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清缴大元帅
第 595章 清缴大元帅
杨毅望着远去的车队,心中默默祈祷朝廷能尽快同意他的请求。
他深知,清剿吐蕃残军不仅关系到更多百姓的安危,也关乎着他借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以巩固自己的根基。
钦差走后,杨毅深知局势严峻,一刻也不敢懈怠,当即全身心地将重心投入到军队训练之中。
他明白,无论是应对吐蕃残军,还是面对朝廷可能存在的复杂态度,强大的军事力量都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杨毅治军极严且有方,在他的精心操练与招募扩充下,如今已发展到六万多人,其中更拥有一万五千余骑兵,可谓实力大增。
每天天还未亮,军营里便已响起激昂的号角声。杨毅总是以身作则,身着战甲,早早地出现在校场上,监督士兵们训练。
步兵方阵中,士兵们手持长枪,步伐整齐划一,喊杀声震天。
他们反复练习着各种战术动作,无论是冲锋、防御还是变阵,都力求做到精准无误。
杨毅在一旁仔细观察,一旦发现有士兵动作不规范,便立刻上前纠正,亲自示范,耐心讲解要领。
骑兵军团营地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一万五千余匹战马嘶鸣声此起彼伏,骑兵们在马背上如疾风般驰骋。
他们练习着骑射之术,在高速奔跑的马背上张弓搭箭,箭矢如流星般射向远处的靶标。
杨毅深知骑兵在战场上的机动性与冲击力至关重要,因此对骑兵的训练尤为严格。
他要求骑兵们不仅要具备精湛的骑术和高超的箭术,还要能够在复杂地形和恶劣环境下迅速做出反应,执行各种战斗任务。
除了常规的军事技能训练,杨毅还注重培养士兵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战斗意志。
他时常对士兵们说:“战场上,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旁的兄弟就是你们的后背,只有彼此信任、相互配合,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在他的教导下,士兵们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整个军队宛如一个紧密团结的大家庭,凝聚力和战斗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支军队在杨毅的悉心打造下,愈发精锐,成为了一股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强大力量,只待朝廷旨意下达,便随时准备奔赴战场,清剿吐蕃残军,守护一方安宁。
半个月一晃而过,在焦急的等待中显得格外漫长。
杨毅每日在军营与别墅间往返,密切关注着军队训练的同时,也时刻盼望着朝廷旨意的到来。终于,在他的左等右盼下,朝廷的旨意到了。
杨毅身着戎装,神情庄重地单膝跪地接旨。太监展开明黄色的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杨毅将军心系百姓,忠勇可嘉,朕甚欣慰。
今吐蕃残军于国内肆虐,朕特准将军出兵剿灭,以安民心。
然当下朝廷大军正在北边与突厥大军征战正酣,朝廷军备粮草有限,实难再拨发予将军。
望将军体谅朝廷难处,自行克服。此次出兵征剿,所得任何缴获,朝廷概不索取。
朕任命杨毅为清剿大元帅,全权负责清剿国内吐蕃残部。
将军所到之处,当地官员皆需听从调遣,不得有误。望将军早日凯旋,不负朕望。钦此!”
杨毅心中暗暗发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大干一番了,他恭敬地接过圣旨,大声应道:“臣杨毅,谢主隆恩!”
起身之后,他满脸笑容送走了宣旨的太监。心中思索着圣旨的内容,朝廷同意出兵,还授予自己清剿大元帅的职位,这无疑是对他的信任与授权,在征剿过程中能更好地调配各方资源。
但朝廷又以北方与突厥作战为由,无法提供粮草军备,这无疑给此次清剿行动增添了巨大的困难。
不过,杨毅并未因此而气馁。他深知,朝廷目的在清楚不过,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呵呵!到底谁能笑到最后还不一定。
杨毅迅速召集麾下将领,传达了朝廷的旨意。
将领们听闻后,虽对朝廷不提供粮草军备一事担忧不已,但在杨毅的一番解释鼓舞之下,纷纷表示坚决服从大帅命令,愿意跟随大帅一同出征,剿灭吐蕃残军。
“弟兄们!朝廷虽然什么都不给我们,但我们都有一颗保家卫国的决心,吐蕃大军在我们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我们绝不能坐视不管!
此次出征,我们不仅要为百姓报仇,更要让天下人知道,我们忠义军的威名!”杨毅目光坚定地看着众将领,大声说道。
“愿听大帅指挥,剿灭吐蕃残军!”将领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营帐,士气瞬间高涨。
随后,杨毅开始有条不紊地部署出征事宜。他安排李义文统计现有粮草军备,制定合理的补给计划;又派人提前前往周边州县,与当地官员沟通协调,争取在行军途中获得一定的支持,当然,要是遇到不听话的,那到时候就只有换一个人了!
同时,这期间他一直加强对士兵的战前训练,确保他们以最佳状态投入战斗。
五日后,晨曦初照,大地染上一层金黄。杨毅一身银色战甲,英姿飒爽地骑在高头大马上,身旁战旗猎猎作响。
在他身后,三万步兵与一万骑兵整齐列阵,军容严整,气势磅礴。
步兵们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长枪、长刀等兵器,目光坚毅,宛如钢铁长城。
他们步伐整齐划一,每一步落下都仿佛能让大地为之震颤。
骑兵们则身着轻便灵活的皮甲,胯下战马膘肥体壮,昂首嘶鸣。
骑手们腰挎弓箭,手持长刀,身上散发着一股凌厉的气息,犹如一支随时准备破敌的利箭。
随着杨毅一声令下:“出发!”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山南郡推进。
一路上,尘土飞扬,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激昂的出征战歌。
杨毅骑在马上,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心中思索着此次清剿行动的战略布局。
山南郡是吐蕃残军频繁出没的地区之一,百姓深受其害,杨毅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