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想作死我陪你!

李牧说得好似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正因如此,当听说七皇子未集齐足够数量时,心里才会十分焦急。”

“依靠我这边凑到的那一小部分实在不够应付需求啊。”

很显然他这是想要祸水东引啊!

“微臣忠于职守,光明磊落,请陛下明鉴!”

“若陛下仍存疑虑,微臣愿意接受任何惩罚!”

这时,周汤也是赶紧发言。

毕竟他们二人唇亡齿寒。

“皇上,太师一片丹心可昭日月,请圣上仔细思量后再做决断。”

“至于那些神秘消失的军粮,依照微臣推测,极有可能正如七皇子所说是被人故意搅局所致。”

“只不过具体事实真相还需要进一步调查才能知晓。”

“但我坚信这绝对不是出自太师手笔!”

话音刚落,便同李牧一起对着赵祯俯首磕头。

其身后众官员也随之齐齐叩首。

“愿圣上明察秋毫!”

赵铮的目光,在跪地的群臣身上缓缓掠过。

这些官员对李牧显然是忠诚到底!

直到现在,仍在极力保护李牧。

李牧与周汤显然将大部分罪责推卸给了他人。

然而,赵铮对此并不太在意。

他悄悄向赵祯瞥去一眼。

私结党羽,权倾朝野,

这自然是皇上的大忌!

大殿上乌泱泱一大片跪倒的朝臣,都在力保李牧。

赵铮不相信,皇父心中毫无盘算!

此时此刻,就看皇父如何决断了。

赵祯脸色凝重,却让人看不出他的心思。

目光审视着一众朝臣,沉声问道:

“那么各位卿家是否知道,剩余的粮草是谁筹集的?”

赵祯的话语中,已经带有责问的意味。

然而,话音刚落,

殿内一片寂静。

这时候谁敢站出来,无疑就是在揽罪。

生死祸福,谁都逃不掉!

砰!

赵祯猛地一拍御桌,让在场所有人不由得心头一颤。

“传旨,彻查此事!”

“朕要看看,诸位卿家中还有谁心口不一!”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股怒意!

群臣心中顿感寒意。

圣上一旦震怒,只怕这朝堂之上会有一批人因此丧命!

“李卿家!”

赵祯淡淡地叫了一声李牧。

李牧心中一紧,赶紧抬头。

赵祯神色庄重,沉声道:

“今日你未查明真相,便擅自诽谤赵铮。”

“此事,你无法辩解。”

“朕削减你三年俸禄,全部归于赵铮。”

“你自己写一份悔过书,呈给赵铮。”

“另外,罚你禁足一个月,一个月之内,不准参与朝政!”

他身体微微前倾,淡淡地问道:

“你认罚吗?”

听到这里,李牧不由浑身一颤。

减俸对他来说并不重要。

但亲笔写下一封悔过书,交给赵铮,

简直是奇耻大辱!

而让他最为忐忑不安的是被命令一个月内不得参与朝政。

这显然是削弱他的权力!

这些惩罚,确实非常严厉!

事已至此,他不得不接受。

“陛下英明!”

“臣甘愿受罚!”

见状,赵铮嘴角浮起一丝微笑。

皇父处理得相当妥当!

李牧在朝中势大,他已经看得很清楚。

即使皇父,也不可能只因这件事就对李牧采取极端措施。

但是这样慢慢削弱李牧的一些权力,已经足够让他感到困扰了!

这时,赵祯的声音再次响起:

“之前提议削除赵铮皇子尊位的那些官员,都罚去一个月俸禄。”

“你们散会后也不许离开。”

“既然想跪,那就再跪三个时辰吧!”

说到这里,赵祯轻挥了挥手。

那群跪倒在地的朝臣个个满脸苦涩。

他们已经跪到现在,双腿都有些支撑不住了。

再跪三个时辰,他们的腿恐怕要废了!

但他们哪敢违抗,只能苦涩接受。

处理完这些人,赵祯转向罗昶询问:

“罗卿家,依你看来,赵铮所筹的这些粮草,能支持大军作战多久?”

罗昶立刻上前,略作思索后恭敬回答:

“应当可以支撑到秋收。”

“到那时,只要迅速将秋收的粮食运到赣州,就可以支撑朝廷大军消灭柔然贼军!”

闻言,赵祯微微点头。

柔然的情况尚不明朗。

这一战会持续多久也难以预料。

能撑到秋收,已经很不错了。

“陛下!”

这时,李牧的声音再次响起。

只见他跪在地上,抬头仰望金椅上的赵祯。

“容老臣斗胆进言。”

“即便七殿下筹集了一百三十万石粮草,对于大军的需求恐怕仍然不够。”

“战场上,敌我双方都知道断绝粮草是关键。”

“如果战场上失去粮草供应,就会导致军队连连败退。”

“朝廷必须再多储备一些粮食,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他说得条理清晰,丝毫没有惧怕罗昶等人的反驳。

接着,他又暗暗看了赵铮一眼,眼神阴冷。

今天吃了这么大的亏,他绝不会让赵铮好过!

“可惜,之前的军粮已经全都被毁。”

“否则,现在的这批粮草可以作为备用粮食使用。”

听李牧如此说,赵铮目光一沉。

都这个时候了,这老家伙还想暗算自己!

提及粮草被毁,自然少不了铁军的责任!

不过,他对这种情况早有准备!

“太师,陛下不是已经下旨禁止你参与朝政了吗?”

“你还敢随意开口,难道是要违背圣旨吗?”

赵铮指着李牧,冷冷质问。

李牧的面色顿时变得阴沉,极为难看。

只能咬紧牙关,昂首挺胸。

“臣不得不为陛下和朝廷着想!”

他所说的这些,是朝廷无法回避的事实!

“用不着你考虑,本殿下早有应对之策!”

赵铮却咧嘴一笑,神情淡然自若,转头面向赵祯。

“父皇,大军所需存粮,儿臣也早已有所安排。”

说着,他向站在一旁的朝臣们抬了抬下巴。

群臣中,孙尚宗恭敬地站着,显得有些畏缩。

看着四周跪倒的朝臣,他的心情复杂至极。

要是换作以前,他也必定会在其中。

但现在,他已经站到了赵铮的一边。

心中不禁感到一丝侥幸。

“孙侍郎!”

这时,赵铮的声音突然响起。

孙尚宗心头一震。

立马反应过来了!

见到这情形,赵铮也是有些无奈。

毕竟刚到自己的阵营,还没有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