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她缠紧剑缰,扯着嘶哑的声音道:
“今夜恐怕是兵变。”方箬身形摇晃,“我等屠尽牢城营,为陛下斩杀逆党,也算是死得其所!”
她抱定必死之心,迎面而上,已感身后锁链将至。
铁锁链落地的声响分外闷重,意料中的重击并未降临。
方箬回首,浑身是血的唐笙。
她举着卷边的砍刀立在阴影里,整个人都在颤抖。
“好十九!”
方十二从她身侧杀出一条血路,同她背靠背。
方十二知晓她是头次见血,安抚似地抵住了她的肩膀。
“你往里转,我往外转。”方十二道,“你在内,姐姐们把背脊交给你。”
唐笙的手腕还在颤抖,方十二和她相贴的肩头触感分外明晰。脸上蒙着血渍,眼前也是一片暗红,唐笙的视线越来越模糊,眨了下眼才变得清晰。
方十二知道唐笙哭了,可她却没有时间再安抚她,牢城兵已经将她们围困住了。
*
天际擦亮时,护城河里泡满死尸,早晨还清亮的湖水如今已是一片暗红。
篝火冒着黑烟,最后那点火光即将消散。
总兵拽过斥候,在箭矢的尖啸声中,吼道:“援兵!”
斥候低下头:“大人,休说援兵,内城也都是细作!”
总兵摘下头盔抱在怀里,松了手。
京畿大小官员已携家眷逃进内城,临走前还调走了许多府卫和守备军。原本只需要坚守半个时辰便能等待援军的外城守备军苦撑半夜,最后却未等来一兵一卒,固若金汤的外城也即将沦陷。
“大人,跑吧!”斥候带着哭腔道,“那些个京官都跑了!”
“裴敬山的援兵呢?”总兵扬声。
“没见着!”斥候答,“统共只来了两个探子!”
漫天喊杀声里,总兵从阴暗的门楼走出,随手拖拽出篝火堆里出未燃尽的柴火,朝烽火台去。
“太后有令,不得点燃烽火——”斥候在他身后道。
总兵充耳不闻。斥候想要跟随他,但因未曾着重甲,很快便死于乱刀之下。
沿途的官兵死伤大半,生者还在与瓦格人缠斗。
流矢之下,总兵迈过一具具死尸,拾起箭矢擦净血渍,撕下为数不多的干净布料裹在顶端引燃。
弓弦拉满,飞矢划过半空落入烽火台。
总兵再回首时,已然被瓦格人和逆贼围困住。
后背的甲胄早已防不住兵刃,总兵向前一步,锋利的弯刀便落下了。
火把垂落,鲜血蜿蜒流下。
烽火台上仍是一片灰暗,看不到一丝火光。
第29章
牢城营外, 余下的六位女卫正与都统对峙。
方箬领着十一卫进去不久,暗处便冒出了几队虎视眈眈的刀斧手。
泄水的沟槽里亦有阴寒的光亮。
方二娘对这冷肃的光亮太熟悉了,过去与瓦格人对战, 埋伏于山间时,周遭闪烁的也是这样的光亮。
女卫们的掌心皆落在佩刀上, 六人缓缓聚拢到一侧, 紧盯自己面对的方向。
蓦的,肩头落下了些灰尘。
方二娘抬头望去,头顶不知何时多出了一道藏在暗处的悬吊门眼下正在晃动。
“不好!”
方二娘朝昏暗的甬道嘶吼,呼唤方箬她们,可听到的只有一遍又一遍的回音。
头顶的悬吊门像铡刀那般倏地落下, 带起阵阵阴风。
躲闪开的女卫们再回首整个入口都已被封住。
身侧闪出两道人影,正是狂奔出来的都司和小吏,方二娘当机立断,逮住了这两人。
口哨声响起,女卫们的坐骑跨过槽枥冲散队伍朝主人奔来。来不及躲闪的军士被卷入马蹄下, 痛苦哀嚎。
数不清得火把被同时点燃,藏在沟渠中的军士爬上岸, 将她们团团围住。
二娘提着死猪一样的都司上马, 将其摁趴在马背上。
“扭得像蛆虫。”方二娘冷声道,“趴好!”
刀横颈后,都司被吓得直冒冷汗,不敢动弹, 受令围上的军士亦不敢轻举妄动。
“打开营门和狱门!”方二娘的长刀抵近都统,都统吓得直仰头。
“把门, 把门打开……”都司磕磕巴巴道,“不得, 不得动武……”
两个军士正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寨楼忽然上传来一声厉呵。
“不得开门!”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绵延的火把光亮下,红袍将官负手而立,身后是身侧是两队满弓欲发的射手。
来者正是牢城营的主官督统杨澍。
主官到场,都司的话自然不管用了。黑暗里绊马绳已然拉直,嗅到危险的坐骑后退几步,女卫们拉紧了缰绳。
“围住逆党。”杨澍发号施令,“斩其首级者,赏银百两。”
听到有赏金,军士们眼冒精光,蠢蠢欲动。
手上的都司没了价值,方二娘冷笑一声斩其首级丢进队伍,引得众人躲闪。
都司的尸体滑落在地,鲜血沿着长刀一滴一滴落在都司的官袍上。
“我看谁敢对御林司女卫动手!”马蹄声起,方二娘逼近军士,刀锋相向。
御林司杀人不眨眼的恶名早年间便传遍京都,兼着皇帝爪牙的名号,就连当朝大员都要礼让三分。方二娘枭首朝廷命官的场景震慑力十足。一时间,已经围上来的军士不敢再行进了,反而开始后退。
“我等携天子令箭奉皇命而来。”方二娘刀指军士,“尔等冒天下之大不韪,违逆圣命,可是要谋反?”
她咬重了最后的“谋反”二字,军士们们听了面面相觑,前排的已展露出动摇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