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估计是没看上海滩的事。
此时的马虎,正和家人们涮火锅。
虽然雨最大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但延绵不绝的小雨,威力却是一点也不小,再加上秋风,吹在身上,绝对和德华的那首冰雨应景。
所以,把土炕烧的热乎乎的,一家人围桌而坐,涮点羊肉火锅,烫上一壶温热的白酒,才是这阴冷秋夜里最惬意的事。
土炕够大,女眷不少,所以直接坐了两桌。
一桌是老娘,二姐,三姐,加上林夏,还有她那个叫赵丽娜的朋友。
那丫头,因为上次的事,是说啥也不敢回家,或者一个人待在宿舍了,但今晚的饭局,马虎又不想将林夏拉下,便将其也请了过来。
虽然她家里的事还没解决,但那个村霸因为马虎的一句话,已经自顾不暇了,也没时间来找她麻烦了。
“林夏,好羡慕你,能嫁到这么和谐的家庭。”
看着吃饭时,不时和林夏开玩笑,还给林夏夹菜的二姐,三姐,赵丽娜的眼中满是羡慕之色。
林夏轻拍了下她的小手:“小丽,爱情这个事,还是要靠自己争取的。”
“你这么好,以后肯定能遇到一个真心对你的人,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
赵丽娜微微红了红脸,低下头,轻声说道:
“可是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去争取,觉得自己总是遇不到合适的人。”
三姐听到她们的对话,笑着插话道:“小丽啊,这缘分来了挡都挡不住,你就放宽心,该来的总会来的,平时也多出去走走,认识些新的朋友,还有,尽量少听父母的。”
“马春竹,我看你是要上天哪,还少听父母的?”
王慧正好挨着马春竹坐,担心这丫头教会赵丽娜和林夏,一把就抓住了她的耳朵:
“咱家现在就你一个光棍子,自己在那光屁股拉磨,还教别人.........”
三姐赶紧辩解:“哎呀娘,那不得分啥父母吗,像你和爹这么有正事,说啥我肯定听啊。”
“可丽娜他爹,要她嫁给傻子,用彩礼来换亲,肯定不能听啊。”
“再说,哪有叫女孩子光棍的........”
“那该叫你啥?要求别那么高,又要长得帅,又要领工资的,你咋不上天呢?直接去城里找呢。”
林夏见状,抿嘴偷笑道:“娘,你别急,等我和虎子婚事办完,咱全家出动给三姐找对象。”
三姐反驳:“别,千万别,现在讲究自由恋爱。”
三岁的陈安安,听到这里,也赶紧举手:“姥姥,姥姥,我以后也想自由恋爱。”
二姐听后,脸色一黑,直接掐了她一下:
“自由个屁,你以后是包办婚姻,我说了算。”
“整天调皮捣蛋的,不到半个月,偷了人家好几只獭兔........”
陈安安不服气道:“都是小胖子指使小花干的,再说小舅都是给了钱的。“
“吃饭,吃饭,教育孩子回去教育去。”
“还有老三,啥自由恋爱,最多是让你自由相亲。”
王慧是不信马春竹的鬼话,每天除了去场部上班,回来就猫在家里看电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连吃饭都得她叫,上哪自由恋爱去。
像虎子和林夏这种自己处对象的,毕竟还是少数,多数人都是相亲。
靠着亲戚朋友介绍,在十**岁合适的年纪,一年相亲个十来次,双方互相看对眼了,再私下打听一下家里的根,合适就先处着,处着没问题,再谈婚论嫁。
换个最通俗的说法,想处对象,总得先有那么个人吧。
女眷这边聊的热闹,男人那桌就更热闹了,最中间放着一个大碳炉,除了新鲜的羊肉,还有不少青菜。
老爹和大伯挨着,互相干着白酒,二姐夫陈大磊则是在一旁,说着从小卖店听到的趣事。
眼下村里,除了最东边的堆场,他的小卖店俨然成了第二个情报站。
“爹,大伯,那个张小军你们知道吧,他爹来过几次小卖店,说这家伙认识了大人物,跟着人家去了春城赚大钱去了。”
“听说,明年也打算盖大砖房,还要照虎子的标准来。”
“还有那个李小明,听说因为在看守所打人,又加了刑期。”
“还有许大山哥俩,听说天天晚上去许大力家住,咱也不知道咋回事。”
“还有这物价,五天一小涨,十天一大涨,像虎子三个月前花1000块钱买的国产彩电,现在都涨到1300块钱了。”
大伯叹息一声:“这事我也知道,好像叫什么物价闯关,听二奎说县里不少人,都在抢购电器。”
“我这还犯愁呢,用不用先给三平准备一台彩电。”
马福军想起自己一个月48块钱的工资:
“要我说,物价这么涨不正常,说不上快调工资了。”
“要是工资也涨了,这物价不是相当于白涨了?”
“谁知道呢.......
马虎这边,则是一边听着二姐夫的小道消息,一边和三哥聊着。
三哥前几天都在镇上,因为大伯要收拾园子,才被叫了回来。
“三哥,生米煮熟饭的事咋样了?”
“不咋样,人家小芳是正经女孩,我哪敢太过分,最多就是牵个手。“
马三平说完,将马虎拉到耳旁,轻声道:
“虎子,告诉哥,你当时是咋把林夏拿下的?”
“没啥啊,就是喝了点酒,看了几集《上海滩》,顺势就拿下了。”
“我不信,这么简单?”
“这有啥难的,女人只要爱你,情到深处自然就水到渠成了,除非她还不够爱你。“
马虎可不会说,他是靠着忽悠,先是保证不进行最后一步,等将林夏动情的时候,再偷袭的。
马三平听了马虎的解释,反而更忧虑了:
“可我现在,连嘴都没亲上,是不是她不够爱我?”
“我哪知道,估计是你们没看《上海滩》,有空去看个电影也行啊。”
“我试试吧,正好她这几天要去县里。”
“去县里干啥?”
“没细说,好像是工作的事。”
两人的话没说完,门外就出现了两个穿着雨披的身影。
“马福军同志,在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