看.约莫于九十至百日之间.”
怀袖听见这话不禁微皱了下眉心.九十日至百日之间.不正是她随着康熙征讨乌兰布通的那几日么.竟有如此巧合.她一直以为.这孩子是在疆北将军府的时候怀上的.
宝兰听张太医这么说.眉眼含笑道:“张太医说的定不会错.臣妾当初生月清公主的时候.与张太医说的产期不过相错两三日.”
宝兰边说.边掰着指头算.口中还念念有词:“这么看来.毓妃妹妹怀孕的日子.大约正是万岁爷带兵攻城的时候喽.可真是蹊跷.怎么就这么巧了呢.臣妾听闻.妹妹当时正被葛尔丹囚在乌兰布通的宫里头……”
康熙蹙眉沉声道:“够了.少说两句没人拿你当哑巴.”
康熙的一句喝斥.吓的宝兰和卫贵人身子皆是一抖.宝兰立刻住了口.只不服气地拿眼剜着怀袖.屋中的其他人.也都大气儿不敢出只垂首站着.
惠妃没说什么.只拿眼望着康熙.
却见康熙行至孝庄身前.温和道:“只张太医一人之言.难免有所偏差.不如将李太医也请来.平日怀儿也是惯令李太医瞧脉的.”
听康熙这么说.怀袖缓缓抬起眸子迎向他.
就在方才张太医诊脉之前.怀袖能感受的出.康熙是信她的.他那时眼中温和坚定的神光便说明了一切.
不过怀袖心中始终觉着.自己腹中这孩子究竟是不是康熙的.因是他本人心里最有数.她随军出征的那几日.夜夜侍奉在他的寝帐中.就连她被劫的前一晚.犹记得他在耳边对她说的那些体己话……
就在怀袖出神的空.孝庄已命人疾奔太医院请了李太医来.
与张太医一样.李太医亦在方才那个小茶几上安下脉枕.仔仔细细地将怀袖两只手臂的脉象看了一遍.最终得出的结论.与张太医基本上言出一致.
李太医话刚落.宝兰又憋不住娇笑道:“这下可是千真万确的了.毓妃妹妹.你腹中的孩子该不会是在乌兰布通城里怀的吧.呵呵……”
这一次.不待康熙开口.孝庄先蹙眉道:“这有什么好笑的么.兰妃.你如今越发的不成体统了.”
康熙的脸色此时已很不好看.侧眸冷觑宝兰一眼.撩袍摆端坐在先前的位置上.淡淡道:“怀儿那几日始终陪在朕身侧.即便是那几日有了身孕.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孝庄听康熙这么说.略想了想.问道:“毓妃当时被葛尔丹掠去了几日.”
康熙还没开口.宝兰先抢着回道:“臣妾听闻.毓妃被掠去了足足两日.足足两日的光景.什么事都来得及……”
孝庄蹙眉嗔道:“兰妃你也随军出征了么.怎见得比万岁爷自个儿还明白.”
惠妃也忍不住低声道:“你就少说两句吧.惹怒了万岁爷.当心又禁你的足.”
几次三番被斥.宝兰噘着的嘴总算安生闭上了.唇角却不自觉挂着嘚瑟笑意.
康熙呷了口茶汁.淡淡道:“不过两日而已.怎就那么凑巧了.
话落.康熙起身道:“朕的南书房还积着许多折子没看.若没旁的事儿.朕就先过去了.”
惠妃见康熙欲走.也跟着站起身.笑道:“万岁爷说的不错.不过两日.受孕这种事.也不是随随便便就……”
“话不是这么个说法.”
就在康熙.惠妃和宝兰都站起身时.一直一语不发的怀袖突然开口了.且言辞冷冽.震的在场所有人都是一愣.
怀袖坐在椅子里始终没动地方.清明剔透的眸子扫过包括康熙在内的每一个人的脸.缓缓站起身.行至孝庄身前.躬身施了个圆圆满满的礼.继而转身面对着众人开口道.
“方才.你们口口声声说.不过两日的功夫.没有这么巧的事.这句话本身就有诟病.
尽管本宫被葛尔丹略去乌兰布通关了两日.但.本宫可以对着长生天发誓.葛尔丹从始至终.没碰过本宫的一根毫毛.
本宫腹中的孩子.本就是万岁爷的血脉.爱新觉罗皇族的龙种.本宫被掠的前一夜.尚在万岁爷的帐殿中侍驾.此事有万岁爷可作证.”
此一番话落.房内一片寂静.怀袖的目光直直凝向康熙.连孝庄也侧目望着康熙.
康熙始终垂着眼帘.纤长的睫毛洒在眼下一片阴影.神光遮蔽在那片阴影中.晦暗不明.瞧不出丝毫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