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工匠精神?
魏朝地方行政单位分为州、郡、县三等,州之上还有尚书行台,尚书行台的职责是掌管地方上的军政要务,辖区内的几个州都要接受行台节制;行台里配置的三十六曹除了品级低以外,与中枢三十六曹其实没有区别,行台的主官要么是行台尚书、要么是行台尚书仆射,“他”如同是中枢里的宰相一般,权力极大。而史上的尔朱天光就是行台尚书仆射,兼管并、肆、云、恒、朔、燕、蔚、显、汾九州军政。
除了尚书行台,还有大都督府。大都督府原本是战时设置的军事机构,没有行政大权,但是朝廷任命的大都督往往受到当地官府的掣肘和刁难,军政不合的结果要么让己方战败,要么让本该有的大胜变成打平、或小胜。如此一来,大都督府也慢慢从纯军事性质变为兼管军政。时至今日,大都督府的地位已经和行台没有半点区别,其权力甚至还超过了行台。
一些重要的大州之内,既有类似于行台的刺史府,又有掌管几个郡军政、类似于大都督府的都督府。而尔朱荣和元天穆让卫铉以上党太守和上党都督、征南将军名义掌控三郡军政,实际就是纵容他在并州东南部组建“有实无名的三郡都督府”;只要卫铉没有打出旗号,哪怕朝廷再怎么强烈反对、强烈抗议,他们都有办法应付过去。
卫铉收到尔朱荣和元天穆回信和任命的时候,已是四天之后。当他看到尔朱荣信上说让心腹亲信接管乡郡和襄垣郡重要职务,又令自己全权掌控三郡军政,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
对于他来说,上党和乡郡、襄垣是自己侥幸“打下来的江山”,他希望尔朱荣派出亲信接手冯系空出来的职务,而不是便宜尔朱集团里的蝇营狗苟之辈。既然尔朱荣有此安排,那他自然大放宽心了。
卫铉已经搬进壶关城郡守府,他在在去信、收到回信的十天时间之内,做了几件大事:首先是清除军中的冯系将官,然后命令上党五县的乡兵和辅兵返回家乡,命令来自天井关、微子城、静林山、鸡鸣岭、羊头山等险关要地的八千精兵返回驻地。
乡兵和辅兵这一块,卫铉目前没有什么好安抚的:他们的战斗力虽然很差,地位和府兵没有区别。他们在家乡是有田又有地军户,一家老小都不用交税、不用服劳役,还受官府重点保护,甚至就连自备的武器装备也是以官府减免的税赋来折算,日子过得相当滋润。而奉命集结,其实也是军户的责职所在,所以卫铉无须花钱安抚,更不想专门在他们身上花钱。
八千精兵类似于职业兵主雇佣兵,他们战力强悍、战意坚定,绝非乡兵难及,但是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固有资产,远比乡兵贫困,基本上都是靠军队发放的军饷俸禄养家糊口,一旦各级上司克扣军饷,甚至连维持生计都难。
对于这些拿命养家和求生存的、真真正正的军人,卫铉是由衷的敬佩。然而他刚来上党不久,又因为冯氏忙得脚不沾地,一时半会之间,无法面面俱到、一一兼顾,他唯一能做的、唯一能够承诺的,就是让将士们先回驻地,镇守各个险关要塞,此后,再一一清算军中贪墨不法的将官,把冯彻等军官克扣的军饷俸禄如数发放。
将士们都是靠军饷、俸禄为生的军人,他们不但看到卫铉拿下了很多贪官污吏,而且听说到了卫铉对他们承诺,情不自禁的对他抱以期望。
卫铉也知道将士们的期待,也知道将士们此前的委屈和愤怒,隐隐约约的觉得自己只要说到做到,这些纯粹而可爱的将士就会遵从自己的号令。
其次是全面清洗上党郡官场,将冯系官员、贪官污吏一网打尽,令骁果军文职军官、郡府佐官暂时接管五县政务,维持地方上的稳定。
第三、让骁果军主簿柳师道和杜皎、范宏、崔肇师、刘永主管政务,梳理上党郡的烂摊子。
柳师道和范宏未曾深入了解过上党政务,开始还比较生疏。可杜皎、崔肇师、刘永在上党郡府任职了两年多时间,也闲散了两年多时间,现在卫铉将政务交给他们来处理,让他们感动之余,也爆发出极大的热忱,他们日以继夜的工作态度让习惯了忙碌的柳师道都倍感压力。
杜皎、崔肇师、刘永处理的政务不可谓不精准,不到半个月时间,便将此前留下来的烂账梳理清楚、冯氏资产核查清楚。至于冯彻等贪官贪墨的钱粮物资,卫铉通通让冯氏来赔偿,并没有因为冯彻等人死去而作罢,另外还在贪墨钱粮物资的基础上加罚五成。
冯敬之原本答应归还五万多顷官田,并且拿出冯氏八成私田、八成奴仆来补偿官府,此外还用百万石粮食来当做集训费用。如今却又承担所有贪官贪墨钱粮物资的一点五倍,可谓是雪上加霜。但是以冯氏前前后后犯下的罪孽来说,即便是家破族亡都活该,卫铉自然借机发难,哪管冯氏的死活?只不过冯氏需要交割的钱粮资产数目庞大,每桩每件都要细致审核;一时间肯定是无法全部到位的。
冯彻擅自从地方上募集的精兵,卫铉还留在壶关城。他打算从中挑出精锐补齐骁果军欠缺的一千配额。至于曾经被冯氏控制的四千一百多名私军以其家属,卫铉现阶段只能按照官制将其打为官奴,之后再一一梳理。
。。。。。。。。。
黄昏日后。卫铉和元芷兰在郡守府后院吃饭。
元芷兰虽然是痴迷工技的“工科妹子”,可她也有忧患意识,做人做事极有分寸。眼见卫铉十分忙碌,故而从未打搅。她未免影响卫铉处理军政事务,老老实实的按照卫铉安排,住在安全之处。
卫铉的想法很纯粹,元芷兰美丽是很美丽,可他没有将其纳入后宅的想法,同时也习惯了她的沉默寡言。之所以将她保护得好好的,主要还是因为元芷兰是元天穆的女儿、尔朱英娥的义姐。
再从当世风气和习俗上说,自己与她一起吃饭,更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你不喝酒?”见到卫铉只顾吃饭,没有动那酒壶,元芷兰颇为好奇的问了一句。
“若非必要,我一般都不喝酒的。”卫铉看了显然十分憔悴的元芷兰一眼,问道:“娘子,我让你设计的铠甲、军服、氅衣不及顺利吧?”
元芷兰放下手中筷子,沮丧的说道:“我和工匠们画出很多图纸,可是始终不能令我满意,要么是华而不实,要么没有达到美观和实用兼俱的效果,对不起。”
“无妨,慢慢来。”卫铉安抚道:“你也不用太用累了。过些天,阿英就到了。她好歹是也是将门之女,也许能够给他提供一些思路。”
“哦。”妹妹的到来,元芷兰十分高兴,可是说起设计,对尔朱英娥就不抱期望了。她忽然想到一事,抬头道:“不过我们有一样布甲或许不错。”
卫铉问道:“什么布甲?”
“这种布甲的思路源于小酒窝做的靴子;几天前,小酒窝给你做一双靴子。可是用布料缝制成的鞋底太过坚硬,缝针完全无法穿透。她上鞋面的时候,只好先用鞋锥在鞋底打孔;鞋锥在锤子敲击之下,都断了几根。”元芷兰介绍至此,说起了她的布甲:“受此启发,我便要来一只鞋底,然后让人用最强劲的连弩射,鞋底虽然被弩箭射透了,但是箭头只露出来一点点;再把一双鞋底叠在一起射,弩箭便射不透过了。于是我们买来很多鞋底,锯成甲片大小,再把两片钉在一起,最后拼成明光铠样式,那副布甲的重量只有明光铠三成左右,防御效果却不亚于明光铁铠。”
经元芷兰这么一说,卫铉倒是想起了韦义直:韦义直被他们袭击之时,受到弓箭手重点照顾,从而变成了一只刺猬,但是由于他身上的绢甲防御力十分惊人,从而让他本人一点伤都没有。,只不过卫铉后来事情太多,便将此事给忘记了。
如今回想起来,韦义直那副绢甲的设想和原理应该和元芷兰布制明光铠一样。
“娘子立下大功了。”卫铉先是称赞了一句,紧接着说出了自己的疑问:“这种布甲相当不错,但是我这里有三个问题:第一问题是人工和用料成本几何?是不是比明光铠还要高?”
“我也考虑过,如果解决不了的话,这种布甲确实不值得做。”迎着卫铉深有兴致目光,元芷兰说道:“一片铁制甲叶哪怕用铁水倒模而成,也还有很多道工序,所耗人力和时间比布制甲叶多。而布制甲叶的用料也很简单,只须把废弃布头层层缝在一起,便是一片甲叶。若是再从冶铁、一片铁制甲叶所耗人力和时间来算,由布头制成的甲叶所用人力和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顿了一顿,她又说道:“这种废弃布头家家户户都有,如果我们给出大小和厚度等等规格,并且以一定价钱采购,百姓定然愿意做来贩卖。一旦做的、卖的人多了,官府工匠就会省了很多工序,只需把甲叶拼成布甲即可,出甲速度肯定很快快;百姓也能用废弃布头赚取一定收益,可谓是两全其美。而采购的价钱,我也想好了,那便是论斤来算。一斤布制甲叶的价钱等于一斤铁,但是布比铁轻,最后得到的甲叶的数量肯定比铁甲甲叶多。”
卫铉默然点头,这姑娘明显做好了调查报告、制甲方案;否则的话,哪会考虑得这么详细?见她忽然止口不言,卫铉心知她是在等自己评价,于是说道:“看来娘子已经做了周详计算,从这个方面来说,布甲的确占有巨大的优势,铁铠基本上没有竞争力。”
元芷兰面露一抹笑容,问道:“你方才说有三个问题,那么第二、第三又是什么?”
“第二、第三个问题,其实是连成一体的,只有先后之分。但是为了方便回答,我还是一一来说吧。”卫铉说道:“二是浸湿以后,会不会变得比铁铠还要重?三是铁铠可以使用很久,哪怕被雨水浸透了,可它很快就会干燥,并不影响以后的寿命;但是布甲甲叶吸足水分之后,光靠晾晒是晒不干的,也无法挤出里头的水分,之后就会发霉、腐烂;在此前提下,要是再把两者寿命进行对比,也许十副布甲都不如一副铁铠长久,如此一来,耗费的人工和成本岂不是更高了?”
元芷兰脆声道:“解决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像制作油布、雨衣那样,以防雨防腐油水浸泡布制甲叶,只要浸透再晾晒,它就不吸水了,你这两个问题也将不复存在。”
卫铉见她面露自信笑容,忍不住又问道:“确实如此,但新的问题又出来。如果中了火箭,会不会烧将起来?”
“甲叶只要压实,火箭的小火是烧不了它的,而串起甲叶的线还是用金属线,火箭的火也烧不断。”元芷兰回复了这个问题,又有些黯然的说道:“但若遇到熊熊大火,那我也办法来解决了。”
“先做五百套布制明光铠试试,有了效果后再考虑向百姓采买甲叶。”卫铉看到元芷兰忽然变得愕然的神色,明白她心中所想,于是解释道:“铁铠受到大火灸烤,眨眼之间就会滚烫无比。而身穿滚烫铁铠的士兵比起身穿布甲、绢甲的士兵,也会死得更快。”
“而且一支军队能否打赢敌人,除了本身强悍、军纪严明之外,还要看主将本事如何。如果一军主将是个无能的废物,哪怕将士们再强悍、武器装备再精良,这支军队最终也会成为敌人的军功。既然所有铠甲在熊熊大火中都一样,那我当然要选择拥有众多优势、成本低的布甲了。”
说着,卫铉又向元芷兰说道:“我朝铠甲和军服的样式承自汉末两晋,比较难看;而头盔和氅衣也有一定缺陷,但是只要稍加改变,将会变得更加实用、威风、美观。我也画了一些与之相关的图纸,如今正放在书房之中。饭后,你再去找小酒窝,看看实用与否。”
“我不吃了,现在就去找小酒窝。”元芷兰听闻此言,兴奋得饭也不吃了,起身就走。然而她在仓促之间,衣袂把摆满食物的案几绊倒,不慎摔了个面朝黄土背朝天。
卫铉赶紧跑过来将她扶起,见她摔得迷迷糊糊,都流出了鼻血,关心的问道:“娘子,要不要请医匠?”
“我没事,我好得很;你吃你的,不用理会我。”元芷兰虽然摔得眼冒金星,疼痛难当,可她的心思全部在卫铉所说的图纸之上,捂着流血鼻子跑掉了。
到了门口,元芷兰不慎被门槛一绊,又摔了个面朝黄土背朝天,可她如同之前一样,双手撑起身子,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
卫铉看得佩服之极。
也许,这就是工匠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