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定南北朝碧海思云

第230章 主动出击

门外的喧哗却是尔朱荣的信使送信来了,卫铉看完尔朱荣的亲笔书信,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但心中更多是感动。

韩轨见卫铉神色不对,连忙问道:“主公,出了何事?”

“柔然军乃是大都督为我们请来的援兵。”卫铉简单的回答了一句,又扬了扬手中的小小金箭,说道:“这是柔然汗国的调兵兵符。如今有了这枚金箭在手,我就能让那三万柔然军助战。”

此言一出,众人终于明白柔然军为何忽然南下、杜洛周和葛荣为何源源不断向西部战场调兵了。只不过叛军分成了三路,且又要牵制涞源城以北的若干惠军、以南的念贤军;所以对方的机动之军其实只有来自东方的四万大军,大家倒也不会因为突如其来的变故而乱了手脚。

韩轨拱手道:“不知主公有何打算?”

“没有什么好说的。”卫铉看着下首的韦孝宽,缓缓的说道:“孝宽方才说打时间差,我还在考虑先攻取涞源城还是先对付封兴之为首的四万大军。但涞源城方圆数里如今被念贤将军和达奚武将军截流浸泡,导致骑兵无法出城作战;那我们便集中全力灭掉远道而来的封兴大军;之后再拿下涞源城。”

“主公英明。”韩轨又问道:“主公,那柔然军应当如何联络?”

“双方距离太远,已经来不及联络了。”卫铉停顿了一下,说道:“不过柔然军固然无法参战,但是那三万人也帮我们牵制了北方叛军,使我们能够从容歼灭南部之敌。至于之后,等到我们灭了眼前的三支叛军再说。”

众将听得深以为然。

就在卫铉准备部署兵力之际,一名亲兵都伯大步走进大帐,抱拳行礼道:“将军、诸位将军,前方斥候发来紧急军情:郎山(狼牙山)一带出现敌军主力,直奔五回岭而来。”

“来得好快啊。”卫铉大为惊讶,他向都伯问道:“敌军距此还有多远?”

都伯答道:“据斥候来报,敌军还在一百二十多里外,从他们的行军速度来看,后天上午可抵达此处。”

众人顿时面面相觑。韩轨带着调侃的口吻道:“一般来说,主将在战时为了让将士们保持随时能够作战的战斗力,行军速度不会太快;如果换成是我,此时刚刚进入燕州东代郡,然而我还是低估了敌军的行军速度,就是不知道叛军还有多少战力。”

“哈哈。”听到最后那句,众人都笑出声来。

尧雄笑着说道:“兵贵神速,好事啊。”

“于我军而言,确实是好事。”蔡俊附和了一句。

卫铉并没有立刻给出答复,他扫视大家一遍,这才正色道:“叛军主将不至于那么愚蠢。如果不出我之所料,叛军主将的目的是疲军对决疲军,虽然说他们比我们晚到两三天时间,可是他们的人数比我军多。除此以外,他们还对涞源几万守军抱有很大的期望。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涞源守军出不来了。所以大家调侃归调侃,但是绝对不可小觑敌军,更不能轻敌大意。我希望大家时刻记住骄兵必败这一点。”

一路打胜仗至今,军中上下都快变成骄兵了;如果只是普通士兵轻敌倒也无妨;要是换成了将军,那无疑是一场又一场灾难。故而卫铉借机敲打大家一番,以免日后追悔莫及。

“末将惭愧,末将知罪。”众人起身致歉。

韩轨拱了拱手:“主公,但不知我军以逸待劳还是主动出击?”

“到半路等着累得半死的叛军。”卫铉定下作战方略后,又说道:“此番我带一万七千骑出征;韩轨将军率领五千士兵留守军营,并且负责防御涞源城内的叛军,以及歼灭城中出来的巡哨。”

“末将遵命。”韩轨抱拳应命。

安排好出征和留守事宜,卫铉命令道:“叛军虽说是四万骑,然而其中约有一万步卒,对付不难;寇洛将军,你和独孤信将军带本部先行:你部绕过叛军正面,配合斥候军择机袭扰敌军,务必使其食不宁、宿不安。”

寇洛武艺高强、精通骑射、擅长军略;为人也是明辨道理,每次都奋力作战,每次都立下战功。最重要的是,他是最早追随卫铉的一批人,十分熟悉骁果军战术战法。而独孤信在正光末年与贺拔氏父子一起征战六镇叛军,并且多次于逆境中取得胜利,一起斩杀了破六韩拔陵的将领卫可孤,所以这也是一名能征善战的沙场宿将。只不过独孤信初来乍到,未必适应骁果军,于是卫铉来个新老搭配。

“末将遵命。末将定不负将军重托。”二将大喜接令。

“都是去准备吧,一个时辰后出发。”

“喏。”

待众将退下,卫铉把目光投向石忠:“石将军,你立刻回去与念贤、达奚武汇合,将此间事尽数告之;让他们配合韩将军堵死城中叛军。”

“末将遵命。”石忠应声而去。

。。。。。。。

涞源城城南,郡守常景和郡丞王喜在城头之上巡视,两人望着南方数里外的念贤、达奚武军,又看着城下漫过的积水,都露出一副严肃的模样。

王喜抬眸看向常景,沉声说道:“太守,这些天来,城外的敌军不仅引水灌城,还没日没夜的袭扰,弄得全城将士吃不好、睡不好;而卫铉数万大军又驻扎在数里之外,但不知太守有何克敌致胜之策?”

对于文人出身的常景,王喜心中极为不满——

早在念贤和达奚武率军前来之前,他便建议主动出击,哪怕不能全歼敌军,却也能够吃下一部敌军,为日后的大胜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常景惟恐北灵丘郡太守姚和、郡丞侯渊兵进飞狐陉,攻打燕州中北部,于是否决了他的建议。

道理是没错,但是城中守军足有两万五千名精兵、一万多名杂兵,而且当时的姚和、侯渊还在飞狐陉另一头,哪里来得那么快呢?可常景始终固执己见,从而错失了逐个击破的良机,致使他们陷入今日的被动局面。

常景也明白王喜对自己不满,可他也有自己的顾忌和想法,于是说道:“大都督之所以让我们以防御为主,并没有要求出兵,是因为他知道燕州的情况与幽州不同。幽州重兵云集,又有葛荣为依,堪称是固若金汤。燕州中北部兵力空虚,而涞源城作为第一道防线,既要防御南北之敌,还要防止西部的姚和军;一旦涞源失守,不仅整个燕州失守,连带幽州北部、西部也在敌军兵锋之下。但只要涞源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上,敌军主力就只能与我们对峙于此。”

说着,他看向若有所思的王喜,继续道:“面对四面来犯之敌,我们只有集中兵力,才有可能守住城池。守住城池,就等于守住燕州。若敌军孤军深入,不仅有腹背之险,也有断粮之忧。至于卫铉军,且交郝长将军盯住便是。只要大都督和葛荣灭了源子雍,自会挟大胜之势前来援助。到时候,即可将敌军一网打尽。”

王喜思忖良久,被常景说服了。他叹息道:“我担心士兵坚持不住,毕竟疲兵之计太可恶了。”

“敌军远道而来,没有携带攻城器械,不可能攻克得了高达一丈五的城墙。更况且城池以石为基,怎么可能会坍塌?”常景停顿了一下,又说道:“我军只需让杂兵轮班守城即可,而精兵只管养精蓄锐。”

“也罢。”王喜点头道。

“启禀太守,东边的敌军有所异动。”这时,一名队主匆匆来报。

“哦?去看看。”

————————

【兄弟们,前段时间出了车祸,无法更新。现在正式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