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皇差

最后三皇子一派还是争取到了这次皇差,三皇子楚怀瑾已经不同之前的稚嫩谦逊,随着一段时间的听政,接触政务越多,上位者的气势也越来越足。

只不过想到他来是要跟长公主一起,想到之前的一巴掌,以及怀庆眼中不掩饰的杀意,三皇子树立起来的信心和骄傲也在不自觉中悄然隐去。

看着左右两位同行的大人,三皇子还是觉得有些意外。

他原本以为就算父皇重视,刑部和大理寺各派一个副手跟着,随同一些下属官员也就够了。

谁能想到刑部尚书大人尤恪,大理寺卿沈抑尘都亲自前来。

有这两位大人陪同,三皇子那是又放心又无奈。

放心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也就有了保障,他这一趟差事算是稳稳的了,正常情况下不会有什么意外。

不好的就是,就算有什么政绩,那也不是他的。

“尤大人,不妨跑一跑?”沈抑尘率先提出邀约,其实陪着三皇子坐马车,还真是耽搁时间。

不过,皇家仪仗不都是如此吗?

更何况和三皇子同乘,还真是……不自在。

“好久没有松松筋骨了,沈大人,请。”

尤恪果真响应,他也懒得坐这马车,两人一同向三皇子告罪,直接下了马车,牵来自己的马匹。

“这大理寺“”这么闲的吗?沈大人居然能亲自陪同三皇子出行?”放马狂奔一一会之后,尤恪率先出声。

除了打趣,好似没有别的意思。

“刑部的活也不轻松啊,尤大人怎么也能亲自陪同,这是不放心三皇子殿下?”沈抑尘微微一笑,从容反怼。

要说嘴皮子,两人可不分上下。

要说城府,那也是心眼多如芝麻的一批。

“按理说,沈大人应该为乾王殿下争取这差事的,怎么这次眼睁睁的看着差事落到了三皇子头上,沈大人难道就不怕这试刀石最后把刀给卷了?”尤恪直接看向沈抑尘,他们是同僚,也是……天子门生。

尤恪他不站队,但是并不代表他看不清形势。

他纯属好奇。

当年有太子的时候,沈家支持乾王的势头那是锐不可当。

怎么太子没了,这帝王还没重新立储的时候,沈家突然退了下来,任由三皇子一脉异军突起。

若说没有沈家的放纵,三皇子的势力不可能涨的那么迅猛。

为什么呢?

沈家放弃了?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就算沈家想要放弃,身后跟着的百官也不会愿意。

那么为了什么?

想来想去,那就是磨炼乾王。

随着太子的离世,乾王的缺点好像暴露的比优点突出,这可不止沈家人发现,有眼睛的都能看到。

至于沈家人的退让,这才是让头脑清醒的人更为敬佩的点。

毕竟,储位之争历来都是你死我活的,此消彼长。

若是尺度掌握不好,到了最后可能就是一念之差,就差之千里。

“若是三皇子比乾王更适合,又何尝不可?”沈抑尘并没有回避,更没有因为尤恪的直接而生了恼意。

最主要的是,他相信,最后他们或许都上不了那个位置。

因为有比他们更适合的人选……

“这次宿州之行,沈大人有什么打算?”尤恪话题一转,问着即将到来的问题。

皇上给他们的问题可是大大的,若是这次不是长公主恰好因为一时善念帮助了那安国公府的小姑娘,这事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捅出来?

要真那样,真成了国中国了?

成何体统?

别说帝王不能接受,就是他们也是难以接受的。

“一切听从三皇子的。”沈抑尘微微一笑,他只是个臣子,上头不是还有君吗?

三皇子可是代表了帝王的,一切都有人做主。

若说三皇子是乾王的试刀石,反过来,乾王何尝不是三皇子的锻炼场。

“可惜了,长公主……”尤恪突然的叹息,让沈抑尘笑了。

“要不,先行一步?”尤恪提出邀请,看看身后根本就看不到的仪仗队,这慢慢走,还不知道要走到什么时候?

“谁赢谁请客?”

沈抑尘一甩马鞭,空中噼噼啪啪作响。

“走,驾……”

都是久坐高堂之人,出了门,自当放飞自我。

随着两位大人的离开,三皇子也更从容自在了些。

就听得有人禀报,两位大人先行一步,在宿州恭候三皇子殿下。

紧随其后,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纷纷请辞,先行一步。

其余部门的官员只能按耐住性子,跟随三皇子的仪仗慢慢走。

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高官的姿态和底气。

当尤恪和沈抑尘带队先行到达,都还来不及去给长公主请安,就已经被官员们夹道欢迎请进衙门。

“下官见过两位大人,下官本该给两位大人接风洗尘,可是下官实在是分身乏术,下官已经数日不得眠,两位大人来了,下官也能歇一歇了,怠慢之处,等此事过了之后,再由两位大人处置。”齐凯努力撑着快睁不开的双眸,最大限度的呈现了对上峰的敬重。

但是他实在是撑不住了。

话说完之后,直接不管不顾的走到一旁用凳子架起的临时床铺,倒头就睡。

几乎是秒睡。

顿时鼾声已经响起,快到尤恪和沈抑尘都瞠目。

再环顾一圈,一同看到他们到来,那一个个黑眼圈,感觉随时都能倒下的样子。

“有劳各位尽可能的交接,先去休息。”

沈抑尘无奈开口了,为官二十载,他可从未见过这种阵仗。

“禀报大人,长公主下了死令,所有案子都必须在一个月之内解决,若是解决不了的统一报送,若是无报送,又延迟拖沓的,一律按照玩忽职守算。”

这是他们不敢懈怠的原因,同时也因为案子太多的缘故。

尤其好多案子是陈年旧案,调查取证上很困难。

但是,他们不敢歇着。

尤恪和沈抑尘不约而同的摸了摸鼻子,他们都是法案口的,自然知道这其中的艰难。

可是,人家都能坚持下来,总不能他们来了就觉得公主的指令有问题?

更何况,他们本就是来支援的,只可能把效率提高,完成速度变快,不可能降低变弱。

这也是对他们办案能力的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