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两人同求赐婚
北梁帝摸着姬承庭单薄的肩膀,又看着他脸色苍白,联想这么多年作为储君的他,兢兢业业,没有任何越轨之举。
作为皇帝,北梁帝非常满意。
只是当姬承庭耗费三年之久,以少胜多,替北梁收复失地之后,还有战神之名威名远扬,风头隐隐盖过了他这个皇帝后,北梁帝对太子的不满,日益增多。
太子,过于优秀,也不见得是件好事。
好在,这个儿子很听话。
“来人,传旨……”
话未落,忠公公敲了敲门:“皇上,二皇子求见。”
北梁帝眉头紧皱,下巴扬起:“传!”
门推开。
姬琛走进来。
他的身后还站着锦初,同样苍白着小脸,规规矩矩站在那,一看就是个听话乖顺的。
“梁锦公主也来了?”北梁帝讶然,招招手,换了语气让人去请锦初进来。
忠公公会意,亲自去请人。
两人进了殿
姬琛跪在地上:“父皇,儿臣有事相求。”
看着姬琛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北梁帝好奇地挑起长眉:“今儿这是怎么了,一个个都来找朕,说说看,二皇子来找朕所谓何事。”
姬琛先是重重磕了个头,而后说:“求父皇给儿臣和梁锦公主赐婚。”
话落,北梁帝脸上的笑意僵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问了一遍:“你说什么?”
“求父皇给儿臣和梁锦公主赐婚。”
北梁帝脸色逐渐阴沉,目光在姬琛和姬承庭身上徘徊,姬承庭面色淡然,反而是姬琛面露焦急。
“这,这二皇子怎么也求娶公主?”
几个大臣窃窃私语起来。
姬琛故作惊讶地看向了姬承庭:“大皇兄也要求娶公主?”
姬承庭瞥了眼姬琛,未开口,锦初往前一步跪在地上,朗声道:“非太子殿下求娶,而是我来找殿下应允承诺。”
锦初从怀中掏出玄黄玉佩,高高举起:“两个月前太子在朝霞寺遇刺,是臣女不顾一切救了殿下,殿下为报答臣女,许了臣女一个承诺,今日臣女特来找殿下兑现。”
当初救人的事,全京城都知道。
姬琛看向锦初,动了动唇,锦初回看对方;“多谢二皇子好意,我本无心替父报仇,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浩荡,盛家过往种种已是云烟,我一个孤弱女子只想安稳度日,二皇子先前求娶过展姐姐,我和展姐姐关系交好,不想坏了这层关系,更不想让二皇子背负见异思迁的恶名。”
一番话成功让姬琛变了脸,他皱起眉头,下意识地看向了北梁帝:“儿臣……”
面对北梁帝质疑的目光,姬琛反应极快地解释:“父皇,儿臣只是听说大庆有人看上了公主,一时心急,所以才会想着报恩,护着公主不远嫁,仅此而已。”
这个理由勉强能说得过去。
同时也是提醒了北梁帝,锦初之所以要挟太子,也极有可能是怕被远嫁。
非太子主动所求。
北梁帝看向姬承庭的视线柔和了不少,又是他误会了太子,北梁帝意味深长地看向了姬琛。
“今日太子也向朕求娶梁锦公主,你们二人都是朕的骨肉,朕也不会厚此薄彼,可公主只有一人。”北梁帝话说一半,视线在两人身上徘徊,暗含打探。
姬琛看向姬承庭:“抛开救命之恩,皇兄也心仪公主?”
姬承庭神色淡淡的看了眼锦初,而后摇摇头,违心地说了句:“不曾。”
“那倘若父皇应允公主不会远嫁,皇兄也不必为难,公主也就放心了。”姬琛道。
姬承庭袖下指尖蜷起,面上平静如水,未说话,忽然剧烈咳嗽起来,拳抵在唇下掩起。
“咳咳……”
洁白的掌心隐隐还有一抹猩红。
北梁帝看见了,对着姬琛道:“太子向来是个言出必行之人,既允诺了公主,就不该食言,你们二人都没有意见,朕允了。”
大手一挥亲自写下赐婚圣旨。
“父皇!”姬琛面露焦急。
北梁帝充耳不闻,待圣旨写好后,亲手递到了姬承庭手上:“你是皇家长子,你三弟早早就成婚,连孩子……”
话说一半察觉不对劲,北梁帝及时收回,拍了拍姬承庭的肩:“朕会让内务府尽快给你们挑个好日子,你能成家,朕也宽心了,公主是个好孩子,莫要辜负了。”
“儿臣遵旨谢恩!”姬承庭跪下,却被北梁帝一把扶起来,怜惜他指尖冰凉:“快回去换身衣裳,别着凉了。”
姬承庭点头:“前几日皇祖母也关心儿臣的婚事,儿臣想带着公主亲自去给皇祖母说此事。”
“也好。”
姬承庭大大方方地将锦初扶起,两人一并退下。
人走后,姬琛盯着那两道背影许久不曾回神。
北梁帝倒是劝:“你对展家姑娘有情有义,至于公主,就让给太子吧,这么多年,太子极少向朕开口。”
姬琛悻悻应了。
……
从殿内出来
长庆将准备好的衣裳送来,去了东宫偏殿换洗,喝了一碗热茶,掌心才有了温度。
隔壁侧殿,姬承庭对着长庆说:“太子爱慕梁锦公主多年,处心积虑终娶的佳人,太子多年献殷勤,公主不予理会,太子……”
“殿下您又何必自贬身份。”长庆听了直咂舌。
姬承庭斜睨了眼长庆:“休要啰嗦,尽快将消息散播出去,越多越好,倘若有一句诋毁公主清誉的,孤决不轻饶!”
被训了一顿的长庆不敢吭声,只好点头。
半个时辰后
姬承庭带着锦初一同去慈安宫
此时林太后宫中也有客人在,听说太子和梁锦公主来了,林太后面露讶然,笑着叫人进门。
姬承庭进门。
几位夫人纷纷站起身行礼。
“今日太子怎么有空来看哀家了,还是和梁锦公主一块来的,真是稀客。”林太后笑吟吟,看上去心情不错的样子。
姬承庭微笑上前:“孙儿是来道喜的,刚才父皇下旨替孙儿和公主赐婚。”
林太后嘴角边的笑意僵住了,有些不可置信的看了一眼锦初,锦初故作娇羞的垂眸。
见状,林太后这才是相信。
那几个夫人也是一脸错愕。
“太子殿下这就定下婚事了?”
“是有些突然,不过,看公主的架势应该也是愿意的。”
众人纷纷道喜。
林太后没了心思和几个夫人闲聊,找了个借口,将夫人们都给打发了,又对着锦初说:“公主发髻歪了,带公主下去洗漱。”
这是将锦初也给支开了。
锦初乖巧跟在了玉嬷嬷身后,离开了正殿,一路跟去了偏殿,玉嬷嬷召来了两个宫女:“给公主重新梳妆打扮。”
来之前锦初已经换过衣裳了,她原以为只是做做样子,没想到玉嬷嬷还要动起手亲自替她换衣裳。
手刚伸出来,锦初往后退了退:“多谢嬷嬷。”
玉嬷嬷的手伸在半空,面露几分不悦,但转瞬即逝,站起身子:“老奴伺候太后这么多年,也算是看着太子殿下长大的,没想到竟然便宜了公主。”
这话是有些大不敬。
飞雁蹙眉。
锦初朝着飞雁使了个眼色,飞雁这才低下头。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玉嬷嬷对锦初的敌意很大,碍于在慈安宫,太后眼皮底下,锦初不想招惹是非。
“嬷嬷说的是,能嫁给殿下,的确是我的幸运。”
见锦初态度良好,一副软柿子模样,玉嬷嬷更加肆无忌惮,上下打量着锦初:“若是个侧妃就罢了,偏偏是个正妃,就连沁姐儿都没有这个福气。”
一句沁姐儿,瞬时让锦初明白了症结所在。
这位玉嬷嬷十有八九和萧家关系极好。
“老奴还听说你和沁姐儿关系不错,怎么撬墙角的事也做得出来?”玉嬷嬷语气不屑。
指尖搭在了锦初的肩上,眼神微变,一下子就认出来了锦初身上穿的衣裳有些眼熟。
“这衣裳……”
玉嬷嬷一把攥起衣角,凑近了看:“这不是浮光锦吗,总共就三匹,怎么会穿在你身上?”
锦初纹丝不动,声音却冷如寒冰:“嬷嬷是在质问我吗?”
许是察觉自己有所不妥,玉嬷嬷讪讪松开了手,飞雁上前替锦初抚平褶皱。
玉嬷嬷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她后退两步,和锦初拉开了距离,嘴上却不依不饶:“这缎子只有殿下有,前些日子还送了两匹给沁姐儿,今日大雨,必定是按照沁姐儿尺寸做的,公主是殿下的救命恩人,一件衣裳而已,也不足为奇。”
锦初仍未开口辩解。
任由玉嬷嬷过嘴瘾,喋喋不休说个没完。
倏然,锦初解开了衣扣,誓要将衣裳褪下,唬了几人一跳,玉嬷嬷不明所以的看向她:“你这是做什么?”
“飞雁,去取我的衣裳来。”
飞雁点头,抬脚就要走,玉嬷嬷见状不妙赶紧拦住了人,飞雁气哄哄道:“说来说去,嬷嬷就是嫌我家主子不配这进贡的浮光锦,主子不穿就是了。”
玉嬷嬷脸色微变:“我不是这个意思。”
锦初冷了脸:“那嬷嬷究竟是何意?”
“主子,这婚是皇上赐下的,这嬷嬷分明就是瞧不起您,觉得您配不上太子殿下。”
“哎呦,我不是这个意思,你们可真是要把人冤枉死了。”玉嬷嬷抬手抹眼泪,一副受了委屈的样子:“伺候太后这么多年了,向来规矩懂事,怎么敢和主子顶嘴啊。”
锦初停了手中动作,冷眼看着玉嬷嬷跑了出去,看架势是要恶人先告状,身边的两个宫女也跟着出去了。
飞雁跺跺脚:“主子,这也太欺负人了。”
锦初不疾不徐的穿好衣裳,朝着主殿方向走,还没靠近就听见了哭声不断。
玉嬷嬷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太后,老奴只是嘴快夸了几句浮光锦,并未轻视梁锦公主的意思,老奴一把年纪了,也架不住公主这般谩骂和诋毁,日后还怎么在慈安宫立足啊。”
其余两个宫女也帮着玉嬷嬷说话。
林太后越听越生气,眉头拧成川字,一抬头正好看见了锦初走进来,脸一沉:“你当真如此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