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崩溃的李逸风
另一边,京城,曾经那番繁华热闹的景象已如过眼云烟,消散在连绵的战火之中。
往昔,京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摩肩接踵,叫卖声、谈笑声交织成一曲热闹的市井乐章。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琳琅满目,从精美的绸缎庄到飘香的点心铺子,从高悬招牌的酒楼到摆满奇珍异宝的古玩店,应有尽有,处处彰显着这座都城的富庶与繁荣。
然而如今,战乱的阴影笼罩着京城,曾经熙熙攘攘的街道,如今显得格外冷清。
街道上的行人,只有原来不到一半的人数。那些行色匆匆的路人,脸上大多带着疲惫与忧虑,脚步也不再如往昔那般从容。
许多商家无奈之下早已桃之夭夭,只得关门歇业,纷纷逃往江南郡和江西郡等相对安定的地方,以求自保。
一家老字号的绸缎庄,大门紧闭,门板上贴着一张褪色的告示,诉说着店主离去的无奈。
店内,曾经摆满华丽绸缎的货架如今空空如也,只留下些许灰尘在阳光的照射下飞舞,仿佛在默默追忆着过去的辉煌。
不远处的酒楼,曾经食客盈门,如今却大门紧锁,招牌在风中摇摇欲坠,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似在发出无声的叹息。
曾经热闹非凡的集市,如今也变得冷冷清清。摊位大多已被遗弃,只有几个卖菜的老农,守着为数不多的几筐蔬菜,在角落里眼巴巴地盼望着能有顾客光顾。
曾经这里摆满了来自各地的奇货,如今却只剩一片荒芜,让人不禁心生凄凉之感。
京城的百姓们,看着曾经熟悉的城市逐渐衰败,心中满是苦涩与无奈。老人们时常坐在门口,望着空荡荡的街道,回忆着过去的繁华,忍不住摇头叹息。
孩子们不再像以往那般在街头巷尾嬉笑玩耍,而是紧紧依偎在父母身边,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惧。
而在京城的皇宫中,皇帝李逸风坐在龙椅上,望着大臣们呈上的一道道关于全国各地现状的奏折,眉头紧锁,心中满是忧虑。
他深知,如今的局势不仅影响着朝廷的脸面,而且,由于地方官员的阳奉阴违,如今收上来的赋税只是原来的十之一二,军队,官员的俸禄都不够,更不要说其它各项开支,长此以往,国家的根基不稳也。
可面对如今此起彼伏的战乱,各地官员的阳奉阴违,此时的他心中感到从未有过的力不从心,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不禁想起了曾经的雄心壮志,那时的他以为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可以轻易地解决这些问题,让国家过上和平与繁荣的日子。
然而,接过皇冠后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却无情地击碎了他的幻想。他望着眼前的混乱局面,心中充满了焦虑和无奈。
国家陷入更深的危机,百姓受苦受难。各种矛盾的心情让他倍感压力,仿佛整个世界的重量都压在了他的肩上,让他喘不过气来……
李逸风猛地从座椅上愤怒地站起身来,双眼瞪得通红,近乎失控地咆哮着:“为什么?
为什么!”声音在空旷的宫殿内回荡,带着无尽的愤懑与不甘。
他紧握着双拳,关节因用力而泛白,整个人仿佛一头困兽,在愤怒与无奈的牢笼中挣扎。
“我究竟算什么?
为什么……
我拼尽全力,为什么……
我什么都改变不了!”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平日里的帝王威严此刻已被内心的绝望冲击得支离破碎。
如今的他,眼睁睁看着局势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却感觉自己如同置身于汹涌波涛中的一叶扁舟,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掌控航向。
“就连我的哥哥们也要起来造反,觊觎我的皇位!”说到此处,李逸风的眼中闪过一丝痛苦与难以置信。
曾经血脉相连的兄弟,在权力的诱惑下,竟变得如此陌生与狰狞。家族亲情的崩塌,让他心中最后的温暖港湾也化为乌有。
“特别是四哥,你怎能如此丧心病狂!”李逸风几乎是咬牙切齿地吼出这句话,“你竟然不惜与吐蕃蛮夷勾结,率领大军来践踏我朝的国土!
你可知道,你将无数百姓置于水深火热之中,将祖宗打下的江山推向万劫不复之地!”
李逸风的胸膛剧烈起伏着,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撕扯着他内心的伤口。
面对如今这混乱不堪、岌岌可危的局势,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
身为帝王,他本应掌控天下,保家卫国,可现实却如同一记记沉重的耳光,将他的尊严与自信彻底击碎。
终于,在这如山般沉重的压力下,李逸风再也无法支撑。
他双膝一软,缓缓跪坐在地,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他崩溃地大哭起来,哭声中夹杂着痛苦、无奈、愤怒与绝望。
此刻的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只是一个在命运捉弄下,孤立无援、满心伤痛的可怜人。
宫殿外,风声呜咽,似乎也在为这动荡的局势和帝王的悲叹而哀鸣。
宫门外的太监们如惊弓之鸟,被皇帝那失控的愤怒与悲恸的哭声吓得瑟瑟发抖。
他们低垂着头,身子微微颤抖,大气都不敢出,仿佛发出任何一点声响,都会如同导火索一般,再次引爆皇帝那已然濒临极限的情绪。
每一声皇帝的怒吼与痛哭,都像是重锤,狠狠地砸在他们的心口。
他们紧紧地缩着身子,眼神中满是惊恐与不安,只能静静地跪在地上,听着皇帝在殿内宣泄着内心的痛苦,却不敢有丝毫动作。
旁边的太监总管眼神闪烁,脸上满是忧虑。他深知皇帝此刻的状态极为糟糕,这样下去恐会伤了龙体,且不利于稳定局势。
思索片刻后,他微微侧身,朝着身旁一名机灵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然后压低声音,悄声吩咐道:“快去请太后娘娘前来,动作要快,切莫声张。”
小太监心领神会,立刻点头,像只敏捷的小老鼠般,蹑手蹑脚地转身,沿着宫墙匆匆离去。
他脚步轻盈而急促,一路上不敢有丝毫耽搁,心中只想着尽快将太后请来,以安抚皇帝那失控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