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添柴加薪

第258章 添柴加薪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场面一片嘈杂。本文搜:大神看书 免费阅读

跪在地上的叶沁兰再度大声叫嚷起来:“大公主,知府大人!苏家千金剽窃民妇侄儿的诗词,蓄意在此为大公主举办的庆功宴上进行欺骗和戏弄,其行径大逆不道,理当问斩!苏家明知此事却缄口不言,居心不良,理应一同受罚,抄家流放,以儆效尤!”

朱昭宁眉头紧皱,静静地看着,并未立刻回应。

“放你娘的——”

偏厅之中,柳清安愤怒的喝声传来,她猛地咬住后半句话,从牙缝里挤出声音,“宋学礼那个连《声律启蒙》都背不周全的草包,能写出这般诗词?要不要此刻就去书院把他的习字帖翻出来比对一番?”

虞秋池的声音也断断续续地传来:“朝槿妹妹当众……可……妙极。需要我背诵给诸位听听吗?”

话语末尾,语气陡然加重,显然已是气愤到了极点。

苏朝槿猛地转过头,望向跪在地上的妇人,问道:“叶阿姨,这些诗词当真出自您宋家之手吗?”

她心里担忧再这样僵持下去,自己的这两位好友会冒犯到大公主。

叶沁兰抬起头,看着她,冷笑道:“是真是假,大公主自会明辨!我侄儿学礼前几日便作出了这些诗词,还制成了文集,我宋家的读书人都亲眼目睹,赞不绝口,所以一致觉得应当拿来送给大公主。你胆大包天,竟敢当面戏耍大公主,真以为你苏家在这景城能够一手遮天,连大公主都不放在眼里了吗?”

这时,里屋忽然有一名妇人走了出来,跪在地上说道:“大公主,民妇可以作证,这几首诗词民妇前几日就在宋家见过,确实是宋家才子所作!”

话音刚落,里屋又走出几名妇人和少女,纷纷跪地作证,称前几日便听到过这几首诗词。与此同时,外面还有几名书生大声喊道:“大公主,这几首诗词确实是宋家宋学礼所作,我等皆可作证!”

苏儒朔面无表情,目光冷冷地扫视了一圈众人。

那些刚刚开口的人,脖子都不自觉地缩了缩,不再吭声。

苏玄正的脸色同样难看到了极点。林疏雨则瘫软在地上,神色慌乱。

堂内的气氛瞬间凝固,叶沁兰的指控犹如一把利刃,划破了原本还算融洽的氛围。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一道温和圆润的声音从席间传了出来:“诸位且慢——”

虞崇钧手捧着茶盏,缓缓走了出来。

他身上锦缎衣袍上的金线云纹,随着他的走动闪烁着流光溢彩。

这位景城富商脸上挂着商人特有的和善笑容,先是向朱昭宁恭敬地深施一礼,又对着柳承砚拱了拱手。

“大公主明鉴,柳大人明察。”

他的声音不紧不慢,就如同在洽谈一笔生意,“这诗词真伪之事,说起来也是文坛的一桩雅事。虞某虽是个粗人,却觉得不妨让两位才子当场比试一番?”

叶沁兰刚想反驳,虞崇钧已经笑着补充道:“当然,若是宋公子身体不适,虞某在城南新开的茶楼里,恰好收藏着几份宋公子的诗稿……”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给了苏家一个台阶下,又巧妙地暗示宋家可能存在造假行为。

几个原本打算附和宋家的商贾,听到这话,都悄悄地收回了想要迈出的脚步。

朱昭宁指尖轻轻叩击着案几,目光在虞崇钧圆润的脸上停留了片刻。这位虞家主看似在从中调解,实则每一句话都暗藏机锋——不愧是能够在苏宋两家的夹缝中,将家业发展壮大的精明商人。

“虞家主倒是热心。”朱昭宁淡淡地说道,火纹抹额映衬得她的眼眸愈发深沉,“不过本宫今日是来赴宴的,可不是来断案的。”

虞崇钧立刻心领神会,躬身赔笑道:“是虞某冒昧了。不过这苏家二小姐的诗才,大公主不妨再细细品鉴一番?”

说话间,虞崇钧意味深长地看了苏儒朔一眼。

虞崇钧这番话刚出口,席间几位绸缎庄掌柜便纷纷拱手附和:

“虞东家所言极是啊!”

“确实不妨让两位才子当场比试比试,也好让大伙一饱眼福……”

一位与苏家有药材生意往来的老者,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说道:“老朽…… 老朽也曾听闻苏二小姐的诗才……”

虞崇钧见势头已经起来,便像一条灵活的游鱼般,悄然向后退了两步,袖中的手指轻轻拨弄着金算盘的珠子。

他脸上依旧挂着那副和蔼可亲、人畜无害的笑容,眼角的余光却扫向宋恪勋微微抽搐的面颊——这细微的表情变化,在他眼中比账本上的数字还要明白。

叶沁兰还想再争论,宋恪勋却突然轻轻咳嗽一声,说道:“是内子过于鲁莽了。”

他按住夫人的肩膀,向朱昭宁躬身行礼,“既然大公主有此雅兴,不如改日再……”

“不必改日。”

朱昭宁突然抬手,一旁的侍女立刻捧来笔墨纸砚。大公主的指尖轻轻点着案几,说道:“既然双方各执一词,那就请宋公子与苏小姐,以‘报国’为题,即兴赋诗一首吧。”

堂下瞬间一片哗然。

虞崇钧已经退到人群边缘,正接过小厮递来的新沏茶水。他轻轻吹了吹茶面上的浮沫,对身旁的钱庄东家低声说道:“今日这茶,倒是比往日更为香醇些。”

那钱庄东家心领神会,立刻高声附和道:“大公主圣明!这般风雅的比试,当真是我景城文坛的一大盛事!”

几个原本畏畏缩缩的商贾见此情形,也纷纷挺直腰杆,连声称是。

虞崇钧满意地啜了一口茶,身影渐渐隐没在烛光摇曳之处——该点的火已经点着了,剩下的,自然会有人去添柴加薪。

人群一阵骚动,几个书生推推搡搡,将宋学礼从人群中挤了出来。

这位宋家才子踉跄了几步,险些被自己的衣摆绊倒。他脸色惨白如纸,宽大的儒衫裹着他那单薄的身子,活脱脱像一只被雨水打湿的鹌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