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白大褂的朱玲

翌日一早朝霞满布,金色的朝阳将天边映照的绚烂多彩。

时节已进入三月,燕京的清晨虽然还有些微冷,不过这肉眼可见的春意也即将到来。

昨日和朱玲约好,洗漱完,陈文轩和润叶说了下,便先前往工业大学家属院。

从车子上下来,陈文轩静悄悄的腿着朝着家属院走去。

竖起的风衣领,谁也看不出来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就是家喻户晓的陈文轩。

此时不过七点来钟,学校里早起的学生正裹着厚实的外套三三两两读着书,勤奋的冲劲,透露着一股盎然的斗志。

就像屹立于冰雪之间的傲梅。

顺着楼梯,陈文轩朝着楼上走去,敲开门,屋里便传来一声清脆的应声。

拉开门,穿着一件白色的羊毛衫的朱玲见到站在门口的陈文轩,眉目间带着笑意:“怎么这么早就来了,我还准备待会打个电话问下了。”

朱玲原本就长的极好看,身材高挑皮肤白皙,此时脸上带着惊喜,白皙透红自有一番熟透的韵味。

“玲玲是谁啊!”

厨房里朱母正在做着早饭,听到外面朱玲开门忽然没声了,便开口问道。

听到朱母的话,陈文轩握着朱玲的手笑着走了进去。

“贞姨是我。”

听到陈文轩的声音,灶间朱玲的母亲方贞吃惊的走了出来:“文轩啥时回来的,玲玲也没说啊!”

说完,看着旁边笑着的女儿,方贞埋怨道:“你这孩子,昨天和文轩一起回来也不说下。”

“文轩,你先坐,我这正做着早饭,你和玲玲说说话。”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心里早就接受了,对于陈文轩方贞也当做自家人来看。

女儿眼光高,也就陈文轩这样的男孩才能看的上。

“叔叔了?”

接过朱玲端过来的茶,陈文轩笑着问道。

坐在旁边,朱玲笑道:“还不是你那边合作的宇航计划,我爸他们过年在家待了一两天就过去了。”

“这么大的人了,也不知道好好休息休息。”

宇航计划,是去年底开始的一项核心的工程,关系到未来航天的事业。

从上到下都是极其的重视,像朱父这批资历老经验丰富的教授也都在此次计划中承担着课题。

“那等回头这边忙完,你陪着阿姨一起去英格兰吧,到时也好团聚。”

“玲玲,你说未来去国外定居怎么样?”

朱玲的美在于一代代人的荧幕回忆,在于岁月从不败美人的芳华。

对于朱玲的未来,陈文轩不想该干预太多,不然总是感觉会差了些什么。

当下陈文轩也会尽可能的支持朱玲的选择,不过在未来还是会考虑让她在国外定居,这样也减少一些流言蜚语的困惑。

听着陈文轩的话,朱玲点点头,也明白这话中的意思:“文轩,选择你是我自己的决定,和世俗没有什么关系。”

“说实话,看到润叶怀孕了我很羡慕。”

“等后面忙完了,我也为你生个孩子吧。”

靠在陈文轩身上,朱玲就这样安安静静的说着,眼神中带着期盼。

依偎着说着话,灶间端着煮好饺子的方贞走了出来,看到两人亲昵的样子,脸上也带着笑意。

吃完早饭,和朱母说了声,陈文轩和朱玲朝外走去。

牵手走在校园里,陈文轩身材高大,朱玲颜色美丽,如同热恋中的情侣,好在此时学生们都已上课,不然少不得一番围观。

安静的校园里,已经带着丝丝的暖意,草坪上也爬满了绿色。

一边走着,朱玲也和陈文轩说着今天选角的事。

过年的时候,张琪昌来燕京访友,和杨婕汪厂长他们聊天的时候就说到,叛国者这部电影的故事。

再说到女主角沈红的时候,问到杨婕他们有没有合适的人,最好是懂点医院知识的。

听着张琪昌的话,杨婕想也没想便提到了朱玲。

听到朱玲医科研究所、文艺兵的经历,张琪昌也很感兴趣,在见过朱玲的照片之后,心里也是认定了这就是自己电影女主角的人选。

如今在央视,朱玲除了跟着杨婕负责西游记剧组的事,暂时也没有太多的事情,这不经过杨婕的询问,朱玲想了想也答应了下来。

毕竟拍摄电影原本就是朱玲的爱好。

来到央视时间差不多九点了。

大院里,见到走进来的陈文轩,院子里的工作人员也是尊敬的打着招呼。

点头示意,陈文轩跟在朱玲的身后朝着杨婕

的办公室走去。

见到推门走进来的陈文轩,杨婕对着旁边的张琪昌笑道:“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文轩,你这是稀客,怎么今天有时间过来了。”

说完也是笑着迎了上来。

对于陈文轩,杨婕的印象一直很好,自己的西游记,还是现在正在拍摄的红楼梦,都是陈文轩资助的。

同样的因为陈文轩,央视和陈文轩的亚视彼此间交流也愈发的频繁。

“杨导,正好回来了,听玲玲说上午有个试镜,便一起过来看看。”

“另外还有上面安排了一部纪录片,正好过来找你说下,到时由央视和亚视合拍。”

听着陈文轩的话,杨婕招呼着两人坐下,指着旁边说道:“文轩,玲玲,这位就是张导,也是这次叛国者电影的导演。”

“张导,这位就是我说的朱玲同志。”

“你们的事先说,今天赶巧了,中午我来做东。”

对于陈文轩说什么合拍的纪录片,杨婕虽然好奇,但也是按捺住性子等着。

办公室里,张琪昌打量着朱玲,眼神中十分的满意。

特别是在朱玲换上了白大褂之后,更是拍着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直言,沈红的形象到这一刻也才更加的具体了。

叛国者的剧情不复杂,讲的是1975年夏季,西南边疆地区突发大规模蛇灾,威胁当地居民生命安全,需紧急研制抗蛇毒血清。

蛇学家牛玉声带领考察队开展抗蛇毒研究,但因历史背景被质疑动机,遭指控为“叛国者”。

而在剧中,朱玲饰演的则是一位负责协助蛇药研制工作的医学技术员,是剧中的重要角色。

除了需要拥有扎实的医学功底,还需要展现角色中蕴含的知识分子的严谨、少女的气质和单纯。

朱玲的气质原本就是温润中带着坚毅,再加上曾经多年的医学科研所工作的经历,在白大褂穿上的那一刻,一位卓越的女技术员形象也是立体清晰。

在这之前,张琪昌也面试了几位,但总觉得差上了那么一点,但具体差在哪里,在朱玲穿上白大褂的时候,张琪昌也明白了。

那就是长期以往的气质,这种气质是造不了假的。

别说张琪昌了,坐在旁边的陈文轩看到也有些目瞪口呆。

这还是陈文轩第一次见到朱玲白衣天使的打扮。

纯净中带着神圣,直击人心。

毫无疑问,朱玲的角色也定了下来。

为了贴合剧情,电影将会前往西南那边拍摄,至于实验室里的情节则在燕京这边的医科研究所。

听到要去西南拍摄,朱玲也没有犹豫,条件虽然艰苦,不过朱玲也不是娇滴滴的,当年在晋西南插队,也是磨炼出来了。

见到朱玲这边没有意见,陈文轩也没有多说选择了支持,不过却是准备到时通过央视资助一下,起码将生活条件提高点。

说完朱玲的事,杨婕接过话对着陈文轩问道:“文轩,你说的合拍片是什么情况?”

听着杨婕的话,陈文轩看了下觉得这件事也没有什么保密的,便将昨晚的事情捡了些简单的说了下。

当听到陈文轩说这事一件政治任务之后,杨婕面色也郑重了起来,充满着深深的责任感。

“杨导,两岸三地大家同宗同源,千百年来人们背井离乡,但记忆中印象最深刻总是离不开衣食住行这种乡土气息。”

“我的思路是通过以食物为载体,勾连个体记忆与集体文化认同。”

“通过家常食物的符号化,例如、年糕、火腿等普通食物,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成为唤醒“妈妈的味道”“家乡味道”的乡愁符号。”

“春节做年糕、端午包粽子,这些都是我们食物中的仪式感,说到这个每个国人都有自己的回忆,通过将食物与节日、家庭团聚等集体记忆绑定,强化文化归属感。”

陈文轩的话不长,但确实将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最伟大的认同感说了出来。

办公室里安安静静的,都在思考陈文轩说的话,原来电影或者影视作品还可以这样做。

除了那种表面的宣传,还能通过这种流传于血脉中的认同来勾勒出认同的属性。

一时间,杨婕和张琪昌都是若有所思,像是打开了新的思路。

“文轩,你这话可是醍醐灌顶啊,原来作品还有这么多的文化属性,以前是我理解片面了。”

“这部纪录片一定要交给我来拍。”

对着陈文轩,杨婕也说出了自己的请求,这种风格独特的纪录片,杨婕也想挑战一下自己。

听到两人之间的话,旁边的张琪昌笑道:“杨导,文轩同志,要是不介意的话,这部纪录片我能不能参与。”

见到几人望向了自己,张琪昌兴致很高的笑道:“刚刚听着文轩同志的话,我这心里也和杨导一样,也是被勾起了兴趣。”

“我觉得这部纪录片应该蕴含很多单元,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有很多的元素,我出生于津门,在陕北生活多年,对于这两边的饮食文化也多有了解。”

“文轩同志这个想法好啊。”

听着张琪昌的话,陈文轩笑道:“张导客气了,这部纪录片在我的构思中却是蕴含着许多单元。”

“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肯定不会像拍摄电影那样动戈一年几载的。”

“正好张导愿意分担,索性杨导由你这边牵头,每人负责一部分,只要元素和主题不变,到时也可以尽快的播放。”

听着陈文轩的话,杨婕也没有拒绝,这种新颖的拍摄方式和思路是一部分,更多的是这部纪录片还承担着宣传的任务。

办公室里,几人围绕着传统美食讨论着。

见到时间差不多了,杨婕看了下时间开着玩笑说道:“张导、文轩,玲玲,这吃了一上午的美食,我这馋虫都快被勾出来了。”

“走吧,我们先去吃饭,说到这美食,我倒是知道一家。”

别说杨婕了,陈文轩也被聊的有些饿了。

中午杨婕领着三人品尝了一顿胡同美食,下午的时候,香江那边五润泉安排的摄制组也都坐着飞机赶了过来。

随行的设备因为飞机上不方便,也选择了托运,还要几天。

这边双方碰面,也对着陈文轩说的舌尖上中国开始构思,蔡澜对于自己被陈文轩叫过来也是有些好奇。

当听到是作为这部美食记录片的顾问时也是当仁不让开心的答应了下来。

原本就爱美食,现在算是奉旨行事,蔡澜也准备将祖国大地的美食挨个吃个遍,一时间也有些乐不思蜀。

在杨婕的办公室里,陈文轩给方主任打了个电话,将安排的情况说了下。

听到陈文轩行动如此迅速,方主任也是忍不住的咋舌,这份行动力和重视程度,也让方主任十分的感动。

在汇报过后,上面也对陈文轩提出的从衣食住行入手,来深化对乡愁的潜在记忆的宣传方式很感兴趣。

很快就批准了,并且也是一路绿灯,行动之迅速也超出了陈文轩的预计。

晚上,方主任作陪,陈文轩也宴请了摄制组,这件事也算是定了下来。

到如今,很多事,陈文轩也只要起个头,剩下的便会有人去着手准备。

从饭店出来,时间已是晚上九点多。

多喝了几杯,牵着朱玲的手,两人不紧不慢的走在工业大学的校园里。

带着暖意的微风吹拂着,外面安安静静的,颇有一种吹面不含杨柳风的春意。

看着安静踢着步伐轻快走着的朱玲,曼妙的身形婀娜多姿,不知为何,陈文轩脑中忽然冒出了朱玲穿白大褂的样子。

看着近在咫尺的朱玲,陈文轩笑着说道:“玲玲,要不今晚就不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