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了不得之物
议过《三字经》和《弟子规》,卫铉本想说出征之事,可尔朱英娥忽然与元芷兰、冯妙音站成一排,兴高采烈的说道:“阿郎,我们三姐妹前天义结金兰;芷兰姐是大姐、妙音姐是二姐,我最小,是三妹。”
姐妹三人的结义是尔朱英娥提倡的,她和元芷兰一起长大,两人的关系如同是父辈一般,不是亲姐妹胜过亲姐妹;冯妙音虽然认识不久,可她本能感到亲近、本能感到她们有姐妹之缘。
卫铉终于明白冯妙音为何在此了,见尔朱英娥兴致勃勃、欢欣雀跃,也不忍心扫她兴致,并没有提及出征事宜。他向水榭外的小酒窝吩咐道:“小酒窝,值此喜事,今晚我们吃火锅,多弄一些配菜,务必丰盛一些。”
火锅自汉即有,叫法虽会不同,本质却一样;小酒窝来上党的日子比尔朱英娥还早,如同是管家婆一样,她自然知道是“火锅”是什么玩意,闻言便奏趣道:“郎主,要不要烤只羊庆祝?”
“你看着安排。”此时也就六点半左右,离天黑至少还有两个小时,再加上热得令人厌食,晚些时候吃也无所谓。对于卫铉来说,自明天起,就要进入军营,也不知要多久才能和尔朱英娥聚在一起。故而十分珍惜今晚。
“喏。”小酒窝依言退下。
卫铉也不理会对着荷池叽叽喳喳的三姐妹,他坐到石桌前,拿起桌上笔、铺开信纸,给“笔友”回信,信的文字平铺直叙、通俗易懂,内容先是以表示感谢,接着引入当今形势,对胡太后的处境和做法表示理解,而后是安慰,最终附上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写完信,将信笺和三女阅读的《三字经》、《弟子规》一起放入信封。
封好书信,卫铉递给疏影,让她送给前院卫妄。
卫妄是卫家十六将没有出仕的人;早在回家途中,卫铉就把胡太后赐予的金牌交给了他,让他充当双方信使,只要这封信到了他手上,他明白怎么做。
安排妥当,卫铉竟然发现三个女人还在叽叽喳喳,而她们所谈论的,居然只是几片荷叶、几朵荷花。
百无聊赖的卫铉听不出所以然,目光扫视四周,忽然发现榭边花圃有了不得事物,随即步履匆匆走出水榭,到近处仔细端详那花卉。
吸引卫铉的注意的花卉或绿或紫或褐的果实,一颗颗炸开的深色的果实露出几朵白色的“茸花”;他摘下一颗来看,这不是棉花的棉铃又是什么?
这东西他可太熟悉了,前世的家里就大片大片的种植,小时候每年都要顶着烈日去摘,回到家里晒干以后,再用简易古老的脱籽轧花机脱籽,所以他对棉花的印象实在太深了。
然而当他想到自己穿越至今,既没有在魏朝见过棉衣,也没有见过棉纱棉布和棉被,立时猜出棉花还没有被人们利用起来,仅仅只是被当做观赏花卉种植在花圃之中。
三女见他有所异动,且动作过大,于是也跟了过去。尔朱英娥望着身前呆呆愣愣的卫铉,有些莫名其妙的说道:“这种花卉名叫白叠子,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观察植物。白叠子刚刚开出的花朵是白色,逐渐变化粉红色、红色、紫红色,颜色越来越深,是一种会变色的花。由于每朵花绽放的时间不一样,所以每株白叠子就会同时存在五颜六色的花朵。花朵凋谢以后,就会结出绿色的果实,果实的颜色也会逐渐变色,非常好看,然后果实又再炸出白色茸花。因为白叠子从开花到炸果都是赏心悦目,于是很多人都在种。”
说到这里,她又好奇的问道:“阿郎没有见过此物吗?”
“没见过。”卫铉在三女的注视下,把手中棉铃外壳剥开,又取走棉籽,只留下棉绒,之后再熟练的扯成、搓成一条绵线。
“这……”看着卫铉手上的棉线,三女都惊呆了。
“这才是白叠子真正的用途,而不是仅仅用来观赏。用白叠子绒毛织成的布匹、制成的衣服,也许不如丝绸柔和,但比葛麻衣耐用柔软,价格比丝绸低廉,也比两者保暖。”卫铉见她们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笑着说道:“白叠子具有喜热、好光、耐旱、忌水的特点,而麦子和水稻不能生长或者产能不高的土壤,恰好是它们的天堂,符合这些要求的坡地,上党多的是。而且比起栽桑养蛋、种麻制麻,白叠子既省时又省力。”
“至于脱籽,那也是很简单的……”卫铉说到这里,异常兴奋的返回水榭,画出了木制脱籽轧花机,然后又介绍了脱籽原理。
木制脱籽轧花机相当简单,元芷兰一看就懂、一听就懂。
听完卫铉一一介绍,三女也明白白叠子是了不得的东西,尔朱英娥连忙问道:“阿郎要多种么?”
“那是当然了。”卫铉说道:“今年种不了了,要到明年三月份才行,你让人找些白叠子种子来,然后再找几百户农户在桑田里种植白叠子;只要他们种了,不但免除明年的‘调’,而且高价收购白叠绒,怎么换你看着办。”
想了想,卫铉又补充道:“事关生存大计,百姓对白叠子能织布制衣的全新事物都抱有置疑之心,不敢轻易尝试。最好在事先就给百姓回报,如此才能让他们安心种植。”
尔朱英娥知道了白叠子的好处,又见卫铉异常重视,连忙说道:“我明白了,阿郎只管放心。”
见她在意此事,卫铉又叮嘱了一番,提了一些细节上的事儿。又让她运用关系,想办法收集在并州境内的棉铃,做出一些衣服、被子,好让百姓明白有信心种植。
元芷兰和冯妙音在一旁见两人言笑宴宴的谈及正事,如水目光中不由泛起几分羡慕之色,她们自诩才貌不亚于尔朱英娥,甚至超过之,然而卫铉始终置若罔闻,连惊艳的目光都没有,这令她们大为沮丧和指挥挫败的同时,也有一些别样心思,可是她们一想到两人的关系,终究什么都没有说。
尤其是相处日久的元芷兰最是失落了。她也有少女情怀,也想嫁给才貌双全、大有所为男子,而卫铉无疑符合她的择偶标准,然而和卫铉相处下来,她发现卫铉好像把自己视作男人一般的工匠、下属,而不是一个女子。
当然不是说她们要想嫁给卫铉,而是卫铉对美女的忽视,令她们感到惆怅。
事实上,卫铉不但爱美女,也欣赏元芷兰和冯妙音的美。可他两世为人,听多了成功人士的故事,心中明白愿意与自己共患难的发妻才是可以长久相伴的人;至于成功后送上门的美女比发妻年轻美貌、比发妻识情识趣,可是她们能共患难么?也许能,但是卫铉现在、以后都不想赌。
再者说了,带他起飞的尔朱英娥不仅年纪小,长相更不比别人差,他又有什么理由让她伤心难受?
说完和棉花有关的事情,小酒窝等婢女已将晚膳送来。
饭后,元芷兰和冯妙音识趣离开,而卫铉和尔朱英娥则是在后花园散步。
尔朱英娥牵住卫铉手,一边走、一边低声问道:“阿郎,要出征了吧?”
卫铉好奇的反问道:“我没有说过,你居然发现了?”
“你们这些日子都在战备,很多人都察觉到大战将临。我又不傻,岂能不知?”尔朱英娥没好气说了一句,轻叹一声道:“河\/北的情况,我也了解一些。阿郎这回不仅是异地作战,而且那边的军队、将官不如阿耶的军队可靠。阿郎到了那边,万事不要逞能,对那边的军队也要防上一防,若是过于相信外人,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至于战事自有朝廷军挡着,即便朝廷军挡不住,也有各州的州郡兵挡着呢。作为外人的阿郎露个面就行了,休要把自己陷入叛军的汪洋大海之中。如果战事……战事有变;如果那边的军队不争气,退回来也没有人多说什么,便是告到朝廷之上,我们也不怕。”
尔朱英娥的主张就是混人头、出工不出力,到了河北后能打败打、不能打就退回上党,一切都要以自己安危、保存实力为上。能否平叛,并不重要。
对于尔朱英娥,卫铉也没有好隐瞒的,他笑着说道:“娘子放心。我们这一回就是捞捞功绩、发点小财、扬扬名气;若战事不可为,我就会从容而退;若是打得顺畅,那就多打一点。总之,我们不会算计别人,但是别人也休想算计到我们。”
其实很多地方要员都有这种军阀思想,卫铉也不例外。而且此时的朝廷还在、还有威望,他自然不愿意将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资本赔进去;换成是打完叛军就能占据当地地盘的大乱世,他一定绞尽脑汁去打。
“阿郎明白就好,不过这回可别再吓人了。”尔朱英娥释然一笑,她已经知道卫铉在汾州是怎么“玩”的,尤其是摆下“六合死阵”及后续的不计辛劳驰援贺拔胜那一场战争,让她事后听了,也感到心惊肉跳、后怕不已。
而且据她阿耶尔朱荣后来说,他都没有卫铉玩得那么花,同时也被卫铉的玩法吓住了。毕竟“六合死阵”那边战斗还没有结束,敌军还有反击能力,可是卫铉居然调头就走,把备用之军尽数带走;但凡敌将刘征有本事、但凡费也头弩支身边还有五百精兵,卫铉最后不但救不了贺拔胜、尔朱弼,自己两支军队也要玩完。
正因如此,所以尔朱英娥就怕卫铉像在汾州那般冒险玩命,然而她是将门女儿,自也知道战争瞬息万变,难以预料,有时候便是不想也不得不卖命,只好装出一副凶巴巴的模样,恶声恶气的说道:“你可给我记好了……”
卫铉配合着点头:“我在听。”
尔朱英娥转过身子,含情脉脉的注视着卫铉,说道:“等你凯旋归来,我们还完婚。你要记住,有个女人等你回家迎娶。”
此言一出,卫铉感到怪怪的,电视剧里的女主、女配在情郎出征之前,好像都喜欢说类似的话,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尔朱英娥自然不知他心里的古怪想法,自顾自的继续说道:“阿郎,你的神武军(亲军)创立未久,其战力和忠诚难以保证,正好阿耶让显寿兄长率一千精锐护卫我的周全,你就把他们带上好了。”
对于她这个说法,卫铉既没有否认,也没有拒绝;而尔朱荣派来上党的一千精锐,实际是老丈人给女儿的嫁妆之一,今后就是尔朱英娥私产了。
这支军队是尔朱家最核心最精锐的死士,其战斗力、忠诚远非骁果军能比,他们在关键时刻,必能取到扭转乾坤的作用。而卫铉的神武军根本打不过这些身经百战、千里挑一的悍卒。
他思忖片刻,这才向尔朱英娥说道:“娘子说得没错,然而上党形势尚未明朗,我也做不到一言九鼎,你身边要有忠诚侍卫保护,我和显寿兄长带走五百精锐就是了,剩下五百精锐,还是留在你身边。”
“也罢!显寿兄长有所欠缺,只是暂时呆在我身边,今后经验够了,肯定也要当将军。阿郎于他有救命之恩,他定不会违背阿郎的命令,那就让他率领五百精锐随阿郎出征好了。”尔朱英娥深觉有理,也不勉强,然而她又提了另外一事:“阿郎身边不能没有照料,我让五十名武婢随君。”
所谓军中无女人、拔刀自然神之类的说法,其实在封建社会的军队并不存在。
由于士兵多数是壮年男子,他们白天要训练,晚上又有没有什么娱乐活动,难免会思考男女之事,但是在军队里,这种事情起初是得不到解决的,而将士们压抑久了,难得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有的士兵高度紧张后为了解压,常常逃出军营为非作歹、释放一番。从而引起民间反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早在春秋时代的越国,就设了营ji,以满足士兵的生理需求。后来广泛运用于军中,而将领们也懂得将士们的苦闷和压力,心知排解压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妖精打架。所以一些军队出征之时,都会携带自愿入军的军ji。
这些军ji平时为军队做饭,到了晚上则开门迎客。
最早的军ji是不收费的,但是军ji数量少,哪里忍受得了没完没了的折腾?之后的汉武帝将之正规化,史上的唐朝更是设立民收费模式,这样既能让士兵释放压力,也能把省吃俭用的士兵排除在外,使其心中压力变得对战利品的向往,同时也能给军ji一些收益。
通常情况下,军ji都是军队和当地ji院进行联系,通过他们获得资源。而卫铉不搞这些,行军打仗之时,更不允许将士们乱来,但是不是打仗的时候,将士们是有假期的,他们可以自己入城去解决问题,虽然要多跑一段路,但是价钱绝对比那些引进军营的资源低廉得多。
如今的魏朝也有类似的军ji,而且还有很多,所以什么“军中无女人”在这里,并不存在。可卫铉要打造的军队是文明之师、威武之师,而且骁果军正朝这方面发展,他又怎么可能携带战力强悍、却仍旧是女子的武婢入营?
见他坚持,尔朱英娥不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