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挖掘沧海遗珠
第一百六十八章挖掘沧海遗珠
皇帝刚才忙着逗儿子,也是顺着淑嫔对慕氏的关切,才起了这个念头。本文搜:秒章节小说网 免费阅读
再听淑嫔一说,他也琢磨过味儿来了。
是啊,这时候诊出喜脉,可不就是年底那会儿生么。
皇帝打消了这个想法,又道:“那就不让慕氏来了,你若是有什么关切,到时就让定王妃带给她吧。”
庄韫兰赶紧点头,却并没打算让定王妃帮自己做信使。
天子嫔御对着藩王妃指名关心王府的某个妾室,想想就刺激,不过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肯定没法被日理万机的皇帝陛下用心体察。
但是相应的,这种小事儿,皇帝一年之后还能记得才怪。
忽悠皇帝陛下,庄韫兰丝毫不心虚。
她喝完牛乳,凑过去跟皇帝一块逗儿子。
肤色出现变化之后,安哥儿是肉眼可见的开始变好看了。
庄韫兰指指自己,教他:“娘。”
二皇子歪头。
庄韫兰再点点他的小床:“床。”
二皇子换了个方向,继续歪头。
皇帝:……
他哄因受挫而显的有些郁闷的淑嫔:“安哥儿才生出来几天啊,真要是这就能说话,朕得去禀报祖宗了。”
而且,娘教完了,她再教的竟然不是爹。
他就站在这儿呢,还不如张床么。
庄韫兰抬眼看看像是憋着小情绪哄她的皇帝,反应过来之后,她往皇帝肩头一歪,也哄他:“臣妾这不就是看安哥儿还小,这才选着简单的教他么,等他能说两个字了,臣妾最先教他喊的肯定是‘父皇’。”
皇帝:……倒也不是不能喊爹。
太祖皇爷那会儿,哪有什么“父皇”、“儿臣”的说法,除了正式场合之外,从太子到诸王,清一色的都是管太祖皇帝叫爹。
不想排在桌椅纸墨这堆杂七杂八的东西后面的皇帝陛下当即行动。
他指指自己,亲自教二皇子:“爹。”
二皇子把目光放到皇帝身上,好像认出这是经常抱着自己玩的人。
他很给面子的摆正脑袋,然后继续很给面子的“恩!”了一声。
庄韫兰:噗。
好嘛,占皇帝陛下的便宜,日后可别后悔。
奶嬷嬷和宫人们全部都死命低下了头,不敢看皇帝陛下的脸色。
皇帝摸摸鼻子,佯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的摆了摆手,让奶嬷嬷把二皇子抱回去喂,庄韫兰选择配合皇帝陛下的表演。
嗯,她什么都没看到,也什么都没听到。
皇帝坐在床沿,随手拿起了翻开扣在床头的书来看,半晌装不下去了,噗嗤笑出了声。
庄韫兰仰头望床顶。
皇帝觑她一眼,揉她脑袋道:“想笑就笑吧,朕恕你无罪。”
庄韫兰扭头背过脸去,虽然半点声音都没出,肩膀却笑的直抖。
皇帝无奈看向她的背影,心说笑吧,等你养好了身子,看朕怎么罚你。
……
朝臣们的年假过的飞快。
从正旦到上元,除却皇帝陛下的亲信重臣有份儿被召入皇宫,与皇帝对弈吃茶之外,其他的大臣们都在享受美好的长假。
当然,在这个走亲访友、联络感情的好时机,不少官员们都对上峰进行了友好拜访,以期更为光明的仕途。
而被皇帝陛下召入皇宫喝茶聊天的亲信们,也丝毫没有临时收到加班要求的不满。
这年头,皇帝本人就是最大的热灶,大家都抢着添柴,能被请去跟皇帝陛下聊天,那是比拿年终奖还要令人兴奋的事情。
曾经的詹事府詹事韩大人,作为皇帝陛下龙潜时的亲信班底,当然也在有份出现在与皇帝陛下聊天的人员之列。
从皇宫回去之后,韩大人就把自己关在书房忙碌起来了。
不管是亲戚还是同事,韩大人全部打发给家人招待。
韩太太在后院和女客们喝茶赏花,尚未加冠的韩大公子在韩府幕僚的协助下招待登门的各位大人。
至于韩大人本人,愣是忙的连个面都没露。
就连曾经一块在詹事府共事的那些大人们,都没能请他出面一见。
天子亲信韩大人的反常举止,很快引起了不少朝臣的关注。
百般打探而不得之后,递帖造访韩府的朝臣与贵眷就更多了。
韩太太今日和这位夫人赏花,明日和那位太太吃茶,相似的话翻来覆去的说,累的都想去佛寺躲清静。
韩大公子也是被这群世伯世叔、世交公子磨出了看见人就头疼的毛病。
好不容易盼到了上元节,皇城的花灯赏过之后,日子总算是回到了正轨。
被韩大人的反常举止搞的摸不着头脑的大人们一致决定,朝散之后就把这滑头给堵住,不问出个所以然,那就坚决不能放他走人。
堵人措施筹划了一箩筐,但真正上朝之后,众位大人们发现,白琢磨了。
因为一上朝,他们就知道韩大人这些天是在忙活什么了——
他翻阅了近几年落榜举子的答卷(是抄本,大部分人都不会收藏这种落榜人士的答卷抄本,但是韩大人一向有收藏这个的爱好),然后他将这些落榜考卷中令人眼前一亮的好想法,分门别类加以改良的整理提炼为一本奏疏,呈送到了皇帝陛下的御案。
韩大人谦虚表示,由于时间不够,他本人也才疏学浅,纵然有心为圣上分忧,造福于国朝百姓,但是翻阅的答卷数至今不足一千,若是皇帝陛下觉得此举有用,他愿意继续为这项事业而奋斗。
其他大人自发翻译:因为用心研读,所以读的慢,但就是读的慢,还读了数百份,显然是挑灯加班读的,这都是为了给皇帝陛下分忧哦,而且这活韩大人还想继续揽,不愿意交给别人。
呸,就你对皇上忠心。
那些狗屁不通的卷子,也亏得他没啃吐了,还真挑出了可用的东西。
对于韩大人为国尽忠、自发加班的爱岗敬业精神,皇帝陛下给予了高度赞扬,并在认真阅看韩大人的奏疏之后,对奏疏中总结的各项治国想法进行了充分肯定。
然后,皇帝陛下决定,要成立研究小组,由韩大人担任该研究小组组长,任务就是对这些沧海遗珠进行挖掘(只挖点子不挖人,要不然那么多落榜举子、落榜秀才,朝堂不兴风浪才怪)。
朝散之后,臣工们还是去堵韩大人了。
这次的目标也很明确:想要加入研究小组,为挖掘沧海遗珠而尽心。
韩大人捋捋胡子,跟这些人打哈哈。
但是他松口门槛越高,臣工们就越觉得这是块香饽饽。
已经得到了皇帝陛下的支持嘛,办好了肯定能令圣心大悦,加官添俸就在眼前呐。
最后皇帝陛下和韩大人挑挑拣拣,选了十几个饱读诗书的精英人才加入了专项研究小组。
这些组员从沉浮官场数十年的官员,到刚入翰林院的今科进士不等,但不管是不是官场老油子,都是有几分文人傲骨的惜才之士。
研究小组的挖掘工作顺利进行,皇帝案头那本摆了许久的游记也终于重归书架。
庄韫兰就感觉,皇帝陛下最近的心情非常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