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春风有点冷
刘老师指着自己的同伴,向我介绍说,他叫马阳,是双仁公司的老板。
马阳是阮小山的大学同学,两人在一个宿舍里住了四年,和阮小山是学霸不同的是,马阳是他们系里出了名的学渣,要不是阮小山帮忙,他的专业课一门也及格不了,根本拿不到毕业证。
刘老师并不介意当面埋汰马阳,说马阳是特招生,学习不好,但人品不错,很讲义气,特别尊重学习刻苦,天资聪颖的阮小山,多年来,对自己这个同班同学一直以老师相称。
因为性格使然,阮小山在同学中几乎没有朋友,如果强拉硬扯的话,毕业后仍有来往的马阳是唯一的一个。
马阳毕业后,拒绝了学校的统一分配,拿着家里给的钱,在北京开了一家广告传媒公司,做起了生意。
刘老师说,由于自己的技术服务公司业有专攻,不利于阮小山计划中的葛根系列保健品的宣传推广,他和马阳商量后,每人出资两百万,合资注册了一家新公司,由新公司专门配合阮小山的葛根开发计划。
这个新公司就是合作协议上的乙方:北京双仁商贸公司。
按照阮小山的要求,刘老师和马阳准备双仁公司只负责市场营销,把阮小山开发的葛根保健品,全部委托给蛟龙公司生产。在今年五一节前,借助马阳在广告推广方面的渠道优势,全面把葛根保健品推向北京市场,并且由双仁公司对北京市场垄断经营,其他地区的市场由蛟龙公司自主经营,可以无偿使用阮小山开发的技术。
马阳插话说,他和刘老师认为,这种合作方式对双仁公司和阮老师来说,都极不公平,明显是在为蛟龙公司做嫁衣,但阮老师坚持非这样合作不可。我和刘老师问他为什么不珍惜自己的研究成果,为什么要主动放弃其中蕴含的不可估量的商业利益,阮老师说,这是天意,天意不可违,让我们必须按他说的来?
马阳愤愤不平地说,阮老师不但白白借给蛟龙公司五百万流动资金,让你们迅速扩大产能,还把自己的技术免费让你们用,让双仁公司把用巨额广告费捧红的产品,大部分的市场让给蛟龙公司,我以为这种无本万利的生意,会让徐总和蛟龙公司对我阮老师钦佩感激涕零,没想到你林老板竞然不识好歹,竟然还不愿和我们签合作协议,真是岂有此理。
客人的话说完了,时间也到了下午四点多,徐冰雅还没回来。
由于大山的阻挡,山里的太阳落山比平原地区早得多,此时天边已有暮色,我向刘老师和马阳表达了歉意,说他们路不熟,晚上走山路不安全,请他们现在就出山,到县城去住。
我说自己会把他们的来意,原原本本转达给徐冰雅总经理,至于是否和你们合作,由徐总自己决定,明天中午之前,徐总肯定会去县城登门拜访,给你们一个明确的答复。
没能如愿见到徐冰雅本人,马阳和刘老师多少有点不甘心,但看到我态度诚恳,便没有坚持再等下去,把他们的手机号给了我后,开车离开了清河口。
把阮小山的底细弄清楚后,我不但没有觉得轻松,心里反而像被塞了一团乱麻,被堵得喘不过气来。
阮小山非池中之物,他之前的落魄是暂时的,这个结果我一点都不奇怪。
在人生的最低谷,躲回自己出生的小山村疗伤的阮小山,在故乡接触到葛根后,出于专业的敏感和源于专业知识底蕴的判断,对这种随处可见的植物产生了兴趣,并且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葛根的价值被严重低估,开发潜力巨大,这些都符合逻辑,合情合理。
让我闹心的是,种种迹象表明,阮小山心里根本没放下徐冰雅。
不管是在家乡的大山里,以近乎自残的方式,为自己当年的背叛行为赎了两年半的罪,还是知道徐冰雅正在负责自己鼓吹起来的葛根项目后,他马上返回京城,宣告自己以后把全部精力倾注在对葛根的研究上,还安排人,以不可思议的优惠条件来和徐冰雅谈合作,为徐冰雅的事业助力,无不在说明一个事实:徐冰雅在阮小山心里的位置极其重要,无人可替。
我在想,离了婚的阮小山孑然一身,现在可以肆无忌惮地重新追求徐冰雅,以阮小山那种既偏执又狂热的性格,什么不可理喻的事都能做出来。
如果不是因为怕引起徐冰雅的怀疑,不想让自己暴露的太早,阮小山就不会只是把自己全部个人资产,以预付款的名义借给蛟龙公司,而是会全部奉送到徐冰雅面前。
把刘老师和马阳送走后,我也离开了加工厂,在余晖中沿着河道慢慢向上游走去,在哗哗的流水声陪伴下,去迎接从山里归来的徐冰雅。
我在布满鹅卵石的河道随意地走着,回忆起这几年和徐冰雅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检讨自己对徐冰雅的感情究竟有多深。
我曾经以为徐冰雅是自己的挚爱,是最合适的结婚对象,也曾经有过此生非她不娶的想法,所以虽然被徐冰雅拒绝了无数次,但仍然不想放弃,一直在等待徐冰雅改变主意。
我把自己和阮小山放到一块比了比,绝望地发现
,自己对徐冰雅的感情,可能没有阮小山那么深,自己不会为了徐冰雅不顾一切,舍弃所有,至少不会像阮小山那样极端。
这个结果让我很沮丧,开始怀疑起自己是否太自信了,当初不该把徐冰雅拉到葛根项目中来,不应该给阮小山和徐冰雅见面的机会。
如果没有八年之后的重逢,阮小山照样会回到北京,也许此生再也见不到徐冰雅。
以后的岁月里,阮小山和徐冰雅会像两条平行线,按各自的轨迹一路前行,永远不会相交。
暮色越来越重,河道里的风越来越大。
虽然是春天的风,但一丝春风拂面的感觉都没有,我觉得有点冷,不由得缩了缩肩膀,把身上的外套裹紧,迎着风加快了步伐。
ps:这本书准备结束了,谢谢读友们的一路相伴。
九个月写了一百四十万字(包括《别无选择1.2》),完成了计划内容的一半。
第一次写长篇,经验不足,笔力不够,越写发现问题越多,主要是枝蔓太多,和主题无关的情节太多,影响了阅读体验。不少读友建议重制,意见很中肯,非常感谢!
准备痛改前非,截取一段特定时间,围绕一个中心事件摊开来写,把笔者真正想表达的东西写深写透。
新作《惊天矿难》明天将正式上线,故事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内容和本书有关,但绝对不重复,视角也不同,自认为比现在这本好看,敬请读友们继续支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