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细节都要考虑到

张大牛在账本上先写下8.16,又在后面画了一条横线。

接着在下面画了个圆圈,中间画了一点,代表是盾牌,后面跟了49两个数字。

司长接连念了好几条有难度的,但是张大牛已经学会了方法,全都记得井井有条,一目了然。

李桓让张大牛把这些账本交给司长看:“怎么样,张大牛有没有记错?”

司长看了老半天,气得干咬牙也没有任何办法,最后只能讪讪的说道:“回皇上的话,没有记错的。”

但是司长很不甘心,马上就找到了新的问题:“皇上,您现在是让张大牛负责记录,可是他只能记新账本,老账本他还是看不懂。”

“哈哈,这个好说。”李桓根本就没当回事儿:“从今天起,你带着所有吏员负责读账本,让张大牛带着铁匠们负责记录,把三年之内的老账本全都记成新账本。”

司长张口又要说话,李桓一句话就把他堵死了:“凡是铁匠们记错的,都按吏员读错处理,错一处,罚半钱白银。如果一处不错,全都记对了,到时候奖励该名吏员50两白银。”

一边是处罚,一边是奖励,就算司长想反对也没法反对。

那些吏员们都非常郁闷,不念账本李桓肯定会有惩罚,念了账本,就是他们回家的日子,以后再想骑在铁匠们头上作威作福,是不可能了。

可是也没有办法,谁也不敢违抗圣旨,但都是满腹的怨气。

李桓也考虑到了这些,又下了道新圣旨:“所有裁撤人员,都可以拿到300两白银。”

听到这个消息,被裁撤的吏员们又高兴起来。

他们一年的俸禄也不过30两白银,李桓一下就给了10年的俸禄,换了谁都乐意。

李桓的改制才刚刚开始,继续吩咐道:“今天起,所有的铁匠都按大队组织,以前的结构全部取消,录取的30名铁匠全都是大队长,俸禄级别和司长同级。”

这个消息一出,被录取的30名铁匠全都欢呼起来。

接下来,李桓的话也让其他的铁匠看到了希望:“今年是第1届铁匠科举,大家都没有去参加,明年起所有人都能去参加铁匠科举,一样有机会成为大队长。”

话音落下,所有的铁匠们一起跪倒:“皇上万岁!”

李桓又问道:“现在铁匠的规矩是传子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对吧?”

张铁牛恭恭敬敬回答道:“是!”

这个规矩不只是铁匠的规矩,也是大楚国所有和技术有关的行业的规矩。

李桓非常清楚,正是这种行业壁垒,才导致了科技无法正常发展,要想让大楚国真正强盛起来,必须要打破技术壁垒。

李桓继续说道:“从今天起,每名铁匠每年招收36个徒弟,每招收一个徒弟,朝廷就给补发白银二两。”

刚刚李桓问话的时候,铁匠们就预感到了不对,现在听到李桓的这个命令,刚刚的热情一下消散,全都表示反对。

“皇上,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张铁牛第1个就反对:“要是招收其他的徒弟,那我们自己的孩子?”

“这个好说。”李桓早已有了对策:“招收徒弟的时候,优先招收自家的孩子,补贴一样给,世世代代都是这样。”

这下所有的铁匠们态度又马上转变过来,重新跪倒磕头:“皇上万岁!”

整个兵仗司里面,只剩下一个人闷闷不乐,那就是司长。

李桓的目光又落在司长身上:“你要好好干,只要干得好,下一步就能继续升官。”

李桓的话说的非常明白,整个大楚国,不管是哪个上级表彰下级,都会用暗示的方法说话,尤其是升官发财这种事。

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像李桓这样,说的非常明白。

李桓也没忽悠,虽然说对司长有些不满,但只要对方好好干,真的能干出成绩,一样可以升迁不说,还可以借着司长去对付其他的老狐狸们。

司长喜出望外,一个头磕到地上:“谢皇上隆恩!”

解决完兵仗司的结构问题,李桓叫过张威,让张威传授铁匠们火药和火枪的秘术。

大楚国的烟花虽然已经很普及,但是对于火药怎么配置,只有烟花匠们才知道,铁匠们并不知道。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张威竟然会把这种不传之秘教授给他们。

“多谢张大人!”所有的铁匠们都给张威跪倒磕头。

张威则指引着他们:“这个不传之秘是皇上传授给我的!”

铁匠们马上转过头,又给李桓磕头:“皇上万岁!”

这下所有的铁匠们都相信了,李桓让他们打破技术壁垒,并不是要剥夺他们的饭碗,而是为了让他们生活得更好。

等到张威又给铁匠们传授火枪技术的时候,铁匠们震撼的无以复加。

“张大人,这也是皇上传授给张大人的吗?”张大牛问道。

张威点点头:“不错,正是皇上传授给我的!”

所有的铁匠们全都内心震撼,对李桓佩服的无以复加,再次跪倒头山呼万岁。

“哈哈,只要大家好好干,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李桓非常有信心。

所谓经济,就是互通有无,大部分人之所以总是生活的不好,是因为有人借着为大家好的名头,把属于大家的财富都拿走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自己是皇上,有权利改变大楚国,把本属于大家的财富全都还给大家。

剩下的,就是想办法提升科技,发展生产力。

让张威留在兵仗司继续传授铁匠们技术,李桓返回了冰莹宫。

兵仗司公开招收徒弟的消息马上就在京城传开了,那些穷苦人家们终于看到了一个出头的机会,蜂涌向兵仗司争着抢着报名,一时间,兵仗司门口人满为患。

李桓的人虽然在冰莹宫,但是并没有铁匠们忘记招收徒弟的事情,为了防止有铁匠借着这个机会走后门,专门给定了几个招收徒弟的指标,让所有的铁匠按照指标进行。