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兴师问罪
第372章 兴师问罪
“大伯母给你钱?”沈淑娟和姜连显震惊,即使他们不过问,也估计得出,三十五块钱差不多就是姜连兴一个月的工资了。
姜宁的心情有些复杂,看来他们也知道,姜连兴是不会管姜家,却还一心一意付出。
沈淑娟眉头紧锁,疑惑地问道:“宁宁,你大伯母真有这么好心?这三十五块钱可不是小数目啊,他们一家人怎么生活?”
姜宁无奈地叹了口气,解释道:“我知道你们不信。
但事实就是这样,大伯娘说这是他们的一点心意,让我先拿着给妈交住院费。我原本也不想收的,但想着这是大伯和大伯娘的好意,我就先收下了。”
姜连显还是一脸难以置信,他摇了摇头说:“这怎么可能呢?你大伯他们自己在城里生活也不容易,怎么可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
姜宁看着眼前的人,心中充满了无奈。
她知道,他们虽然善良,但却过于软弱,总是容易被别人的话所左右。
“爸,妈,你们想想看,爷爷以前是不是经常说,大家要互相帮助,等大伯在城里站稳脚跟,回头拉家里人一把?
大伯娘这次给我钱,可能就是想着要爷爷的话。”姜宁试图用姜青山的话来说服他们。
沈淑娟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你这么说,也有道理。但你大伯他们一家,真的能这么好心吗?”
姜宁知道,要想改变他们的观念,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她只能慢慢来,一步步地引导他们。
“不管大伯他们出于什么目的,这钱我们先用着。
至于大伯他们是不是真心帮忙,以后自然会见分晓。”姜宁说道。
姜连显和沈淑娟听后,都沉默了下来。
总觉得这笔钱是烫手山芋,但姜宁说的也在理。
不管如何,三十五块钱姜宁是不打算还回去的。
还把出门前给姜连显的五十块也要回来了,姜连显也不生气,摸摸自己的脑袋:“我也觉得钱应该由闺女保管。”
沈淑娟也跟着笑,心情却有些复杂。
她觉得姜宁变了,以前不大爱说话的孩子,现在说得头头是道。
想到她这些年在自己跟前受的委屈,猜测大概回到城里,性子就变了,心里有安慰也有心酸。
………
果然不出姜宁所料,姜连兴和黄秀英下午就来了。
姜宁刚从外面回来,也没急着进去。
姜连兴一副兴师问罪的模样,他一进来,病房里气压都低了好几个度。
姜连显从小就是听着‘长兄如父’这句话长大的,在他们心目中,大哥的存在和父亲姜青山差不多。
想到姜宁说的三十五块钱,又看到一脸严肃的姜连兴时,他有些紧张:“大,大哥,你们咋来了?”
“老三,不是我说你,别人家姑娘是养不熟的,既然给人亲爹亲妈找回去了,你们就把这个关系断干净了。
而且当初娘和那边姜家把话说的清清楚楚,以后两不相干,如今你们又把人接回身边,也太不把娘的话当回事了。”姜连兴一脸不高兴,端着大哥的架子开始教训姜连显。
提到何满珍,姜连显更不知道怎么回答,把头垂得低低的。
沈淑娟硬着头皮说:“宁宁是我们带长大的,只要不是她主动和我们断了关系,就永远是我们的女儿。”
黄秀英脸上堆着笑,也端出长嫂的架子说:“他三婶,这就是你不对了,宁宁是有钱人家孩子,哪是能随便认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