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定南北朝碧海思云

第106章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自尔朱荣开辟汾州战役以来,元天穆不停寻找并州将官谈话、梳理军政事务、筹备军用物资。他为了确保太原郡的安全,令卫铉率领新军驻扎于悬瓮山西南麓,以作尔朱彦伯军羽翼,而不是令他立刻前往上党就职。

时间来到第六天,元天穆终于有空巡视新军。

当卫铉和叱列平、念贤闻讯赶到中军大帐,只见元天穆正与新军长史王佑叙话,一旁还有并州主薄兼都督府仓曹孙腾、并州兵曹郭罗察、太原郡太守王椿。

此外还有一名年轻武将,此人二十出头,身形魁梧,虎目炯炯有神,其人是汧城镇将达奚长之子、达奚武;他受到贺拔岳赏识,举荐为都督府威戎郎将。

“刺史,末将来迟了。”卫铉步入军帐,冲上首的元天穆的行了一个军礼。

元天穆面带和煦笑意,抬手示意道:“卫将军来了,坐。”

“见过卫将军。”孙腾、郭罗察、达奚武这时也上前见行礼。

王椿竟然抢步近前,主动打起了招呼:“卫将军少年英杰、足智多谋,献计歼灭斛律洛阳主力;不愧是卫大司马大将军后裔。”

“王郡守过誉了,末将愧不敢当,请坐请坐。”此处是军营,而王椿还有一个正四品的镇远将军军职,卫铉的射声将军乃是尔朱荣以大都督名义授予,此职在官面上远远不如镇远将军,于是他以“末将”自称。

而据卫铉近日了解,王椿还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富豪,他的家奴家兵就有一千多个、婢女歌女舞姬四百余人。如果一名家奴婢女背后是一户、一户各有五口人,他个人掌控的人口就有几万人;若是再把王氏族产和其他嫡系子弟私产加起来,太原王氏直接和间接掌控的人口、产业,简直是令人难以想象。

元天穆听着两人叙话,面上笑容更盛:王椿之言是为亲近,其意显然是为下一步接触做准备;卫铉则是公事公办,应对得当,等于是把对方的“亲近”推了,而且推得堂堂正正、点滴不漏,令王椿无话可说。

寒暄完毕,一行人各就其位。

元天穆微笑道:“卫将军,听闻你近日都在操练士卒,并且将斥候洒到西边的文峪一带。你如此尽职尽责,我睡觉也安稳了许多。”

卫铉欠身道:“此乃职责所在,末将不敢大意。”

“接下来,你就照此办。”元天穆点了点头,说道:“我们此番前来,主要是查看这边防务,巡视新军训练情况只是顺带。不过王长史刚才说新军军容严整、令行禁止,已有强兵风采;我倒是想要好生校阅一番了。”

此言一出,孙腾和郭罗察、达奚武好奇看向卫铉。王佑刚才说卫铉练兵方式迥异于旁人;经他训练出来的新军反应极快,骤然集结的时间比尔朱荣嫡系军还要短了很多。

卫铉实言道:“新军七镇由北方降兵和俘虏构成,成军之后便一直行军,真正用来训练的时日非常少,目前也只有列队、军纪值得一提。”

“列阵严整、号令如一、军纪平明方为强军之本,而敌阵之术非朝夕之功。”元天穆停顿了一下,又笑着说道:“据说一二镇是新军强兵,不若召此二镇前来一观?”

“仅是列队,全军都可召来。定不致刺史失望。”新军成立的时间摆在那儿,卫铉也不怕丢丑。

况且王佑是个成熟稳重、实事求是的人;忽然这般“冒冒失失”“吹嘘”,分明就是故意把话题引到此处、故意引起元天穆校阅,以便索要武器装备和军饷。而这种事,他们在贺拔允前面干过了一回,若他此刻拿出来亮相的胆量都没有,又怎么好意思向元天穆哭穷?

“哦?”元天穆兴致大增,起身道:“那可真要好生一观了。”

一行人离开大帐,来到帐前的点将台。

望着空空荡荡的大校场,元天穆向卫铉说道:“开始吧!”

卫铉看向台前待命的一名英气勃勃武将,吩咐道:“击鼓聚兵。”

此将正是他的七师兄姜衍、新军检校幢主,不过姜衍不太喜欢兵事,而卫铉又要心腹亲信统领亲兵,干脆让他当亲兵主将、旗号兵主将。

“喏!”姜衍应了一声,疾步奔向一旁钟鼓楼,仰首道:“击鼓聚兵。”

“咚、咚咚、咚咚咚……”楼上士兵拿起鼓槌向战鼓敲去,他们动作如一,每一槌敲下去,都带着整齐划一急促韵律。

中军战鼓一响,七镇营地的战鼓同时响应,一时间钟鼓声回荡在整座大营上空。

听闻这些群相响应的鼓声,元天穆等人心中又多了几分期待:此番聚兵堪称是突然袭击,而中军这边战鼓刚刚响起,其他营地居然立刻应和,可见各营的旗号兵时刻都在保持警惕。接下来,就看新军七镇士兵了。

“咚、咚咚、咚咚咚……”阵阵战鼓声中,黑压压的人群由远及近,如同海潮一般从各条大道涌向这片空旷的场地。

七支大军分成七拨,从不同路线奔来,脚下大地也因为他们急促有序的步伐出现了微微震动。

卫铉从一名亲兵手上接过令旗,到点将台前用力挥了了几下,鼓手敲出来的战鼓声为之一变。而七支大军迅速放慢脚步,向点将台汇集而来,一队队一列列形成了巨大无比方阵。

“咚咚咚咚”的鼓声越敲越急、越敲越响,连续几通之后,猛然停了下来。

就在鼓声停止的一瞬间,将士们的脚步也戛然而止,天地间那一瞬间仿佛静止。

变化之忽然、之迅猛,令元天穆等人都惊呆了,他们居高临下往下看去,只见七支大军整整齐齐的,没有一人发出声音。

以卫铉的眼光来看,这次忽然列队其实相当差劲,连军训大学生列出来的队列都不如,不过这种足以让人胆寒的煞气却是学生才所没有的。

新军七千将军虽然做不到横看、竖看、斜看都成直线,但是大魏军队十分散漫,常规列队的时候,便是尔朱荣的嫡系士兵都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更别说是其他军队了。所以此军的军容军貌对于元天穆等人来说,却是十分的赏心悦目、十分的震撼。

尤其是新军将士集结所用的时间,更让元天穆等人不可思议、难以置信。

元天穆自是识货的人,他看着七个方阵,头也不回的惊叹道:“前行如一、令行禁止、静默无声,真乃强军也。”

王椿手捻胡须,目光咄咄的朗声道:“此军队形虽然弯弯曲曲、行不成行、横不成横;然而他们反应迅速、鸦雀无声,此等军容比起宫中仪卫,也不差。”

“宫中仪卫”便是皇家仪仗队,可是仪卫兵是千里挑一的士兵,他们在皇宫之中衣食无忧,也不用打仗,只管天天练队列;长此以往,自然能够把队列练好。而新军士兵尽是俘虏和降兵,成立时间也很短,两者之间怎能相比?

这只能说明卫铉练兵方式厉害、有效,练好队列之后,再以如一的号令练习战阵之术,此军的战斗力很快就能形成。

元天穆深以为然,正想问及练兵方式,可转念想到他们和太原王氏的关系,便改口道:“卫将军,你一边行军,一边将此军练成强兵模样,着实难得。”

卫铉拱手道:“列队只是基础,新军也只是吓人的花架子,欲成强军,还需不断训练……”

“不急。此军纪律严明、反应迅猛,已有强军之相。要是加以磨砺,势必如同出鞘神剑。”元天穆挥手打断了卫铉,反而神情振奋的安慰道:“休要着急,你接下来只须定下心磨砺劲旅即可,待大都督凯旋归来,我定为你请功。”

“此乃末将应尽之责,请功就不必了。”卫铉顿了一顿,说道:“只是末将练兵方式异常残酷,力度也非常大;将士们每天都要大量食物补充,还望刺史多批一些粮饷。另外……”

卫铉指了指台前大军,继续说道:“刺史也看到了,将士们连像样的铠甲、武器都没有,是不是应该批些武器装备?”

大魏王朝的铠甲和兵刃并未统一,很多士兵都穿着祖上传下来铁铠,有的人甚至穿着皮裘便上了战场,而新军将士此时又不是上战场,所以每个人的衣着五花八门的,相当的“有失雅观”。

元天穆一听此话,笑容立时消失。他想了又想,说道:“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这样吧,州府给新军拨粮四万石、羊五千只、战马千匹、盐五石。”

说着,又向王椿说道:“王太守,太原郡出铁铠千套、皮甲两千副、新横刀三千柄、长矛三千支、铜一千斤。”

王椿惊得目瞪口呆,急道:“刺史,郡府拿不出来啊。”

“郡府确实拿不出来,可你王太守拿得出来。”元天穆冷哼一声,道:“拿不出,我便使人查一查郡府近年收支,看看物资究竟去了何处。”

太原郡占领整个“太原盆地”,绝对不穷;然而一应物资,都被王椿按制分给地方官府、地方军了,这些物资也确确实实送达各县、各县乡兵,然而顶多有一半落到实处,另外一半全部返给王椿了。

之前时机未到、势力不成,元天穆和尔朱荣只能对王氏、王椿忍气吞声,但是尔朱荣在北方打出了雄风、在西方的汾州也是稳步推进,元天穆也有了与王氏叫板的底气。他无论如何都要王椿吐出一部分物资,若王椿连这么“一点”都不愿拿出来,他定然要好生算算总账。

其实很多事儿都是如此,还有很多所谓见不得光的“秘密”,实际上早已是人尽皆知,关键要看别人愿不愿查、敢不敢查,一旦有人拿出账本、理清各项物资的来龙去脉,就能轻轻松松的把你查得一清二楚。

王椿迎着元天穆锋芒毕露的目光,心中一阵凛然:这个胡狗分明对他动了杀机,然而问题是他经不起查,若是查将起来、且依律惩处,他纵有一千个脑袋也不够砍。

他深吸一口气,拱手道:“下官这便回清查郡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